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两岁孩子的抱抱?搞懂这个心理学概念比较好
前两天,这个两岁娃娃求抱抱的事情刷屏了。所以,有网友问:如何看待两岁左右孩子在商场跪在地上伸着手让抱抱,父母站在一起,要求孩子站起来不然不抱的行为?
1、
前一段时间,在放学回来的路上,我见过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非要让她妈妈抱抱,任凭那小女孩哭着往她妈妈背上扒,她妈妈就一直蹲在路边,表情淡淡的笑着,也不生气,就一句话:我不抱你,自己走。
这个过程我大老远地看到,一直到我走过去,也经过了一波一波的路人,但是她妈妈始终都没有抱她。
也时常碰到路边有人指着我家孩子说:看,人家小弟弟/哥哥都不要抱,你也自己走,甚至有的还挨了一巴掌。
抱孩子确实累,可是谁家孩子还没有个不想走路的时候?只是正好撞到我家孩子不要抱的时候罢了?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我家孩子会走路以后,从来都不要抱,这个,真的不知道是怎样炼成的?也许确实是个天使宝宝。
2、
我也有不想抱的时候,去年冬天,从科技馆回来的路上,毛毛细雨,我实在是抱不动了,因为穿的都比较多,手很容易发酸,但他一直要抱抱,我回怼了几句不抱之后,还是把他抱起来了,任凭小雨迎在我已经湿润的眼角。
我们这样战过好几次,但都以我的失败告终,因为我发现,你越是说不,他越是坚决要抱,就很容易进入到“抱-不抱-抱-不抱”这样的死循环。火气蹭蹭地上,所以,什么都别说,早抱早好。
我双手不闲或者一出门就要抱的时候,也容易上火,有一次,我说你要我抱着,那谁来抱我啊,他立马张开双臂抱住我大腿,笑哭。
在我眼里,孩子是诚实的。
孩子求抱抱,也许是玩累了,真的走不动了;
也许是看到别的小朋友被抱着,所以也要求抱抱;
有的时候,是行走的敏感期过了,就是不想走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会走非要走,会走了还要抱。
3、
心理动力学上有两个概念,大概是心理动力和心理压力,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同样一件事,有的时候孩子想做(动力占上风),有的时候会做也不做(压力占上风)。
这一点对我来说,真的特别有用,醍醐灌顶,因为我知道了在他压力占上风的时候,不再一味地僵持,而是理解。
为避免孩子不想走我也不想抱的情况,我带孩子出去玩都会带车车的,小的时候是婴儿车,现在是滑板车,坐公交车也还好吧。
也会让他戴上儿童手表,他有一段时间就是喜欢记步数,这样容易多走路,过了这个劲儿就是,来,让我看看你多少个数能搞定,通常15个数没数玩,几个数就跑了很远。
想想我们每天可以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想想孩子这么健康可爱,我已经很知足了,一手抱娃一手拎东西(背包,滑板车)是我的常态,累吗?确实累,就像半夜被孩子的一声“尿尿”叫醒一样的感觉,过了就忘了。
我觉得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觉得太无助,我也一直都记得那句话,你是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对我来说,育儿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们无法议论谁是谁非,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