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中医之门第4篇:阴阳轮转 一气周流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对人体而言,决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能量,来自太阳。阳为能量,阴为物质,阴是阳的浓缩和相对静止状态,阳是阴的释放和运动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阴阳本是一体是同一能量体的两种不同相对形态。

五行则是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五种阳气的变化状态木为阳气的生长,火为阳气的释放,土为阳气的运转和转化,金为阳气的收敛,水为阳气收藏

自然界木的阳气生长的能量场在人体上形成肝胆,主管人体一切生长生发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机能,如头发、指甲的生长,血液的通达,情志的舒畅等等;自然界火的阳气宣通的能量场在人体上形成心和小肠,主管人体一切能量宣通释放的机能,如心脏的搏动、出汗、喜悦,情绪的宣泄等;自然界土的运化能量场在身体上形成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情绪和心理的承载、思考和转化;自然界金的收敛、下降的能量场在人体肺和大肠,主管身体气体的肃降,气机的宣达和废物的排降,情绪的收敛;自然界水的收藏的能量场在人体上形成肾和膀胱,主管身体的能源存储、供应和水的调节,抽象层面主管志气与智慧。

从阴阳一体的角度来讲,五行其实也是一体,阴阳五行从本质来讲描述的是生命能量体的两大相对的维度和五种不同的形态。人类,正是由两个维度,五种能量物质场组合起来的生命体。而且是五种能量场一直处于升降、变化、运动和周而复始的循环当中。我们看到的阴阳太极图,实际上就是阴升化阳、阳降化阴(阴阳太极图白色为阳,黑色为阴,从左下方顺时针向上旋转)的能量循环系统。五行本质是阴阳能量转化的五个阶段和五种功能。

实际上,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一团气在不停地转,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升降回旋,如环无端。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一团气,人这团气也在如环无端地不停周流着。这个理论,在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有过多次描述,但比较含蓄。第一次清晰提出这个理论的是清代名医黄元御先生,即“一气周流学说”。黄元御指出:中医并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有各种门派之别,而是非常简单,并且这个道理从来也没有变过。历代名医的各家学说,不过是对中医的片面理解而已。大道至简,中医竟然是如此简洁易懂。当黄元御妙悟岐黄,领悟到中医的真谛之后,不禁对自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这绝不是自吹自擂,那么黄元御到底悟出了什么呢?他悟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就简单多了。脾胃是人体的中焦,人体这团气就是从脾胃开始升降周流出来的。人体这一气往上升的时候,就是身体的肝气和心气,往下降的时候,就是人体的肺气和肾气。脾胃之气位居中焦,成为肝心肺肾升降的枢轴。

人体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也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中焦脾胃之气转动不利也会生病。人所有的疾病,其实都是这样产生的。或者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来,或者枢轴不利。治疗的时候,只要升不上去的帮他升,降不下来的帮他降,中焦不运的帮助他健运中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很简单地治愈。

中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黄元御用这套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证明了事实果真如此!从此他的医术日进千里,很快就闻名遐迩,连乾隆皇帝久病不愈都要请他去诊治。黄元御也是药到病除,毫不含糊,并因此被乾隆皇帝赐题"妙悟岐黄"。黄元御把他这套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地总结,著书留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四圣心源》这本书,是我向中医爱好者隆重推荐的一本系统入门之书。

宇宙的起源,是先有能量,后有物质。能量是运动的,物质是相对静止的,虽然我们强调阴阳平衡,但阴阳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在阴阳平衡当中,阳起到了主导和引领作用。《黄帝内经.阴阳应向大论》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此中医和西医很大的一个差别在于:西医通过体检测量有形的物质体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通过化学药品、手术等改变有形的物质层面来达到治疗的作用。中医则关注能量体,通过关注能量体让人体的能量运动与自然保持一致,同时通过自然的能量场影响病变的能量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注重能量体的改变,西医注重有形物质体的改变。

古时距今虽远,然而天地还是这个天地,人身也还是这样的人身,天地宇宙之间的道理并没有改变。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利用这套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的升降,就可以达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的疗效。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上也能经常会碰到。理论高度决定临证水平,诚非虚言。愿同人的这些个人体会,能够引导大家轻松地体悟到一气周流的境界,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不再难学,而治病思路可能也非常容易。中医真是从宇宙到人生,人和宇宙完美结合的一门自然哲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