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痰,哪里“长包”!一张方子,治甲状腺瘤、腱鞘囊肿
阅读前先点击“汉方医学”关注,以方便每日阅读。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讲讲中医如何应对我们身上的包块。
啥是包块啊?说白了,就是小瘤、小肿块、小疙瘩。
来,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蔡友敬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生于1916年,是福建泉州人,曾是泉州中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早年遵从丁甘仁的学说,后来又倾向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在遣方用药方面独具匠心。这位老先生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他的不少著作,如《中医内科学讲义》、《中医基础学》等,都有重要的业界影响。
有一次,一个患者来找蔡师。什么毛病呢?就是身上鼓包。
原来,此人在发病一周前,忽然感觉到肩颈部位不适,声音嘶哑,咳嗽痰多。后来,他就忽然发现,自己的甲状腺可以触及4cm×3.5cm大小的肿物。摸上去,好像是个瘤子。它表面光滑,不容易推动。到医院去,诊断为甲状腺腺瘤。
与此同时,此患还发现,自己的左手手腕内侧,还有一个包块。这个包块,大概有3cm×2.5cm那么大小。经过诊断,是腱鞘囊肿。
就这么的,此人上下各长了一个包块。当时就有人主张,还是用手术的办法切除吧。这样治疗,最为立竿见影。
不过,这个患者天生胆小,不想动手术。于是,他转而求治中医。于是,就找到了蔡师。
刻诊,见舌苔薄黄,脉沉滑而数。蔡师想了一下,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海藻15克,昆布15克,夏枯草30克,生牡蛎15克,桔梗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炒白术10克,煅鳖甲1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三剂之后,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于是加丹参15克,继续服用。
三剂以后,患者甲状腺瘤缩小,质地变软。腱鞘囊肿也缩小了。肩颈部位的酸沉不适感,也缓解了。这时候,原方加入半夏10克,再服6剂。
此后,患者诸证继续改善。最后一次开药,蔡师加入赤芍10克,开5剂以善后。
最终,患者诸证悉平,痊愈出院。
这里头是怎么一番道理呢?
对此,我曾经在文说中反复提及过。甲状腺腺瘤,我们中医管它叫做瘿瘤。腱鞘囊肿,我们中医可以把它归纳为痰核。瘿瘤也好,痰核也罢,在论及成因的时候,中医往往提到痰浊阻滞、血行不畅。就是说,这个瘤子,这个包块,其实就是痰浊在里头凝聚形成的。这是中医的基本认识。
而痰浊,为什么会凝聚呢?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源于脾虚,脾不能运化水湿,使得痰湿凝聚。第二个,就是源于肝。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形成痰浊凝滞的状态。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就舌脉来看,具备上述特点。脉沉滑,说明有痰湿。脉数,说明痰浊淤血凝滞之下,已经有了热邪。甲状腺的位置处于肝经所及之处。如今那里鼓包了,说明有肝郁气滞的问题。
那好了,既然如此,要想治疗,就必须健脾除湿、疏肝化痰。现在,我们看看上文医案中的配伍——
海藻15克,昆布15克,夏枯草30克,生牡蛎15克,桔梗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炒白术10克,煅鳖甲15克。
这里头,白术和陈皮,用于健脾除湿。夏枯草,用于疏肝气、清肝火。海藻、昆布、牡蛎和贝母,可以化痰软坚散结。桔梗,利咽、排脓、化痰。最后,加一个鳖甲,增加软坚散结消瘤之功。
到后来,酌加半夏以燥湿化痰,以及赤芍、丹参来活血化瘀。这就可以让痰浊化散、淤血消失,包块和瘤子,自然也就没了。
说起来,这个配伍,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用的药材,也都是常用的基本药材。但是它的药味较少,立意清晰,性味平和,没有太多清热解毒、强力攻伐之品,因此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我把它详细解读出来,希望可以给部分患者、中医爱好者,以及中医从业者,带来启迪。
说起来,类似甲状腺腺瘤、腱鞘囊肿这样的包块病,日常生活中还是不少的。到底怎么应对它,许多人都关心。我这篇文字,介绍的这个方法和思路,不见得多好多灵,但至少揭示了一般的治疗规律。所以我希望,有此类困扰的朋友,可以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当然了,有些时候,中医药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没法比的。某些患者,其实更适合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不过是疗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西医治疗。
总而言之,你记住吧——哪儿有痰,哪儿就鼓包。我们身上的包块、囊肿、脂肪瘤等等,往往考虑痰浊阻滞。这是一个基本思路。所以,要想少长包块,少长疙瘩,你要多运动,让身体运动开,气血运行开,这样痰浊才不会积滞在一起。你说对不对?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