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10大穴位解析,治疗效果看得见

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

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

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補腎深二寸。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

木二穴

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

(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

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同木一穴。

说明:

(一)下针的深浅,通的经就有所分别,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为胡师所列,在董公书中有二个木穴图示,而书中只有木穴一穴而已,此三穴,可用五分针,浅刺一分入肺经,深刺二分到四分入肝胃两经,这亦是董氏奇穴所特有,常随扎针的深浅而其所归属就有所不同,这点该特别注意。

(二)木穴共有三穴,可三针同下成倒马针法对右胁下痛,效佳。同时对口干火大亦有效果。

木三穴

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上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胁肋痛、胃胀满烦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临床应用上,可任取一—二穴使用,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胃肠胀气、胁痛甚效。双手取穴不忌。

说明:赖著在木穴经验中,木穴可治眼睛易流泪及干涩,另木穴能止外感风邪不宣皮肤瘙痒等,因本穴入肝经,目通于肝,因此如赖著所称可治上列诸症,而笔者认为,如木穴再配董氏奇穴上三黄穴,效果当更好。

4、妇科穴治不孕症

妇科五穴

定位: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手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外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止,合计五穴。

归经:入任督二经。

穴性:调经理带,宜通下焦。

主治:子癌瘤、子宫癌、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经痛、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闪风症)。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浅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妇科五穴为妇人百病之特效穴。临床上可任取二—三穴下针,有立竿见影之效。

说明:

(一)妇科五穴为主治妇科百病的主穴,为妇科治病必取之要穴,可再配合其他如凤巢、木妇等妇科穴,本穴配门金穴治经痛特效。

(二)妇科穴,在董公书中有二穴,胡师增三穴,计五穴,笔者认为,在此区域取三穴倒马即可。

5、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

指驷马穴

定位:驷马二穴—手背,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处。

驷马一穴—驷马二穴下二分半处。

驷马三穴—驷马二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正中神经下浅枝、肺分支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调和气血。

主治:皮肤病、脸上黑斑、雀斑、鼻炎、耳鸣、中耳炎、胸痛、肋膜炎。

针刺法:直刺一—二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说明:指驷马穴与指五金,指千金在同一条直线上,指五金在食指背第一节,指驷马在第二节,董公原著外开二分,胡著三分,此为两者出入。

经验:驷马穴有手驷马,足驷马穴,两者都入肺经,为调气的主穴,主治疗有关皮肤问题的穴位,对各种皮肤病、青春痘、黑斑有治疗效果。

配穴:

(一)治疗黑斑驷马穴配上三黄,通关、通山,效果佳。

(二)治疗红肿大颗青春痘,可本穴配三重穴。

削骨针及上三皇治各种骨刺。

6、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通關穴:在大腿正中線之大腿骨上,距膝蓋橫紋上五寸。

通山穴:在大腿正中線之大腿骨上,通關穴上二寸處是穴。

通天穴:在大腿正中線之大腿骨上,通關穴直上四寸處是穴。

主治:心臟病、心包絡(心口痛)、心兩側痛,心源性之風濕病、頭暈、眼花、心跳、胃病、四肢痛、腦貧血。

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五分。通關、通天、通山三穴大多各取一穴至二穴下針,高血壓者雙足只許各取一穴。

內通關穴:通關穴向內橫開五分。

內通山穴:通山穴向內橫開五分。

內通天穴:通天穴向內橫開五分。

主治:半身不遂、四肢無力、四肢神經麻痹、心臟衰弱、中風不語、心臟機能失調引起之腰酸背痛、四肢無力。

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內通關、內通山、內通天一起使用,成為直三針倒馬針法。

7、下三皇治糖尿病。

天皇穴

穴位: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即「十四经」之阴陵泉穴直下一寸处是穴。

归经解剖:伏在神经、肾之神经、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当膝胫骨内侧下缘直下一寸处是穴。即「十四经」之阴灵泉穴直下一寸处是穴。

归经:入心、肾二经。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质、膀胱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麻电感。

注意:孕妇禁针。亦不宜用灸。

辨别:天皇穴的正确位置是位于「十四经」阴灵泉穴下一寸,并非阴灵泉穴,切勿混淆,以免影响效果,阴灵泉之主治与天皇穴主治有所差异,读者自行比较。

应用:本穴配天皇副穴治倒食症,胃酸过多。

经验:此穴带反应点在颈两侧靠缺盆处,用按压手法,可疏缓颈侧缺盆疼痛。

配穴:

(一)颈项扭伤痛,本穴配腕顺三穴(近后溪),配合导引行气针法,一般马上见效,效果未显时,可于病点放血。

(二)肩痛,本穴或肾关配肩凝穴(位三间与三间之中间),如再配合病位放血,特效。

人皇穴

穴位:在胫骨之内侧前缘,即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即「十四经」三阴交穴上五分处。

解剖:伏在神经、肾之分支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当内踝骨上缘直上三寸五分处是穴,即「十四经」之三阴交穴直上五分胫骨内侧处。

归经:入肺、肾二经。

穴性:和血舒筋、补肾益精。

主治:淋病、阳萎、早萎、遗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出血(尿血)肾盂炎、肾亏之腰痛、背痛。

针刺法:直刺六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麻电感。

应用:本穴具有强精、强壮之作用、对胆囊、脾脏手术时可当麻醉穴。

注意:本穴有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故孕妇禁针。

本穴位置在三阴交上五分,切勿混淆。三阴交主治妇科、人皇入肾。

经验:

(一)下三皇配三叉一穴,再五形穴放血,可增强视力,另五形穴上放血,有的可治视物如有飞蚊之症。

(二)美容针灸,上三黄配下三皇,驷马穴、灵骨穴,并配合脸部美容有很大效果。

(三)下三皇常三针齐下成直式倒马,通理全身及三焦,可作保养保健针法。

地皇穴

穴位:在人皇穴直上四寸。即内踝骨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处。

解剖:伏在神经、内侧腓腹皮神经、肾之神经。

取穴:当内踝骨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处是穴。即人皇穴直上四寸。在「十四经」之漏谷穴上五分处。

归经:入肝肾二经。

穴性:舒肝解郁,补肾益气。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

应用:天皇、地皇、人皇三穴合称下三皇。有时将天皇腹穴、地皇、人皇三穴亦称下三皇,配通肾、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说明:

(一)下三皇或通肾、通背、通胃两组穴位取一且倒马,再配上三黄,灸疗中脘、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长期治疗,可治糖尿病,效果不错。

(二)下三皇为董氏针灸中有名的强壮补肾要穴,长期配上三黄下针,可调补元气,增强体质,要增强体质时,不要下针太久。

(三)下三皇配上三黄,及通关、通山、通天取二穴,背部偶尔扎董氏天应穴,有时亦在正会放血,扎正筋、正宗,上列诸穴配合而治癫痫病,笔者有几个病例治愈,相当成功,疗期三个月。

8、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

定位:大拇指背第一節正中央上,共三穴。

主治:久年惡瘡、惡瘤開刀後刀口流血不止,不結口。

針法與應用:以三稜針扎出黑血者當時見效。

9、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

三叉一穴

定位: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取穴:当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眉棱骨酸、胀痛、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针刺法:直刺二寸。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区别:董氏三叉穴虽与经外奇穴八邪穴位相同,但其主治症状与八邪完全不同。又刺针方法,八邪是针三分—五分或三棱针点刺泻血。而董氏三叉穴是直刺二寸与八邪有别。希读者仔细分辨。

说明:三叉一、二、三穴在董公所著之书,并无列入,而由胡师公开董公所传编入其所著之「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三叉穴为董氏所传中具有奇效的要穴,三叉穴共有三穴,每穴归经不一,对其所入之经,具有调整调补之功,为董公常用之要穴。

三叉二穴

定位:在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

解剖:尺骨神经手背枝、脾之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归经:入脾经、肝经两经。

穴性:健脾活络,理解祛瘀。

主治:胰脏炎、脾肿大、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肝弱。

针刺法:直刺二寸。从擦虎口进针至掌骨骨缝上缘。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针感:酸胀麻电感。

区别:本穴位置虽与八邪(经外奇穴)相同,但主治症状,与刺针法皆不相同。请注意区别。

经验:

(一)三叉一穴、三叉二穴、三叉三穴。三个穴位,一齐下针,对感冒时体力的回复有很大的帮助,三叉穴和董氏奇穴中神耳穴、水金水通、通肾穴一样,具有补穴的功能,不只有治病的效果,亦有调补气血的功能,身体较虚的人可取神耳穴及三叉穴下针。

(二)三叉穴每穴各有其归经,当临床取用时,当配合掌诊取适当经穴,效果更佳。

三叉三穴

定位: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

解剖:尺骨神经手背枝、肾之神经。

取穴:当小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镇痛,益肾利尿。

主治:头晕头昏、坐骨神经痛、长骨刺、腰酸、腰痛、肾盂炎、肾脏病水肿、重感冒。

针刺法:直刺二寸。从叉口进针直抵手掌骨叉口上缘。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针感:酸胀麻电感。

区别:本穴位置虽与八邪(经外奇穴)相同,但主治症状与刺针法完全不同。

经验:

(一)三叉三穴入肾经,因此五行上属水,而视力减退的人,大都属于肾水较虚,因肝为木,主目,木补其虚,故刺肾水补肝木有滋肾益目之效,对眼睛帮助很大。

(二)三叉三穴下针后,亦可再加配腕顺一穴,使成董氏T字刺针法,更可加强效果。

三重穴

定位:在二重穴直上二寸。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脾神经。

取穴:当二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归经:心、肝、脾、肺四经。

穴性:破气行血、除积消瘀。

主治:同一重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酸胀麻电感。

说明:一重、二重、三重同时下针,形成直倒马针法,具有行气破血,通窍安神之功,尤其在针法上搭配,会使疗效增速。

经验:

(一)妇科穴、三重穴再配天应针法治子宫肌瘤。

(二)肩中、建中、分枝上、三重治乳腺瘤。

(三)三重穴,配地宗穴、木留穴,治舌强言语困难,因三重穴对脑有强烈作用,可改善脑细胞之故。

(四)脑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可扎三重穴。

(五)三重穴放血可治大颈包、摄护腺肿大(需配合指大间、外间、姐妹三穴)。

10、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针有特效,屡验不爽

定位:侧三里穴位于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二寸五分,即十四经之足三里外一寸五分。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牙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二寸五分处。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活血祛瘀,消炎止痛。

主治:牙痛、颜面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盲肠炎疼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麻电感。

经验:本穴、外三关、三重穴一带可称为足外侧肺区,此处如有异色、异状,可就此放血,可治头面,及肺胸相关之病。

说明:本穴对治疗偏头痛,甲状腺肿大、舌下肿这些功能与三重穴同,它可与三重穴轮流与驷马穴相配,效果不错。

配穴:

(一)本穴下针可配四花穴一带放血配灵骨,对治牙齿疼痛有效。

( 二 ) 本穴配灵骨,心门穴治疗下满有效。

(三)本穴配三重穴可治耳下腺炎,病位亦可放血。

定位:侧下三里位于腓骨前缘,即侧三里下二寸处。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牙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二寸五分处。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活血祛瘀,消炎止痛。

主治:牙痛、颜面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盲肠炎疼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麻电感。

经验:本穴、外三关、三重穴一带可称为足外侧肺区,此处如有异色、异状,可就此放血,可治头面,及肺胸相关之病。

说明:本穴对治疗偏头痛,甲状腺肿大、舌下肿这些功能与三重穴同,它可与三重穴轮流与驷马穴相配,效果不错。

配穴:

(一)本穴下针可配四花穴一带放血配灵骨,对治牙齿疼痛有效。

( 二 )本穴配灵骨,心门穴治疗下满有效。

(三)本穴配三重穴可治耳下腺炎,病位亦可放血。

中医心病是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这里的心是指中医概念的心。从中医角度来讲,心病有3个内涵:一是与“心主血脉”功能相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二是与“心主神明”功能有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某些高级神经系统病变;三是心与其它脏腑相关的疾病。具体来讲心病包括西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以及一些心脑相关的病症等。

针灸治疗心病历史悠久,历代的针灸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取穴往往集中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膀胱经背俞穴和任脉上,而以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治疗相应疾病报道较少,更未提及对于心病急重证时的特效穴位。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足阳明胃经在足背横纹以下部位某些特定区域,在心病发病期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对此部位上的敏感点进行即刻按压具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从发病的病因病机上来看,心病的病机非独与心有关,五脏六腑失常皆可导致心病。

本文作者认为心在功能上和气血最为密切,在经脉循行和诊断治疗中和足阳明胃经联系最为紧密,其相关作用超过了与心直接关联的心经和心包经。本文就心病与胃腑和足阳明胃经关系的重要性做深入探讨。

1心胃相关

从功能上讲,古代所言心之范围包括现在所说的心、胃。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呕吐,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金匮要略》第十一篇:“心中风者,心中饥,食欲呕吐”,等等,上述文中之“心”实应为胃或心胃同病。

心胃解剖位置相关

从生理结构上看,二者关系相当密切。心居胸中,胃居膈下,以横膈相邻。《内经》有当心而痛之论,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论之“心”大多指“胃”,如“心下”、“心中”多指胃脘,“泻心”实是“泻胃”等。《伤寒溯源集》云:“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心之下,故曰心下也。”《医宗金鉴》认为“心中即心下也。”《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云:“胃脘之受邪,非止其自病者多,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这些均说明由于心胃处于相邻位置故临床表现可以相互影响。

心胃生理功能相关

心与胃,位置毗邻,络脉相通,生理功能上又密切相关,相互资生。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但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全身周流循环,主要依靠经气运行的力量。经气主要包括营气、卫气、宗气和元气。其中宗气和营气与血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

《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运行上,心虽主血脉但是其动力来源在于宗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下贯心脉,以行气血,若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而营卫和宗气的化生就是由中焦脾胃运化而成。

《灵枢·五味篇》:“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难经集注》:“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

可见,心主血脉的动力来源,直接依靠营卫之气和宗气的推动,根本上是依靠胃气运化水谷的作用完成。所以,心病虽见于心,但病在气血,根源在于脾胃。同时,脾胃是全身气血之源,阴阳升降的枢机。升降失常或脾胃功能异常时产生的痰湿如瘀闭经脉,就会导致阴寒内生、气滞血凝或痰浊内阻,以至于各种心病的产生。

心胃病理表现相关

心主血脉和藏神,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胃气不足,一方面使血液化源亏乏,而致心血亏损,心神失养,临证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另一方面,可使宗气的生成乏源,从而导致心脉之气不足,运血无力,临证则见呼吸憋闷、心痛心悸和气短乏力等症。故“胃气”实为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难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就是明证。临床上心衰的病人会出现胃纳减退、呕吐、腹胀等症。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认为胸痹实为胃气不得下达的食管病与胃病而引起的胸痛。

同时西医学也认为,食管与心脏的神经支配一致,故当食管粘膜上皮的化学、物理或温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以引起类似心绞痛样的胸痛。由于胸痛刺激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亦诱发或加重心绞痛。临床上食管裂孔病、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等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极易误诊为心绞痛。

又如,冠心病病人若饮食过饱,食滞胃脘,膈肌上抬,易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绞痛,也是胃气不降影响心经气血运行之明证。

心胃治疗上相关

心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气虚、血少、湿蕴、痰阻、血瘀、寒凝是胸痹的主要病因。

胸中阳气又名宗气,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各部均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心痹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若肥甘无度,饥饱不调,情志过极,劳逸过度,致使脾胃损伤,气虚无以上奉,则宗气匮乏,久则心阳虚衰;血亏无以灌注,则血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脉络不通;脾主运化,脾虚不运,湿浊中阻,积久生痰,湿浊上蕴胸中,则胸阳不展;痰浊上逆,阻滞血脉,则痹塞不通;中阳虚弱则寒自内生,与外寒内外合邪,上犯心君,则胸阳痹阻,心脉不通,于是本虚标实之胸痹生焉。

《金匮要略》在治疗胸痹中运用了大量的调理脾胃的方剂,如疏利胃气、泄满行水之“橘枳姜汤”,散结除满、下气化痰、通阳降逆之“积实薤白桂枝汤”,消痞健胃、通阳降逆、散寒行水之“桂枝生姜枳实汤”,益气除痞、振阳气以化阴结之“人参汤”等,均体现了“心胃(脾)同治”的道理。《灵枢·厥病篇》也指出,胃心痛的治疗“取之大都,太白。”

心胃经脉循行上相关

从经脉循行和病候上,可以看出二者的密切关系。《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同时在病候上也指出了二者的关系,《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此外,足阳明胃经还通过经别和心相联系,《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

同时,《内经》对心痹病的形容时往往涉及到胃脘的症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素问·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可见,由于足阳明胃经和心在生理病理各个方面的密切关系,在足阳明胃经上出现心病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穴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2心病在足阳明胃经上的敏感反应点

冲阳下穴

曾有文献报道在足阳明经上发现冠心病的敏感点。我们在临床践观察中也发现,对于心痹病敏感而有确切治疗效果的部位位于足阳明胃经在足背横纹以下部位,大约陷谷和冲阳之间。(其中陷谷穴在足背,第2, 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冲阳穴位于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解溪下约1.5寸)。冲阳下穴大概位置在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解溪穴)至2-3趾之间的连线上,约解溪穴下2.8-3.3寸处的范围。

关于临床应用冲阳下穴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观察,陈文光教授在1993年曾在临床中对70例心绞痛患者对照心电图做过相关的统计。结果发现,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早期冠心病患者,冲阳下穴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心电图,认为本穴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随后对544例患者随机做的统计中发现,冲阳下穴对冠心病的诊断明显比其它穴位具有特异性。笔者曾于2000年跟随陈文光教授学习此方法,后在临床中大量的应用也发现此穴位对冠心病明显相比其它穴位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

头皮针中的额旁一线

由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循发际,至额颅”,在前发际经过的位置有头皮针的额旁一线。临床诊病中发现,重症的心病患者在此位置往往有明显的压痛,针灸行针后胸闷心悸的症状往往会明显缓解(额旁一线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目内角直上入发际5分,自眉冲穴向下一寸。主治心、肺等上焦病及胸部病症)。

针灸理论的一个关键点是内在脏腑有病可以通过外行的经络和腧穴表现出来。《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另外,在临床具体疾病的诊断治疗上,特别强调敏感点和阿是穴的作用

《灵枢·经筋》:“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灵枢·背俞》:“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于大量病人后也验证了这一点,心病的冲阳下穴敏感点不是在冲阳穴的位置,而是在其下约1. 5寸的位置,而且当病人心悸疼痛憋闷症状消失后,该穴位压痛也会随之减轻。

3典型病例

患者张xx,女,23岁,2010年6月就诊。主诉:胸痛憋闷,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诊断:西医:心肌缺血;中医:心痹。患者5年前曾患有急性心肌炎,后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是每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阴天下雨时经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患者近日因为连续加班身体疲劳,今天上午在门诊大厅工作时,因室内空气流通不好,突发胸痛憋闷,呼吸短促,经紧急吸氧后症状不见缓解。

针刺内关穴,快速行针1分钟,胸闷好转,仍然胸痛心悸,呼吸短促。选取足阳明胃经冲阳穴下1.5寸左右进行按压,左侧压痛明显,按压时力度稍大患者疼痛难忍连声呼叫汗出,力度逐渐由轻到重,持续按压2分钟,胸痛心悸,呼吸短促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按压5分钟,症状完全消失,病人唯感觉疲劳,后经体息起床活动如常。

总之,由于心和胃腑以及胃经在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和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在足阳明胃经上出现心病的敏感点,理论上完全可能。同时,我们在临床上经过大量的验证也证明了相应敏感点疗效的可信性。我们提出心病治从阳明的理论是有文献和临床依据的,希望能为针灸治疗本病在临床中提供有益的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