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 04-1515:59

王阳明是谁?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中期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他活跃的舞台是在明武宗和明世宗两个时期,王阳明除了学问大之外,官当的也不小,做过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最重要的他身上有爵位,是新建伯。

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公爵很难封得到,除非你有特别的渊源,比如说孔子的后裔,嫡长子,一般封叫衍圣公。

就是繁衍了圣人的血脉,这是巨大的功劳,封一个公爵。

再比如说清代,要是女儿当了皇后,封一个公爵,叫承恩公,就是承接皇家的恩情。

尤其是在清代,文人靠军功封侯爵的,只有一个曾国藩。

李鸿章的肃毅侯,是他去世后朝廷加封的,李鸿章也好,左宗棠也好,活着的时候都是伯爵,和王阳明一样。

王阳明之所以封了伯爵,除了学问大,并且还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由此可知王阳明的地位从哪来。

古代儒家评判一个圣人的准则是: 立德 立功 立言,三不朽!

在这个严苛的条件下,中国五千年历史,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人,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夫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另外半个是曾国藩。

那王阳明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历史地位呢?

古代的鸿儒,不管写了多少书,讲了多少学,如果后世的人看不懂,就没有用。

大儒朱熹的学问也很高,但他没有王阳明今天的地位,因为他只是思想家,他的思想理论不能在现实世界当中兑换利益。

王阳明心学之所以流传至今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自己内心变化,可以直接兑换为现世的利益和功勋,能够建功立业,那对我们这代人意味着,这就是成功学,我们当然想学。

王阳明从龙场悟道开始,创下心学,一直到他五十多岁去世,其实他所有的核心思想都是在八个字: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意思是:所有关于圣贤和君子的标准,我心里全有,不需要到外面去找,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喜过望的时刻。

此后王阳明所有的学术,其实就是这条路径,只不过他提出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说法,像他后来提出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

还有阳明四句教,本质上都一样。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思是:我的心没有善恶,这是心之体,但是一旦我跟世界接触,这个意念一动,马上就有了善恶之分,好的念头和坏的念头都开始有了。

但是我心里有一把刀,这个刀叫良知,我用这个良知去判明这些善恶,然后就是格物致知了。

最后为善去恶,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一个圣贤,一个君子。

我是一切的根源

心学看着简单,你可千万不能小看它,因为所有对世道人心有起码智慧的人,他人生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叫王阳明时刻。

就是他突然意识到,我要想过得更好,我要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我要向内求,我就是一切的根源,甭管是困难还是自己的不如意,根源都在于我自己。

有一位老者,几十年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退休后,每天都在进入小镇必经的道路上与人下棋。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看到老者悠闲地与人闲聊,便问道:“老先生,你是不是住在这个镇子里呀?”

老者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道: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

年轻人接着问:那您对这个地方一定很了解,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要搬来这里,所以想先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老者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反问道:你以前住过的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一摆手,摇摇头,露出痛苦和鄙视的表情:“别提了,那些人各个都很虚伪,从来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对你很好,背地里竟给你使绊子,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对你好的,在那里生活,你必须事事小心,处处提防”

老者默默地听年轻人把话说完,然后说道:“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还要虚伪”这个年轻人黯然失色地离开了。

几天后,又有一个年轻人来到小镇,恰巧也问这位老者:“老先生,您是不是住在这个小镇上?”

老者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道: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

这个年轻人又问道:“那这里的人怎么样啊?”

老者默默地望着他,同样反问道:你以前住过的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面露满意和愉快的神色:“很好呀,大家都很热心,彼此之间互相关系,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过来帮忙,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老者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放心吧,我们这里人也是如此,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爱,也都非常热情,乐于助人,来这里你一定会很快乐。”

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我是一切的根源”。

知与行的关系

那王阳明思想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知行合一,很多人做浅表的理解,说既然认知到了,就应该能做到。

你知道饮酒过量有害健康,就应该适量戒酒,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好,就应该安排好时间进行锻炼,这叫知行合一。

这个理解也不能说错,但是确实太浅了,更深一层地理解,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它所有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我们的自身,是我们的这颗心,这就是心学的道理。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比如说投资,行很简单,签个字那钱就花出去了,但是你知道什么项目能投资,将来能涨,这个知是极难提升的,这叫以更高的知来驱动正确的行。

反过来,所有的行的目的,都是要提升自己的知,提升知这件事情,其实特别特别难。

你别觉得一句话,我看到了,说得不错,这就叫知。

一个格言我能背下来,这就叫知。

一番道理我能讲出来,我能写纸上,这就叫知,那是不对的。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个女孩,有一天跟妈妈去逛商场,在一楼大堂看见一个姑娘在那拉小提琴,演奏得特别的动听。

她妈就很羡慕,说你看,小时候你就不听我的话吧,如果你那时候好好练琴,今天也能是这个水平。

她女儿就反驳,说小时候我要听你的,天天练习拉琴,今天我就站在这里演奏拉琴,一天晚上挣一两百块钱,我就买不起身上这个LV包了。

这段对话其实暴露了很多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学音乐这个事,他的那个认知其实是不清楚的。

你要是问他,孩子热爱音乐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啊,学音乐陶冶情操,将来多么的端庄,多么的上流社会。

可是你接着追问他,要孩子这辈子就打算献身音乐,以拉琴为职业,好不好啊?

你放心,绝大多数中国家长一定会觉得,天都要塌了,这孩子怎么好上这一口啊,搞音乐一代人往往只出一个,又会上去拦着。

那我们不仅要问,孩子爱好音乐到底好不好,这个知,你到底是怎么认知的,你会发现,他就说不清楚了。

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是这么说的,父亲问孩子,说说将来的志向,孩子说,我长大了要追逐金钱和美女,父亲一个嘴巴就打上去,重新说。

孩子只好哭丧着脸说,将来长大了我要追逐事业和爱情,父亲伸了大拇指。

你看这在行上是一回事,但是在父亲的脑子里,分裂成两个认知,他觉得一个对,一个错,从知到行,中间有这么宽的一道沟,因为行是面对最具体的选择的,选择关头极难极难。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心中怀有诗意和远方,勤奋工作,对不对,当然对。

这两句话在脑子里没有用,你一直到面对具体的选择,到底是出去旅游,还是在公司主动加班,这个选择做出来,才证明你的知到底是怎么样?

平时你自己都不清楚,你孝敬父母,对老婆好,好像都对,只有当她们同时掉到河里,你选择先救谁,这才叫真知。

平时说再多的孝顺,再多的对老婆好,都没有用,当然,这个问题对中国男人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回到核心问题,为什么知行合一,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特别难,因为从知到行当中有条沟,叫选择。

我们这代人就是选择太多了,原来选择少的时候,你的那个认知分裂还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现在分分钟就面对大量的选择,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它在撕裂我们的认知.

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道理,那个认知似乎都是对的,但是一旦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打群架。

比如一个下午的时间,你可以打游戏,看电影,跟朋友聊天,去享受美食,去做一份工作,去读一本书,所有的选择背后全有道理。

打游戏不见得错,跟高人聊天不见得一定不浪费时间,那让你现在就选,如果你的认知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难死你。

我们平时工作时候,是和领导汇报工作,还是研究一个新项目,或者是充电学习,还是和同事促进关系。

所有的选择都基于你的高度的认知,认知达不到,你所有的选择一定是错的。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

原来选择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着血缘关系,社会层级,这些确定的东西摸着往前走。

但是当一切都要烟消云散的时候,除了自己这颗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认知升级,我们还有什么能靠得住?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提出的重大命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