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对待老人?

  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不少的老年人。而老年人这类特殊的人群,或多或少地有着大致相似的特点。

  老年人好述过往之事。那些都是年轻时候的回忆,而世事变迁,到老时的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很多事情却越发难以理解了。所以,再用以前的观点理念来看,当下有很多事情都看不懂了。有时甚至还会拒绝接受革新的事物,内心中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没有进一步更新了,故而才会常提当年勇,反过来说,由于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也就没时间再向前发展了,亦无心力突破。对于眼前之事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未来的发展了。会按照曾经的思想,并复制照搬套用到现在的形势,就显得捉衿见肘了。对于一些亘古不变的常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有些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毕竟是多年经验的总结,而一些社会等方面,老年人的话只能借鉴,不可全听,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而定。年轻人的内心常常考虑的是未来几年、几十年的事情,会按部就班地有条不紊地规划好,做事也有宏伟的远期目标和魄力;老年人常常考虑的是眼前当下,随遇而安、安于现状,很少做长远考虑。年轻人走上坡路,高峰在未来,所以会展望未来;老年人已经从高峰下来了,因此会回顾过去。

  与老年人谈话,往往不要一下子就表达出完整的思路。充满逻辑性的整体事物,就算因果关系咬合地再紧密,在与老年人的交谈中也要试探而为,尽量分多次谈话按不同的侧重进行表达。一是因为一下讲太多,记不住,再加上各种逻辑关系,脑子更跟不上;二是因为老年人的思路一般都是碎片拼凑出来的,老年人谈话模式有时候只是想表达其中的某一个事,单独拿出来说,就车轱辘话反复强调,自然更无法谈及逻辑上的关系。

  老年人有时也会好心办错事。常常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烈地加到被人身上。比如说,认定荤菜是好的,就会让晚辈们多吃,本是好意,而有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吃肉,却还要坚持让人家吃。还有些老年人认为某些保健品营养品是好的,于是买来很多,不光自己吃,还要给子女留着。在老年人看来,对于他们所认为的这些好事,“不要怕花钱,我有钱,我给你出钱,我让你好”,实际上有时候并非多花钱就是好的。只不过以他们简单的逻辑,目的是要体现出“好”。只是老年人在的权衡利弊方面,全局观有些薄弱了,只看到了某个局部,能考虑到的也就考虑到了,而其他部分的事物已难能照顾周全了。

  有时往往也会把一场正式的谈话变糟,或是谈论些私事,或是炫耀自己叱咤风云的往事,此类种种,于是离题越来越远,又忘却了原本的话题,待谈话结束许久后才发现,有些正事忘了说。

  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老了之后喜欢人们的追捧。尊重老人是应当的,而对于倚老卖老,老年人膨胀的虚荣心,同时应该客观看待。在公交车上,一些外出游玩的老年人,一上车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某个座位旁边,眼盯坐着的年轻人,甚至还直接索要座位,各种骂街的话语就来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老人会避开高峰期出行,低调乘车,婉辞让座,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行动有可能会给别人制造麻烦。曾经在医院查房,一个高干患者硬是拉着我们听他讲述当年参加战役的故事,若不是推辞有事,岂止半小时。这本无可厚非,自己的优秀往事想要与人分享嘛。有一次,告知他去其他科室会诊,像这种有行动能力的患者,一般都是自行前往的。他眉头一皱,侧目而视说道:“叫他们过来!”且不管说是病人去,还是医生来,只说此时此刻的态度实在令他所谈论的光辉历史黯淡无光。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著名戏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开门欲出的时候,夏老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便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老年人说话很直,直就会有些话说得不太好听。年轻人讲话因于社会关系等因素,考虑得比较多,谈话往往需要润色。比如老年人直接就说:“去死!”而年轻人则要说:“请问,您是不想活了么?”老年人谈话毫无艺术性,说话不中听,其实有些时候也并无恶意。只是脑子思考不过来应该怎样说才合宜,而且也觉得没有必要照顾谁的感受,自己怎么想的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很多老年人至老仍旧坚持学习,常警醒自己不断革新接受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强求把自己的建议强加于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等,也并非如前所述皆能中标,而或许还有前文未提及的方面。实际上,老年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身的性格以及过往经历所影响,同时与生理状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行动不便、记忆不佳、思路不全,甚至还有些老年人苛责、刻薄、懒惰、贪婪。这些表现其实本质就是衰老了。子曾经曰过,“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我们谁家中都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总归有一天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之所以把“老年人”这个概念单独分出来,目的是让人们体谅关爱。老年人喜欢讲以前的事情,咱就听着呗,拿出熬夜看电视剧、看小说的耐心。老年人喜欢被捧着,咱就多夸几句呗,不碍吃、不碍喝的。所谓“老小孩”,老年人就像小孩子一样,是要哄着的。小孩学走路时对待小孩是什么态度,对待老人的行走就应该是什么态度,遇到沟坎的就扶一下。老年人对于有些简单的事情记不住,那就多说几遍,就像教小孩子说话一样。很多人都搞颠倒了,小孩子说错了没关系,老年人说错话就要纠正呵斥;小孩子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路要走,必须要建立正确的概念,一定要立即予以纠正,而老年人还剩多少岁月?即便记忆错乱了、概念模糊了,又能怎么样呢?没有必要和老年人争论什么,说一加一等于八,尝试纠正后,还坚持等于八,那咱就等于八呗,老年人的认知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合理合法的圈子中只要老年人高兴就好,在“不逾矩”的条件下可以“随心所欲”。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其内涵就是给老年人创造出这样的氛围。

  现代医疗提出“老年病”的概念。那么,最严重的老年病是什么呢?既不是中风,也不是癌症,更不是高血压、糖尿病。即便医疗再发达,人终归会死去,然而,心死了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尸体是可以被理解的,而最为可悲的是行尸走肉。老人因为孤独而心死,子女因为无情而实亡。鳏寡孤独老失所养,是老人之不幸,子女之祸端,家族之灾殃。真正危重的老年病是孤独,真正危重的疾病是无情。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老人呢?该是横眉冷对?还是给老人钱财?这些都不对。正确答案是:陪伴。

(0)

相关推荐

  • 谦虚着,与大家一起美丽起来

    点击 讴阳国艺学馆 分享更多好文 谦虚着, 与大家一起 美起来 . 欧阳滋生 最近有一件事在心里萦绕很久.一老者常到年轻人堆里高谈阔论,本也是好事.但老人喜欢卖弄些一知半解的东西,经常穿帮,迭出错讹. ...

  • 13种老年病“常用”中成药

    收藏起来,受益一辈子! 1.冠心病--常用--麝香保心丸 2.更年期综合症--常用--坤宝丸 3.肝硬化--常用--安络化纤丸 4.骨质疏松--常用--仙灵骨葆胶囊 5.颈椎病--常用--颈复康颗粒 ...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不要抛弃老人:疫情之下,他们对待老人的方式太过残忍了

    图文综合自新华社.光明网.环球时报.智慧文字.颐享石嘴山等.全文2943字 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 5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给老年群体造成重大冲击,人类社会应高度重视和尊重 ...

  • 对待老人,中国古代不止尊老,敬老,还有“用老”!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儿童成长为青壮年,并迈向老年.老年人一方面身体机能不好,需要年轻人照顾,但老年人由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更多的人生经验.所以怎样对待老年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品质如何.尊敬和爱戴老人是中 ...

  •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抑郁症呢?家属应该用这几种方式去对待老人

    抑郁症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主要表现为闷闷不乐,心境低落,感觉生活不如意, 没有什么趣味,甚至会厌世的念头.人到了老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 就容易患上此病了,研究表明,老年 ...

  • 【每天老照片】-1万-392-日寇捆绑三名妇女准备施暴,被一名老人放了,他们竟这样对待老人

    历史会被尘封,但不会被掩盖,更不会被扭曲,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真实的史料! 今天要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西临县的那些往事. 1941年1月12日,日伪军100余人全副武装向康家湾进犯,他们进村后说要 ...

  • 对待老人孝敬,虐待,我们该怎么做

    孝敬长辈与虐待老人 系列一孝敬杂谈 文/李留申 孝敬,孝顺,多么神圣的字眼! 可是,有人讨厌,有人喜欢,有人淡定,有人置若置若罔闻,有人尊重,有人亵渎-- 讨厌的人恨不得这些字词立刻消失,永远,永远都 ...

  • 卧床老人发生褥疮如何正确对待?

    褥疮的治疗难度比较大,而且护理难度也非常的大,褥疮的主要发病人群就是一些长期卧床的病人,病人一旦患上褥疮对其家人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褥疮之所以治疗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身体组织在受压之后,其血液 ...

  • 老人患前列腺肥大应该如何对待

    老人患前列腺肥大白天和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尤以夜间更为明显,而且排尿不畅和尿流变细无力,成都曙光男科射程近,有的尿不成线,时常中断或呈点滴状.这是由于尿道梗阻,每次排尿不能将膀胱内的尿完全排出之故. 有 ...

  • 2个112岁老人告诉你:对待【忧虑】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健康必读"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无论遇到什么,我们唯有不提前预知忧 ...

  • 夫妻二人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双方的老人

    夫妻二人应该怎样对待双方老人 孝敬长辈与虐待老人系列十三 文/李留申 无论你是富翁,还是一般的家庭,养儿育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把一个几斤重的婴儿培养成大学生.硕士.博士,作为父母更是耗费无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