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谈诗】4 - 13 实验和传统
【扪虱谈诗】
阿夏老师是网络诗坛所谓'骨灰级’的人物,早年活跃在清韵等论坛。山菊有缘碰上他的文字时,阿夏老师已经进入隐居模式。这些年联系渐疏,最近惊闻阿夏老师已于2019年8月4日仙逝~~~经阿夏夫人同意,山菊将继续刊登阿夏老师的作品。重温这些文字,也是一种纪念。
一个诗词爱好者的
学习笔记
和他的
诗词
4
第4辑:诗的作伪
13
写下这个题目有点缺乏自信。传统我是知道一点的,对于实验,却从未深究,只有街谈巷议中听来的皮毛。实验的对立面是不是传统?反正我是把他们对上了。
传统从平常捕捉永久, 实验以奇特捕捉一瞬。记得从前碰壁斋主还在故乡热闹的时候,不少人视他为实验体大腕,急得他公开跳出来洗刷自己:我是再传统不过的啦。令人莞尔。碰壁是传统的,虽然有时想象奇特诡异,他的根扎在日常生活里,也就是扎在传统里。
传统诗经得起敲打,每一字句都交代出娘家。实验则不然,一把彩色碎玻璃,闪烁的意象。传统诗,人家不懂作者要急的,实验诗你不懂作者不急。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而且引以为得意。说月亮象明镜,银盘,鹅毛,娥眉, 都是传统,说月亮象孕妇的肚子就有点实验了。
实验体确实有不错的诗,读了教人心里一动,但是也就一动,象流星一闪。因为其不可捉摸,留不住。读实验体的诗总有不明白的地方,总有读者和读者,读者和作者各执一词的地方。倒真是诗无达诂。但是,这一点影响了实验体的生存。好的实验体,常常好在诗和生活略贴近的地方,也就是不够“实验”之处。因为容易理解。诗总是拗不过社会生活,人民大众的。离开了这张皮,你到火星上去找知音么?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链接
【扪虱谈诗】4-1诗的作伪
【扪虱谈诗】4-2 选本
【扪虱谈诗】4-3 蜕壳
【扪虱谈诗】4 - 4 熟难
【扪虱谈诗】4 - 5 改诗
【扪虱谈诗】4 - 6 主干
【扪虱谈诗】4 - 7 速写
【扪虱谈诗】4 - 8 炼字不如炼句
【扪虱谈诗】4 - 9 词汇量
【扪虱谈诗】4 - 10 达意之难, 难于上青天
【扪虱谈诗】4 - 11 破闷闲言
【扪虱谈诗】4 - 12 破闷闲言(续)
纪念阿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