【屐痕处处】 扬州东关街漫记
扬州东关街漫记
早在读小学时,就读到过李白的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使我时时都想去扬州去一趟。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至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具体而言,扬州在经济上有曾有过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汉中叶;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赵宋时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时期。总体上,扬州城市的繁荣总是和整个国家的盛世重合。隋唐、明清时期的扬州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
这次,金华市社区教育高级研修班在扬州市维也纳大酒店力宝店举办。正是这次研修班,遂了我到扬州游一游的愿望。
未到扬州,还在高铁上,家住扬州现在盐城的好友赵赛平就发微信说,如果晚上有时间,就到东关街去玩玩。
我们学校一行6人来到扬州,住好了宾馆,吃了晚饭,就准备到东关街去玩。
于是,我们学校与金东区参加会议的6人,一起共12人,租了3辆滴滴车,驱车来到东关街的东门。
晚上的东关街可真热闹,到处都是游客,有许多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队下,穿行于古街东关街之上。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我们穿行于古街之上,街上的美景、美食,让我们陶醉。
这古街,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它比我们兰溪附近的梅城、比嘉兴的西塘、比杭州的塘栖更有特色。古街开阔,街道悠长,由在古运河边上,更加显示出东关街的魅力和神韵。
扬州河虾、扬州炒饭等等小吃最为有名。
扬州炒饭是人们最爱吃的了。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其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
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扬州炒饭有其历史故事:
据说,隋炀帝巡游江都(今扬州)时,把他喜欢吃的"碎金饭"(鸡蛋炒饭)传入扬州;也有学者认为,扬州炒饭原本出自民间老百姓之手。
据考,早在春秋时期,航行在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就开始食用鸡蛋炒饭。旧时扬州,午饭如有剩饭,到做晚饭时,打一两个鸡蛋,加上葱花等调味品,和剩饭炒一炒,做成蛋炒饭。
明代,扬州民间厨师在炒饭中增加配料,形成了扬州炒饭的雏型。
清嘉庆年间,扬州太守伊秉绶开始在葱油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虾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渐演变成多品种的什锦蛋炒饭,其味道更加鲜美。
随后,通过赴海外经商谋生的华人,特别是扬州厨师,把扬州炒饭传遍世界各地 。
到了晚上十时许,我们来到一家小吃店,大家都开始吃宵夜。主要吃龙虾。
大家端起啤酒喝了起来,喝得真欢。
翌日下午,我和张赛良一起重游东关街。白天的东关街也和晚上一样,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证实了扬州的游客之多。扬州不愧为:中国大运河之都;不愧为古建筑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