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产业链深度报告之四:乙烯下游产业链中哪些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发展前景?

1-辛烯产品分析及预测

一、产业链介绍

图 1中国1-辛烯产业链流程图

1-辛烯是一种重要的直链α -烯烃,常用作聚乙烯共聚单体及生产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润滑油的原料。1-辛烯的生产工艺有蜡裂解法、乙烯齐聚法、丁二烯调聚制抽提法、正辛醇脱水法、正构烷烃脱氢法,目前工业化较多的是乙烯齐聚法,国外主要1-辛烯装置基本采用乙烯齐聚法生产。

二、产业规模及未来预测

图 2中国1-辛烯2010-2018年产能增长历程
据统计,目前中国尚无1-辛烯生产装置。但是据统计,茂名石化在2017年初投资建立的1.6万吨装置,计划与2019年投产,该装置可以生产1万吨1-辛烯和0.6万吨1-己烯。茂名石化1-辛烯装置全部采用自身原料生产,投产后,也将填补我国无1-辛烯生产装置的空白。另据了解,未来5年内,我国暂无计划新增其他1-辛烯装置的计划。

三、生产规模及预测

图 3中国1-辛烯2010-2030年生产规模预测
据分析,在2019年茂名石化1万吨1-辛烯装置投产后,在按照95%装置开工率计算前提下,可以生产约0.95万吨1-辛烯资源,该资源全部用于茂名石化PE共聚单体使用。预计,未来,茂名石化1-辛烯产量将维持在0.9-0.95万吨/年水平,开工率在95%左右。

四、已有企业统计

据统计,目前中国无1-辛烯生产装置,第一套将在2019年投产,产能约在1万吨左右。该装置采用中石化自有乙烯齐聚工艺,原料来自茂名石化,1-辛烯产品主要作为茂名石化PE共聚单体使用。

五、进出口规模及预测

图 4中国2010-2030年1-辛烯进出口统计(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据调研,1-己烯进口税则号是29012990(其他不饱和无环烃),与其他八个性质类似化工产品公用一个税则号。根据行业经验,粗略分出1-辛烯的进口规模,2018年进口了0.32万吨,无出口。主要是基于对PE产业规模的增加,以及特殊树脂产品的需求提升,从而驱动了1-辛烯的进口增长。

六、供需平衡及预测 

图 5中国1-辛烯2010-2030年供应平衡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由于目前中国无1-辛烯生产装置,所以进口量仅次于国内表观消费量。据统计,目前中国1-辛烯表观消费量在0.32万吨,考虑到未来5年中国聚乙烯装置的投产规模,以及新增装置投产的预期,预计至30年,中国1-辛烯的表观消费量呈现30%的速度在增长。

七、盈利情况分析

由于国内暂无企业生产,所以无法明确计算1-辛烯的生产成本及利润。但是,考虑到该产品较高的技术垄断性,以及下游作为PE共聚单体特性的优越性,都决定了该产品的巨大利润空间可行性。

八、市场前景及投资可行性总结

1-辛烯是重要且高端的α烯烃,是PE共聚的重要单体,是高端PE牌号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未来PE高端牌号需求将逐步扩大,国内共聚单体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对1-辛烯将形成强力需求支撑。所以,认为未来1-辛烯整体景气度较好,可以作为榆神工业园发展的产品。
1-己烯产品分析及预测
一、产业链介绍
图 6中国1-己烯产业链流程图
据调研,己烯是α烯烃的其中一种产品,目前基本用于与乙烯共聚,生产聚乙烯产品,与乙烯共聚的聚乙烯产品被称为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据统计,目前全球己烯产能超过120万吨,产量超过100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聚乙烯的共聚单体使用,少量用于精细化工的生产及分离,如制造染料、洗涤剂、药剂及杀虫等的原料,还作为油类添加剂和高辛烷值燃料。
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是指以1-己烯为共聚单体的聚乙烯树脂,其拥有较强拉伸强度、抗冲击性、抗撕裂特性和优异的耐候性。其中耐环境开裂性能达到5000小时以上,此特性适宜生产包装膜和农用薄膜。1-己烯用作共聚单体的LLDP主要用于生产特殊薄膜,用1-己烯做共聚单体的HDPE主要用于生产大口径管材、特殊电缆料、大容积中空容器等。

二、产业规模及未来预测

图 7中国1-己烯2010-2018年产能增长历程
据统计,目前1-己烯国内生产规模在8万吨左右,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于 2007年5月采用自主研发的乙烯三聚制1-己烯技术,建成了5万吨/年1-己烯装置,2008年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采用自行开发的工艺技术建成了0.5万吨/年1-己烯装置。另外,2017年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2万吨/年1-己烯装置投产。

三、生产规模及预测

图 8中国1-己烯2010-2030年生产规模预测
据统计,2018年中国1-己烯产量约在6.6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达到82%左右。国内1-己烯产品主要应用于生产LLDPE和HDPE生产。根据对LLDPE和HDPE的生产规模来看,目前实际供应的1-己烯产品,国内供应仍有较大供应空间。国内大部分用1-丁烯作为PE共聚单体,因己烯作为共聚单体其薄膜、农膜特性优于传统丁烯共聚单体特性,所以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产品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四、已有企业统计

图 9中国1-己烯2018年生产企业省份占比
目前国内1-己烯生产规模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手中,燕山石化、大庆石化、独山子石化拥有1-己烯装置。国产1-己烯全部用于生产LLDPE和HDPE,并且基本无外销。
能够提供工艺包的企业有雪佛龙、三井化学、沙比克、中石化研究院。

五、进出口规模及预测

图 10中国2010-2030年1-己烯进出口统计
据调研,1-己烯进口税则号是29012990(其他不饱和无环烃),与其他八个性质类似化工产品公用一个税则号,无法明确区分。根据行业经验,区分出中国1-己烯的进口规模,在2018年进口了0.6万吨,无出口。

六、供需平衡及预测

图 11中国1-己烯2010-2030年供应平衡及预测
据调研,中国1-己烯进口规模约在1万吨左右,主要是作为PE共聚单体使用,产量约在6万吨规模左右,无出口,以此计算出国内表观消费量约在7万吨左右。根据PE产量计算,国内1-己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供应不足造成PE生产企业纷纷采用1-丁烯或其他烯烃作为共聚单体使用。
2018-2030年来看,国内1-己烯市场规模增速缓慢,在无新增投产计划前提下,国产规模供应将稳定在7-8万吨水平,国内PE规模增长,将很大程度上扩大对1-己烯的潜在需求,以此拉动进口市场的继续增加,预计进口市场水平持续增长,以此得到国内的表观消费量呈现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七、盈利情况分析

目前国内1-己烯装置全部与自身PE装置紧密配套生产,多数装置作为PE附属装置存在,所以,企业对1-己烯产品的盈利基本与PE装置配套计算,无法单独予以核算。

八、市场前景及投资可行性总结

1-己烯是重要的PE共聚单体,其共聚生产的PE存在优异的特性,是我国未来PE特殊牌号生产的主要原料。随着中国PE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对特殊牌号的需求增长,预计未来我国1-己烯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所以符合榆神工业园发展的需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分析及预测
一、产业链介绍
图 1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链结构图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继碳纤维、芳纶纤维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是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相对分子质量达150万-1000万,是目前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和饮料加工机械、铸件、木材加工工业、散装材料处理、医疗上的人工移植器官、采矿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及交通运输车辆、体育娱乐设备等领域。

二、产业规模及未来预测

图 13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18年产能增长历程
目前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总产能约为26万吨/年左右,产量约在22.5万吨。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德国的Ticona、美国的蒙特尔、荷兰的DSM和日本的三井化学等。其中德国的Ticona是世界领先的制造商,产量最大,在德国的欧伯豪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毕晓普以及中国南京等地都设有生产基地。目前Ticona的总产能已达到9万吨/年。美国的蒙特尔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商,产能约为2.7万吨/年,占有北美47% 的市场份额。荷兰DSM和日本三井化学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除生产常规牌号外还提供特殊牌号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此外,日本旭化成公司最近已开发出以茂金属催化剂为基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并开始向市场发展。医用级别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目前只了解到Ticona公司奥博豪森工厂在生产,产能约0.8万吨/年。
国内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超过7万吨/年,产量在5.55万吨/年左右(预估),开工率7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该行业以小企业为主,共有14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是订单生产模式,不能保证稳定的开工,有订单才会进行开工,所以产量无法有效跟踪。

三、生产规模及预测

图 14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10-2030年生产规模预测
近10年来,全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年增长率10-15%。其中2002-2007年,年增长率约15%,2007-2013年增长率略微降低,约11%。对于中国来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速远不及全球增长速度,主要是基于国内技术相对落后,以及产品品质在国内无明确激发,导致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据推算,2018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国产量在5.55万吨左右,开工率维持在71%左右。

四、已有企业统计

图 15 2018年生产企业省份占比
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泰科纳(南京)。其中泰科纳(南京)产能约2万吨/年,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规格牌号最齐全的厂家。泰科纳(南京)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以出口为主。
能够提供工艺包的企业有上海化工研究院、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美国联合化学公司、德国Hoechst公司、赫彻斯特股份公司、三星综合化学株式会社、齐鲁化工研究院等。

五、进出口规模及预测

图 16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030年进出口规模及预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其他产品公用39046100税则号,所以无法明确区分。根据经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每年进口约1万吨左右,出口在6000吨左右,属于净进口的产品。随着我国对特种材料需求的增长,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需求有望继续增加,预计未来进口保持增长趋势,出口保持缓慢降低。

六、供需平衡及预测

图 17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2010-2030年供应平衡及预测
据分析,目前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本以国内产量供给为主,2018年国产资源能占到总表观消费量的95%,也就是说国内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随着未来中国对新材料领域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军用材料、特殊环境材料的需求增长,都将加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需求规模,预计至2030年,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观消费量有望接近8万吨左右。

七、盈利情况分析

据调研,生产500万分子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吨,需要乙烯1.1吨,溶剂汽油0.08吨,三乙基铝0.002吨,其中消耗的能源包括800度电,1.2吨蒸汽和2吨循环水。根据成本计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成本约在12076元/吨左右,其中不包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及管理费用等。另外,据了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售价约在8-10万元/吨,以此来看,中间利润约在6-8万元/吨,利润率约在500%左右,属于超高利润的产品。

八、市场前景及投资可行性总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目前聚乙烯最好的材料,承载着新能源、新材料的主要应用方向,但是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导致产业规模增速缓慢,加之存在一定的进口资源的冲击,造成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规模在过去几年变化不大,这也造就了目前产业竞争相对缓和的现状。综合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符合榆神工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园区内乙烯资源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也能够反映出园区的高端化发展的应用方向。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产品特性,还有利于从西北地区运输至华东主要消费市场的需要。
POE产品分析及预测

一、产业链介绍

图 18 POE产业链流程图
POE是以茂金属为催化剂,乙烯--a烯烃通过原位聚合的热塑性弹性体,一般称之为聚烯烃弹性体。目前POE产品分两种,一种是乙烯和丁烯的高聚物,另一种是乙烯和辛烯的高聚物。POE目前大致又分为八个碳和四个碳两类,其中八个碳的硬度及韧性比四个碳的更为突出,所以一般尼龙接枝以八个碳为主,但是低端运用四个碳也可以。

二、产业规模及未来预测

图 19中国POE产业规模预测
目前我国暂没有POE生产企业,所需POE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主要进口产品包括陶氏化学Engage系列、埃克森美孚Exact系列、三井化学Tamfer系列、LG化学公司Lucene系列、SK的Solumer系列及沙比克的Fortify系列。初步统计,我国POE年消耗量在22吨左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POE出现中小试验装置,但目前并未工业化放大。

三、生产规模及预测

 
图 20中国POE生产情况预测
迄今为止,国内企业未能商业化生产POE。中科院化学所、吉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对α-烯烃共聚物(包括乙烯与1-己烯及1-辛烯共聚物)的合成技术进行过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2015年11月4日,由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发的“1000吨/年POE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包”通过了中国化工学会在北京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工艺具有聚合体系粘度低、生产效率高、溶剂分离能耗小的特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开发的工艺包可以指导千吨级POE生产装置的工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该技术有望在近几年内获得商业化应用。

四、已有企业统计

目前我国暂未有POE生产企业。

五、进出口规模及预测

图 21中国POE进口情况现状及预测
POE原来归于海关编码39019090,此系列包含内容较杂,无实际参考意义。自2017年以来,海关编码细化,新分出39014090其他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POE进口数据参考的海关编码。初步预计2018年POE进口量将有望达22万吨。

六、供需平衡及预测

图 22中国POE供需平衡现状及预测
目前我国POE全部依赖于进口,据悉,近两年未听闻国内有POE装置上马计划,短期POE依旧难以自足。随着中长期的发展,中国技术的进步,不排除未来有POE工业化装置的可能,预计从2025年开始,中国POE有望出现工业园,至2030年,中国POE的国产规模约在10万吨,拜托进口市场的约束。

七、盈利情况分析

POE的盈利情况与上游乙烯及α烯烃有直接关系,此外茂金属催化剂也直接影响POE成本。因目前α烯烃及茂金属催化剂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差距较大。除此以外,POE价差较大,因此POE利润差距较大。初步估算,POE盈利空间在2000-5000元/吨不等。在未来5年,伴随着我国α烯烃及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POE利润差或有缩减。

八、市场前景及投资可行性总结

POE是重要的精细化学新材料,受制于α烯烃工业的发展滞缓,导致POE产业研究进度缓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OE产业的发展。榆神工业园应密切关注POE生产技术的进展情况,抓住机会在园区内实行工业化放大,从而进一步抢占POE市场的先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