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病艾灸法,一学就会

中医之声
公众号

艾灸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患者喜爱,同时也是基层医生容易推广的项目。夏季做艾灸可以帮助机体温肾扶阳,排出体内寒气,让寒凉体质得到改善。

下面这些内容都是艾灸操作中的干货,大家可以一起学习起来。

01
感冒
【穴位选配】
主穴:风池、列缺、合谷、风门、肺俞。
配穴:①风寒证,再加迎香、支正;②风热证,再加大椎、足三里;③暑湿证,再加孔最、中脘、足三里、支沟(图3-1)。
【艾灸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施术风池、风门、肺俞穴,每次10~15分钟。
(2)用艾条温和灸施术列缺穴,每次10~15分钟。
(3)用艾条雀啄灸施术合谷穴,每次10~15分钟。
(4)风寒感冒加灸迎香穴、支正穴,每次10~15分钟。
(5)风热感冒加灸大椎穴、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
(6)暑湿感冒加灸孔最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支沟穴,每次10~15分钟。以上操作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02
咳嗽
【穴位选配】
天突、中府、膻中、中脱、关元、尺泽、大椎、风门、膈俞、膏肓、肺俞、脾俞、肾俞、丰隆、足三里、外关、合谷、列缺(图3-2)。
【艾灸方法】
(1)外感风寒
①患者仰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取灸中府、尺泽、列缺穴,每穴灸5~10分钟。
②俯卧位,取大椎、风门、肺俞、外关、合谷,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灶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痰湿阻肺
①患者取仰卧位,用艾条温和灸天突、膻中、中脘、丰隆穴,每穴5~10分钟。
②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炷隔姜灸肺俞、脾俞穴,每穴5~10分钟。
以上操作每穴可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3)肺阴不足
①患者仰卧位,取关元、足三里,每穴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②患者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炷隔姜灸肺俞、膈俞、肾俞、膏肓,每穴5~10分钟。
以上操作每穴可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03
支气管哮喘
【穴位选配】
主穴:天突、膻中、风门、定喘、列缺、肺俞、膏肓、肾俞、气海、足三里。
配穴:实证,主要是寒饮伏肺,再加尺泽;虚证,再加太渊(图3-3)。
【艾灸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隔姜灸施术于膻中、气海穴,每次3~5壮。
(2)取仰卧位,用艾条温和法灸列缺穴,每次10~15分钟。
(3)取仰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施术于天突、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
(4)患者取俯卧位,用隔姜法灸风门、定喘、肺俞、膏肓、肾俞穴,每次3~5壮。
以上操作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04
呃逆
【穴位选配】
巨阙、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图3-4)
【艾灸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施术于中脘穴、巨阙穴;用艾条温和灸施术内关穴;用艾条温和灸或温针灸施术足三里,每次15~30分钟。
(2)取俯卧位,用隔姜法或温和法灸膈俞,每次15~30分钟。
以上操作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05
腹痛
【穴位选配】
主穴:天枢、神阙、关元。
配穴:①湿热壅滞加合谷、足三里、公孙、中脘;②虚寒腹痛加脾俞、胃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章门、气海(图3-5)。
【艾灸方法】
(1)寒凝腹痛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合谷穴,灸5~10分钟。
②取侧卧位,取足三里、公孙,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③取仰卧位,取中脘、神阙、天枢、关元,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灸5~10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5次
疗程。
(2)虚寒腹痛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脾俞、胃俞、合谷穴,每穴5~10分钟。
②取侧卧位,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三阴交穴,每穴5~10分钟。
③取仰卧位,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章门、神阙、天枢、气海、关元,每穴5~10分钟。
以上操作每穴可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06
腹泻
【穴位选配】
主穴:神阙、天枢、大肠俞、足三里。
配穴:①急性腹泻加大横、上巨虚、阴陵泉、合谷:②慢性腹泻加中脘、脾俞、胃俞、关元俞(图3-6)。
【艾灸方法】
(1)急性腹泻
①患者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取灸大肠俞、合谷穴,每穴灸5~10分钟。
②侧卧位,取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③仰卧位,取神阙、天枢、大横,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3~5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慢性腹泻
①患者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取灸脾俞、关元俞、胃俞、大肠余穴,每穴灸5~10分钟。
②侧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灸足三里穴,灸5~10分钟。③仰卧位,取神阙、中脘、天枢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灶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07
便秘
【穴位选配】
主穴:大肠俞、支沟、关元、上巨虚。
配穴:①虚秘型便秘加脾俞、胃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②冷秘型便秘加肾俞、关元俞、气海、足三里、太溪(图3-7)。
【艾灸方法】
(1) 虚秘型便秘
①患者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取灸脾俞、胃俞、大肠俞、支沟穴,每穴灸5~10分钟。
②侧卧位,取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③仰卧位,取关元、天枢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冷秘型便秘
①患者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取灸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穴,每穴灸5~10分钟。
②侧卧位,取上巨虚、太溪、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③仰卧位,取关元、气海、天枢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以上各穴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08
慢性胃炎
【穴位选配】
主穴:脾俞、胃俞、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
配穴:实证,再加公孙、行间;虚证,再加章门、三阴交(图3-8)。
【艾灸方法】
(1)采用俯卧体位,用艾炷灸背部两侧的脾俞穴,灸5分钟,可健脾益气,治疗胃痛。
(2)俯卧位,用艾炷灸灸两侧胃俞穴,灸5分钟,可理气和胃,治疗胃院痛。
(3)俯卧位,用温和法灸左侧内关穴5分钟。
(4)采用仰卧位,用温灸盒或艾炷隔姜法或温和法灸中皖穴,5~10分钟。
(5)仰卧位,用温和法灸右侧足三里穴,5分钟,可健脾、和胃、止痛。
(6)仰卧位,用温和法灸右侧太冲穴,能通经活络凝神止痛。
(7)在下次灸疗时,要调换灸右侧的内关穴,左侧的足三里穴和太冲穴。
以上操作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
09
冠心病
【穴位选配】
内关、膻中、心俞(图3-9)。
【艾灸方法】
(1)仰卧位,用温和灸灸内关穴5~8分钟,有通脉止痛、宁心安神的功效。
(2)仰卧位,用温和灸灸膻中穴5~8分钟,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3)俯卧位,用温和法灸心俞穴5~8分钟,注意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压迫胸部及心脏。灸心俞穴可通心安神、镇静止痛。
以上诸穴位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10
心悸
【穴位选配】
主穴:神门、内关、心俞、三阴交。
配穴:膻中、气海、关元、郄门、间使、阴郄、膈俞、脾俞、肾俞、命门、足三里、太溪(图3-10)。
【艾灸方法】
(1)气血不足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艾炷灸施术心俞、膈俞、脾俞穴,每穴5~7壮。
②患者取侧卧位,用艾炷灸施术足三里穴,每次5~7壮。
③患者取仰卧位,用艾炷灸施术膻中、气海、关元、间使、内关穴,每穴5~7壮。
(2)心阴亏虚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施术心俞穴,每次3壮。
②患者取侧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施术太溪、三阴交穴,每穴3壮。
③患者取仰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施术郄门、阴郄、神门穴,每穴3壮。
(3)脾肾阳虚
①患者取俯卧位,用艾条雀啄灸施术脾俞、肾俞、命门穴,每次10~15分钟。
②患者取侧卧位,用艾条雀啄灸施术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
③患者取仰卧位,用艾条雀啄灸施术关元、内关穴,每次10-15分钟。
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1
高血压
【穴位选配】
主穴:百会、风府、曲池、手三里、悬钟、足三里。
配穴:①阴虚阳元,再加肝俞、太溪;②气虚血瘀,再加血海、隔俞;③阴阳两虚,再加关元、肾俞;④头晕头重,再加太阳;⑤心悸怔忡,再加内关、神门;⑥肝火亢盛,再加行间、风池;⑦痰湿壅盛,再加足三里、丰隆(图3-11)。
【艾灸方法】 
(1)取伏案式坐位,用温和法灸百会穴5~10分钟,有开窍醒脑、宁心安神、益气升阳、上下贯通的功效。
(2)取坐位,用温和法灸风府5~10分钟,可疏散风邪,清心开窍,
(3)取侧卧位,用隔姜法灸曲池穴,10分钟。
(4)取侧卧位,用隔姜法灸手三里穴,10分钟。
(5)取侧卧位,用温和法灸两侧足三里,10分钟,能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可治疗头痛、目眩、心慌、耳鸣。
(6)用温和法灸两侧悬钟穴。
以上穴位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0)

相关推荐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40.单纯性肥胖病

    三十九 单纯性肥胖病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症的病因未完全明了,有各种不同的病因,同一患者可有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总的来说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16. 腹 泻

    十五 腹 泻 [概述]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 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 2-3 周之内 ...

  • 调补元阳降血糖艾灸调理糖尿病疗法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病症,常见症状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它与过食肥腻和甜食.过度饮酒.长期精神刺激.过度劳累有直接关系.在相关穴位施灸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激活再生,还可以调补元阳,促 ...

  • 艾灸48问及常见病艾灸法大全

    ★艾灸48问及常见病艾灸法大全! 对艾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方便需要的时候查找. 1.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2.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 ...

  • 常见病艾灸法:

    ​     一十六种疑难 病的艾灸疗法 一.病毒性 乙型肝炎 ◆主穴:肝俞.脾俞.足三里. ◆配穴:期门.太冲.内关. 二.慢性肾炎 (尿毒症) ◆主穴: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 ◆配穴:三阴交 ...

  • 艾灸48问及常见病艾灸法大全!

    ★艾灸48问及常见病艾灸法大全! 对艾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方便需要的时候查找. 1.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2.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 ...

  • 治疗前列腺增生,也可以用中医艾灸法治疗此...

    治疗前列腺增生,也可以用中医艾灸法治疗此病,操作方便,现分享如下: 中极穴 先仰卧或坐位取中极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用艾条悬灸 10-20分钟. 再俯卧屈膝(膝胸位),使会阴穴部充分暴露 ...

  • 7种常见病艾灸来治!

    艾灸 aijiu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根据现代研究,艾叶含17种已知化合物,有良好地 ...

  • 艾灸法禁忌与意外处理

    自我施灸之前先了解艾灸法禁忌与意外处理编者语:灸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若不掌握其适应症及其操作方法,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故此施灸之前应适当地了解一些灸法的注意事项.一.灸法注意事项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 ...

  • 于书庄:针刺法、刺血法、艾灸法、火针法的治疗作用及其配合应用

    针刺法.刺血法.艾灸法.火针法的治疗作用及其配合应用 <灵枢·官针>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 ...

  • 入夏常见病艾灸养身指导手册,每个人都该收藏一份!

    夏季高温湿热下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人的抵抗力差汗液排泄严重,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这都是造成疾病轻易侵入体内的原因.每个季节都有各种传染病要去预防.夏季如空调病.咳喘.暑湿症.皮肤病.慢性腹泻.宫寒等多种疾 ...

  • 男人补气、女人补血的艾灸法,太实用了,您也试试吧~

    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男女宜有别.男人易伤气,女人最耗血,因此男人要注重补气,女人要注重养血.只有抓住男女养生的根本,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才会更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