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收藏还需文化铺路
时至今日,未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经药水处理土埋之后釉表会出现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规律,僵硬不自然,腐蚀程度较一致,没有腐蚀的过渡现象。实际上高仿者在釉表的处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药水处理,釉表的光泽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识破;不用药水处理釉面又太光洁新颖,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经检测马脚又露。在观察腐蚀细孔时要注意把它与釉面在窑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区别开来,棕眼仅出现在釉表,深度约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蚀细孔则深入釉里,有的腐蚀至胎表。
正因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喜爱收藏唐三彩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唐代贵 族厚葬成风,作为随葬品的唐三彩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还出现了名贵的蓝釉器。此外,不少作品属于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题材,如:驮有生丝和货物的骆驼等动物、膘肥体壮的西域良马、凤首壶、兽首杯等,它们充分展现了大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
在唐代,唐三彩是一种冥器,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所谓冥器,也就是专门为殉葬而制作的器物,并不是活人的日用品,再加上唐三彩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因此,这种精美的陶器千年来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57年,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的巩义市发现了烧造唐三彩的窑址,这才真正揭开了唐三彩神秘的面纱。
唐三彩的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 次,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黄、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自从20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这些东西都是明器,只能当作墓葬里的随葬品。之所以出现“唐三彩只能当随葬品”这种错误的说法,可能是因为最早一批三彩器物主要是从墓葬中出土而造成的。其实,墓葬中除了各类俑以外,其他的三彩器物也可能是实用器,毕竟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魏晋,墓葬中随葬陶壶、陶罐等实用器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