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获赦还乡,这首诗精微真切,1个笑字表达出3层意蕴
2019-05-18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虽出于苏轼的门下,却与苏轼齐名。黄庭坚的诗歌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诗论也标榜杜甫,并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思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黄庭坚曾多次被贬,因此也未担任过什么重要职务。他一生坎坷、宦海沉浮,常作诗吟赋。虽然他一贯倡导句句用典,但下面这首诗却诗味浓厚,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大胆突破。黄庭坚获赦还乡,这首诗精微真切,1个笑字表达出3层意蕴。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代: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黄庭坚的仕途经历,以便于理解这首诗。黄庭坚入仕后先担任国史编修官,后出任宣州知州。然后就被人诬陷说他主编的《神宗实录》有不实之辞,因此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又改贬地为四川戎州。徽宗继位后又启用黄庭坚,可上任九天就被罢官。之后又被贬两次,晚年死于西南荒僻的被贬之所。
但黄庭坚每次都好像对贬谪毫不在乎,虽然亲朋们都为他担心,他自己却把贬谪当成外出游玩,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心里比黄连还苦。这首诗描写他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首句“投荒万死鬓毛斑”,作者历尽坎坷,九死一生。他这一次是从贬所四川回乡,一别六年,他一定是极其思念故乡,以至于人到中年就白发苍苍。
黄庭坚在戎州虽然孤独,但并不寂寞,那里的很多青年才俊都非常崇拜他,不仅把他当成偶像,还主动接近他并请他指导文学和书法。黄庭坚以为这辈子再也回不去了,没想到一纸赦令让他“生出瞿塘滟滪关”,他真是感到意外,有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
诗人虽然已把蜀地当成第二故乡,但得到赦免的消息还是喜不自禁,“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诗人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
第三句里的一个“笑”字,有三层意蕴。首先他从“投荒”之地归来,被赦后“生出”险地,浮现出脱离困境的喜悦兴奋之笑;其次,黄庭坚对往事不堪回首,鬓毛已斑白,表达出人生垂暮的凄然苦笑;最后,诗人登高抒怀,远眺家乡,美景无限,心胸阔朗,露出了欣慰惬意的微笑。
纵观这首诗,作者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黄庭坚意兴洒脱,乐观豪爽,全文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诗人体物缘情,描写精微,气质诗格更是超胜。人生的豁达和从容,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而是能够随遇而安,同时又坚持自己的兴趣和主张,黄庭坚努力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笑得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