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怀素《自叙贴》“逆圈”使转用笔(2)

按:在怀素《自叙帖》中,“逆圈”用笔的出现有六种不同的情况,学书者应该弄清楚各种“逆圈”用笔出现的理据,以加深对草书书写规律的认识,方便自己的草书创作实践。
▽点击观看临习视频▽

视频记录分享临学心得,敬请关注收藏
03/
追求单字体势的美观和变化
而形成的“逆圈”用笔
体势是指单个字的体貌、姿态、神情、气质。是书法作品中一切艺术要素的核心,是实现书家创作意图的中心环节,因而,体势的塑造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艺术手段。在《自叙帖》中,书家以“逆圈”用笔塑造体势大致有三种方式:
其一,将原本相离或相接的笔画搭接方式变为相交的搭接方式而形成的“逆圈”用笔。在楷书中,“叙”字左边的“竖钩”与其他点画相离,由于快速书写的需要,往往将“竖钩”的起笔与“撇捺”的末笔相接;
怀素改变点画的搭接方式,“人”写完后向上出锋作游丝,然后翻笔向下作“逆圈”,使“叙”字增加了回环屈曲的使转,也使“竖钩”的位置左移,给右边的使转用笔留下充足的空间,不但造成完全不同以往的体势,还保持了整个字的重心平稳以及行气的贯通,“许”字与之情况相似。
“迨”、“舍”、“所”等,从运笔路线上看也属于这一类型,“逆圈”用笔的趋势可以观察得见,不过幅度较小,没有形成空心的“逆圈”。仔细品味,这种更为含蓄、曲折的逆时针运转方法与直接行笔向下的笔画搭接方式具有截然不同的情趣。
其二,将原初顺时针方向的使转用笔改变为“逆圈”用笔。“口”、“日”、“曰”等作为部件进入其他字符时,在草书中常常以顺时针使转符号“口”代替,如“吴”字即是如此。
但在《自叙帖》中,书家有时为了体势塑造的需要,在保持部件外形相似、能够辨识的情况下,大胆改变使转用笔的运行路线,使之成为“逆圈”使转用笔,如“昂”字和另外的两个“吴”字等:
不但保证了书写的流畅、连贯,增加了使转用笔的跌宕性,还形成独特的“逆圈”圈眼,耐人寻味,美观而又舒适、大方。
其三,改变点画之间游丝的运行线路而形成的“逆圈”用笔。“横”字之“木”部,竖笔与撇笔之间的游丝多以顺时针连接:
但在《自叙帖》中怀素有时则使用更为巧妙的游丝,如另外一个“横”字:
“竖”写完后向右上角出锋,作“逆圈”迅速向左上角转移,形成两个独特的圈眼,增加了用笔的穿插、错落,起到巧妙的布白作用和装饰效果。相似艺术处理方式的还有“于”字等。
03/
为补救单字体势塑造的缺憾
而出现的“逆圈”用笔
高明的书家并非每一个单字体势都塑造的完美无缺,尤其狂草书,如颠如狂的书写状态使书家很难顾及到作品的每一处细节,不可避免的出现某种瑕疵。在这种情况下,书家应该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使作品相对完美。
《自叙帖》运用“逆圈”用笔较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体势塑造的缺憾问题。“电”字上部点画太多,所占空间也大,下部的“戈钩”理应相对缩小,但由于受到中部使转用笔趋势的影响,将“竖”的纵向部分拉得太长、也过于向左倾斜,以致整个字符拉得太长、下部太空。
欣赏者可以观察到,书家在感知到这一缺憾而短暂的迟疑和滞留之后,作“逆圈”填补空白,并承接笔势写下一个“流”字。
而在正常的艺术处理中,如“见”字等,“竖钩”出于末笔位置时,一般不会有“逆圈”用笔出现。
“寄”字中间的“大”草化成“七”后,“竖钩”扯得过大,出现空白,也以“逆圈”用笔作补白。
相反,在另外的几个“奇”字中,都没有出现“逆圈”现象。
当然,由于书家将这一突发机制处理得相当巧妙,产生了别样的体势塑造效果,已经成为后世塑造体势时一种手段。但就原初形成的原因来说,它仅仅是一种补救的措施;后世的学书者在临习《自叙帖》时也必须明白其中的来由,以避免生硬的模仿。
第三、四类“逆圈”用笔中,尽管前者为塑造单字的体势,后者为补救单字体势的缺憾,但两者在单字体势的范围内展开的,也就是说,在避免体势塑造重迭和“逆圈”重复出现的前提下,两种“逆圈”可以出现书法作品的任何位置。当然,在不同的位置或情景下,书家还需要对“逆圈”进行不同的艺术处理,比如“逆圈”的大小、虚实、形状等,使其艺术创作更加和谐、自然。(待续;原题:怀素《自叙贴》“逆圈”使转用笔;作者:孙学峰;原载《书法赏评》)
推荐好帖——
怀素《自叙帖》字卡临摹套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