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样的内容,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学习无外乎输入、处理和输出。在信息和知识过载的当今环境下,看一个人的输入就基本可以预见到他的行为、能力和做派。

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没有有价值的输入,很难期望产生高质量的输出,所以在当今如何对信息和知识进行评估就极端重要。并非阅读就有价值,如何选择信息和知识源并科学评估极端重要。

1

如果你读某领域的大量论文,就会发现人类的知识进步其是一个很缓慢地过程。抛去那些粗制滥造的论文,即便是高质量的,大部分论文能够对该领域知识的贡献都是很小的一点点。正是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到某个节点上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出来。

要写好一篇论文着实不易,许多理科和工科的论文要持续好几年时间,除了要看这个领域前人们的经验,知道这个领域已经做过什么成果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更要去做很多实验来发现和验证。但这些努力,大部分时候也只能得出一个在小范围内适用的结论。社会科学的论文更需要个人洞见,但也离不开调查、分析,真正高质量的内容也不易。

所以许多时候,认真读论文是一件很费脑力的活动。但如果能够系统的去读,却是你更快速的了解这个领域最经济的方式。

按说,书也应该是这样:真正有价值的书一定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多年沉淀出来的。因此许多人说写出一本有价值的书比生个孩子都难,叫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即便是文学作品,设计、构思、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件精巧谋划与费尽心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真正反映现实(当下和历史),才会真正引人深思。

路遥在1988年5月25日带病写完《平凡的世界》后“站起身来,几乎是条件反射不受任何控制的把圆珠笔往窗外一扔,之后嚎啕大哭”。

陈忠实回忆写完《白鹿原》后:在划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第六个原点的时候,两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背靠沙发闭着眼睛,似乎有泪水沁出……

真诚的创作都不易!

2

我有段时间看了一下网络文学,除了无限长、YY无极限这些特点外,发现大部分作品的“小”:很多其实不叫文学而是《故事会》的水平。

排行榜上也有许多书籍类似于这种,他虽然看起来是在讲道理,但这些道理大都来自于个体的感触,为了论证他的感触是普适的,他又裁剪了许多故事来说明,读起来很好读,但却没什么卵用:因为他的想法和说法,大部分没有经过验证;他的道理和规则,可能只适用于自己的环境和性格。

朋友圈也有许多这样的文章,标题很勾人,内容让你看的酣畅淋漓,但看完以后只能让你一腔热血,然后就没了然后。

但他们还都叫自己干货。这些所谓的干货只不过是为了迎合大众情绪、从各种严谨内容里面摘出来的一些安慰剂罢了!

许多这样的书是那些从没有生过小孩的人写的育儿书籍,是那些从来没做过管理的人写的管理书籍,是那些没有做过销售的写的销售圣经。前面提到过,巴菲特说自己只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头版,这当然有点绝对。但对于有企图心的人而言,必须考虑自己获取知识的效率问题。

不能说个人体会的书完全没用,但他们的知识含量一定不高,如果从效率的角度看,应该多去读知识含量更高的书籍。我也不反对基于商业目的做适度的包装,但是一个方面供应者不能欺骗,另一个是你个人要有鉴别能力。

尤其对于某个领域的新手,当你还没有做到融会贯通的时候,当你还没有这个领域基本知识体系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去读那些单位文字里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这才是最快的方式。

有些人经常问,我读书很多啊,我每天看朋友圈啊,我一天阅读量超过一万字呀,为什么没见水平增长?

而且他是真的没有增长,脑袋里支离破碎乱七八糟很多内容,你聊天说什么他都能说上几句,但这些东西还是书上的别人的。

他不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被这些“有毒”的内容被浪费掉了,他相当于去淘金,但很多高纯度的金子其实已经那里静静的等着你了!

对于真正想学习的人而言,要考虑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手、胜任、高手、专家。需要输入的内容按照系统化、碎片化的层次去区分: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的学习模型

你会发现专家学什么内容都可以,这其实类似于武侠小说里面的高手拈花摘叶都可以伤人,他们从任何东西里面都可以学到东西,碎片化内容对于他们也会产生启发与思考;而新手则更加需要的是从系统、基础的内容入手,苦练基本功。

但最麻烦的是,许多人正好搞反了:新手整天沉溺于碎片化的内容,而且很有“我在学习”的感觉,其实是伪学习。

3

经常买书就会发现,买五本有一本还有点价值就很幸运。

很多书都是注水量过大的,主观的观点大于客观的描述和事实,所谓的方法论只不过是个人的小经验和技巧,不具备普遍性。但悲催的是,我发现很多人还特别喜欢看这样的书,令人费解。

大概类似于小孩,当家长告诉他麦当肯德什么的是垃圾食品时,他会任性的说:我就是喜欢吃垃圾食品

上面讲的是从学习和知识获取角度而言,如果你的目的是快速高效的掌握知识并应用到你的工作中,要谨记并非开卷就有益许多书有毒。远离那些有毒的内容,你应该多去读那些知识含量更高、被更大范围验证的内容,而不是什么大咖和网红写的、推荐的。

遇到一个知识含量又高,又能风趣幽默表达的书是运气,如果两者不可得兼,要基于你的目的去选择。

当然,光读严肃的书会无趣,为了kill time或者好玩,就不妨什么都读一读,去了解别别样的人生。有时候,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我会买一本纸质的小说看!(完)

(0)

相关推荐

  • 躺着很舒服,但会让你变得虚弱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 | 毒哥 x 志明 微信公众号 @毒鸡汤(ID:du-jitang)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

  • 怪才涂:成功是策划出来的

    策划是啥?不知道! 网络创业赚钱者的状态,看到个项目就干,干完之后再换,稀里糊涂的瞎干,干着干着发现不对劲. 从而开始学习. 学习的知识多了,对创业全局更了解,有逻辑的去干,开始认真规划未来.掌控能力 ...

  • 怎么做好碎片化阅读?

    这是这两年的一个时髦词,我想同学们都不会陌生.碎片化阅读自然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去完成的阅读,而碎片化时间指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零碎时间,比如排队等车时,比如吃饭时(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对消化不好, ...

  • “如果我们不能让知识产生联系,形成一个知...

    "如果我们不能让知识产生联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那么掌握再多的信息,也无法将它们变成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要学会建立素材库,还要让素材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拥有代谢出新知识的能力,这样才算建立了 ...

  • 怪才涂:形成系统化体系化赚钱知识

    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方便.如果不刻意加以筛选,貌似学习到很多知识,对于实践并没有多大用处. 个中原因很多. 本文只聊其中一个原因:知识没有形成体系. 碎片化. 这里知道一点,那里知道一点,并且很多知识 ...

  • 新手如何使用有三AI系统性跟读AI领域的论文

    不管是从事AI领域的研究还是开发,读论文总是免不了的,那么新手如何阅读相关的论文呢,下面来介绍一下有三AI的<每周读论文板块>. 1 每周读论文板块是啥 每周读论文板块是有三AI的一个专栏 ...

  • 傅佩荣:你的碎片时间消耗在哪里?我常做这件事,想知道我的心得吗?

    知识本身并不存在碎片化,关键在于,你能否用碎片化的方法,完成自己的系统学习. --傅佩荣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改变了人们获取讯息和知识的方式,催生了"碎片化学习"这个概念. ...

  • 培训机构泛滥,新手小白不想花钱买课程,怎么样做自媒体才能赚到钱?

    这是我在某平台写的问答.复制粘贴过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你的问题本质是想学习又怕遇到割韭菜的,想赚钱又怕上当受骗. 这很简单,你自己自学不就完事儿了. 如何自学最经济实惠?买书,书是最廉价的商品.或者 ...

  • 内容创业否极泰来,看来还是知识付费最靠谱

    碎片化知识确实不如系统性知识,但是事实是碎片化知识确实有它的市场. 1月12日,知乎CEO周源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宣布知乎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为今日资本,并且包括腾讯在内的原有股东也纷纷跟投, ...

  • 想学批判性思维?你可以读这些书

    一些人问,想要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去读哪些书? 其实,书我已经撰文推荐过许多了.只是推荐了,大多数人不会去买.买了,大多数人不会去翻.翻了,大多数人不会去认真读. 不过,也许总还是有人会认真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