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被自动屏蔽的“沉默者”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作者  九月梧桐

编辑  九月梧桐

图片来自网络

hello,大家好!我是九月梧桐,这是我第一次编辑文章,谢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哟!

在群体中,时常会出现这两种人。

一种人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总是担任着出谋划策的角色。而有的人则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是处于被屏蔽状态。即使发表一些看法,也难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有时,一不小心说了句话,结果直接冷场。

对于后面这种经历,身边很多人都有过。不管是在聚会还是日常活动中,总感觉自己可有可无。即使参与在其中,永远都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对象。

最惨的是,当自以为开启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时,却总是被群体“自动屏蔽”。后来,默默的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真的就沉默了。

在群体中的表现与自我评估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如果一个人长期在群体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那么,他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并不受群体欢迎。

而这种自我评估同时又会对自身行为进行反作用,以采取其他的行为来应对情境。

越来越多的人容易陷入“被动沉默”这种情境,久而久之便习惯了沉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时常听到有朋友跟我抱怨说,不管是在群里聊天还是在平时交谈中,自己永远是那个一出场就冷场的人。

感觉没人搭理自己,有时让自己感到有些难为情。久而久之,他也不愿意在群里多说话,成为了那个看热闹的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回应。当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时,在内心中是希望受到他人的回应的。

而如果长期得不到应答,个体容易对自身行为产生怀疑,会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得不对,或者进行外归因,认为他人不欢迎自己。

个人的早期经历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需要完成,同时也有相应的危机有待解决。当危机得到了恰当的解决,个体就会获得完整的同一性。

而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又或者是处理失败,则会出现同一性缺失、不连贯的状态。

同一性:简单来说,就是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角色定位。

这里的危机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事件,可以说是对某种状态的一种需求,从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刺激与压力。

如果在早期阶段个体发出需求和渴望时,却没有人回应自己,个体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羞耻感:

儿童期是建立自主感克服害羞感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

当父母对孩子的言行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进而对于自己的行为产生羞愧感。

而在成长后,个体在得不到他人关注时,内心又会浮现一种羞耻感。似乎觉得自己这样表达是不得当的。所以,很多时候这类个体会选择沉默。

“我不怎么会说话,别人说得都很有道理”

过于将自我评价建立在与他人比较之上,难以正确“看到自己”。

不管是在聚会中,还是在日常普通的会谈中,总会面临言语表达的场合。

有些人总是表现得侃侃而谈,丝毫没有违和感。而有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没有合适的措辞,一句话憋在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于是,个体在心中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一个自我评价,而这种评价又建立在与其他人的相互比较中。

当个体产生一种他人普遍比自己有能力的评价时,则更容易对自身进行较低的评价,因此难以正确对自身进行评估。

同时,这种负性评价容易造成对他人能力的高估。

其实,个体的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内在信念有关。自认为自己言语表达能力不如别人的个体,在内心中,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人抗衡时,才会主动表现自己。

而当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时,更害怕面对负性评价。

“如果说得不好,很容易出丑”

只有自己足够完美的表现,才能表达自己。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够接纳,时常害怕出丑,在社交活动中自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

而为了避免产生这种情绪,选择沉默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

其实这种心理是源于对自身评价的过度关注,害怕因为一点过失而引起别人对自身看法的改变。

又或者说是个体认为只有完美的表现,才能展现出自身的能力,进而获得他人的认可。

在这一层面上,个体进行表达的目的在于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关注,便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够成功的。

说了这么多,对于“被动沉默”,其背后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对于“沉默者”来说,他们其实是具备一定的能力的,只是在沉默的过程中,难以将自身潜力展现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