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书都有价值,只是读者不同,收获不一样罢了

这是 书邦人 的第 69 篇原创文章
在写作群认识的朋友给我推荐一本新书:《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她说读完之后有很大收获,希望我有空不带偏见地读一读。我在当晚就下单购买了,虽然收到之后还没来得及看,但我一定在本月底之前读完它。
为什么说一定呢?一是我的阅读计划相对宽松,二是我读书已不带偏见,即使是一本烂书也能从中受益。
前几年我对选书还是比较挑剔的,喜欢把各种书划分三六九等,对买到自认为的烂书弃如敝履。后来我慢慢转变了态度,对书本我只划分为「我读」和「我不读」两种。
如果是我真想读的书,就一定认真读下去,不会在乎它是好书还是烂书。因为我对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比较自信,哪怕一本烂书我也能看到它好的一面,并为我所用,而不是全盘去否定它。
就像那位朋友推荐给我的书,无论怎么读我都不太可能空手而归,我知道怎样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读到有意思的东西。
上周我写了《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读后感,古严读过这本书之后在微信上提了许多不错的质疑,如此读书收获自然很大,毕竟知道一本书写得不好在哪里是需要一定知识积累和沉淀的。
在读一本书时,看到了作者的表达漏洞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也是一种极好的阅读态度,这是一般人很少做到的。
虽然我也鼓励读书贵在质疑,正如我在《如果不懂质疑,你就别再读书了!》一文说的那样,但我对书本的质疑,是看作者的思路对不对,他有没有把不明真相的读者带到歧途上,而不是他在细节上出现哪些常识错误。
因为每一本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尤其还活着的作者,他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和自身所处环境的限制,他认为好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不一定是好的。
可是我们从作者的文章中学到了如何去找一样好东西的方法就够了。当然不排除作者的表达不到位和知识面不够,他只能找到我们认为只有五六分好的东西,或者他列举出来的好东西只是一堆垃圾,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方法。
比如我们想去一个地方而向某个人问路,他只能凭着自身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指路。上路之后,我们找到了更近的路,或者找到更好的交通工具,比他预期到达的时间要早得多。
这时我们是否就可以埋怨他的乱指路,或嘲笑他见识少,或奚落他好为人师呢?实际上我们要的只是一个目的地,他正确地告诉我们那个地方在哪里就够了。
至于他建议走哪条路比较好,需要做哪些准备,并给提供他认为最好的建议给你,都只是为了方便我们最终达到目的地——他真的是为我们好。
而我们上路之后,自然可以依靠变通能力找到了更短的路线,利用更好的工具提前到达,那是我们的本事,不过这只是我们在他的指引下对工具和方法的优化而已。
读一本书也是如此。我一般先持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它,在阅读过程中再对它质疑——它能不能把我带到某个目的地。只要它能告诉我终点在哪里就够了,至于它告诉我该注意哪些细节,并苦口婆心地讲了许多它的经验和教训,都只是一种参考。
即使这些经验教训是错的,也只是说明作者欠一些火候,这无关紧要,我可以在他基础上做得更好,而不是盯着他的错误不放,那只会让自己陷入永远也走不出的怪圈之中,越读越累。
况且,我们认为的对与错并非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理,它只是我们从某一个地方听来或者在某一本书看到的,于是自认为有道理就拿来用罢了。
再过几年,我们有可能慢慢推翻过去的一些想法,而那些几年前一直信以为真的道理或者讨厌的任何事,现在却有了不一定的看法。
因此,当我们觉得某本书的作者说的跟自己的看法不一样,就认为对方是错的或者认定那本书是一本烂书,都是我们的一面之词。
即使目前看来有科学依据的观点,在将来的某一天也有可能被真相打脸,因为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未知的领域大过人的想象力。
而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分为对立的流派再正常不过,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它的存在,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读一本书时,不用急于去否认它,因为每本书都有其存在价值,只是读它的人不同,收获也不一样罢了。
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有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只看到作者说了哪些与自己见识不符的东西,那只是细枝末节罢了,我们可以主动去改善它。
而引发思考的文字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应当在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或修正或发展,让自己读出更多的收获来,才是读书的本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