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5人体的彩虹 [物理学的四层基建]
物理学家眼中的色彩应该是色即是空,科学是从哲学的一些假设开始的。科学是真理吗?科学的另外一种精神就是一种自我批判;在改革中运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真空才是世间论,佛家理论早就说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从科学角度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01
—
物理学之道
有个问题常常要不断地去回答,那就是说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常常会受到来自于所谓的科学主义的质疑。应该让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且是走到了不同层面的科学家,来反过来看东方中国文化。张长琳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他是旅居德国的生物物理学家,说物理学算是西方科学的一个基础吧?物理学角度是如何看待东方中国哲学的?曾经有一本书叫做《物理学之道》它副标题就是: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平行关系。
突然理解:原来如果站在一个真正的、高素养的物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会发现说原来释伽牟尼讲的是有道理的;老子讲的是有道理的;慧能讲的也是有道理的。
那到底这个道理在哪里?大家对古希腊最能够记得住的就是古希腊的雕刻。像维纳斯、大卫等雕刻多漂亮,就跟真人一样的。可以想象当时古希腊的人对解剖学的知识多好。它对骨骼、肌肉研究得非常深,所以说他们研究的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就是要把人剖开来看看,里边的骨头长得怎么样子?肌肉长得怎么样子?所以,这又形成一种他们要把什么东西都要拆开来看看。因为这样要眼睛看得见,所以这个思想后来在科学发展的初期,一直影响着科学非常大的发展,甚至后来很不幸也影响到后来的科学发展,尤其影响到现在。
02
—
物理学的四大力学
科学在前几阶段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例如物理学的四大力学,或者是四大物理分支,他们就是物理学的四层楼,都是一层基于一层盖上去的。
第一层楼就是牛顿力学——经典力学,我们称为经典力学。它是研究宏观世界,就是天体的运动啊什么东西,所以这套方法的话呢,用希腊的方法非常成功。那时候中国的思维一点都没去参与去。
第二层楼,就是叫做电动力学。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定量,可以算出来,到底磁力有多少大,电力有多少大?然后就称为电动力学,包括到无线电的发明这些东西,全部是物理学的第二层。
第三层楼,它又跟工业有实用很有关系,就是内燃机的发现,从发明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不断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就是提高火车动能。
内燃机等会考虑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那时候又到古希腊文化中去寻找灵感。就像咱们现在到《周易》或者《黄帝内经》去寻找灵感一样,最后他们就找到了两个古希腊的哲学家,叫德谟克利特,他提出了一个叫作原子、分子的理论,就是说不可分的粒子。
古希腊文化的记录了两个人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一场无聊的谈话内容:就是聊切苹果这件事情,把苹果不断的切一半,切一半,切一半,切切切……切到最后,苹果会切得很小,那么最后有没有一个极限呢?切到最后就不是苹果的,最后他们两个人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一定有一个不可分的一个粒子存在,叫做不可分的粒子。就是最小元素,他们认为是个钢体的小球。
03
—
物理学的第四层楼
物理学是西方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大厦盖到了第四层,这座大厦将盖到多少层?什么是物质的最小元素?物质真有的不可分的最小的粒子吗?
张长琳教授按照这个哲学思想来解说,“分子”他们就提出有个假定的分子。不可分的叫分子。我们中文翻译成叫分子。分子是钢球,碰来碰去,碰来碰去,它一直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分子,碰得速度越快,温度就越高,这些“钢球”的密度越大,就是压力越大。所以说科学是从哲学的一些假设开始的。
按照这个方法怎么样把知识系统发展起来,再不断发展的新知识,都要在这个系统里边装。所以科学是一个人造系统,就像人盖起来一幢大楼,而且这幢楼可以不断地盖。当然盖的时候会发现错误,这就是科学的另外一种精神,就是会自我批判,改正错误。想到物理学的第四层的时候,已经把物理学的第一层当中有很多不够的地方弥补掉了。因为科学它是发展的,有些观念随着它发展太长时间,以至于我们认为它就是天底下理所当然的公理了,但是这些认为公理的,其实到后来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这就涉及到物理学的第四层。第四层楼,我们称为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就是开始对这个最小的那个球开始再分分看。研究研究那个最小的球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结构?因为它当初是个假设,是不可分,所以我们中文也把它翻释成叫分子,就是分到这个地方为止。分到这个地方为止,就是说你不要分了。那时候当然英文叫molecule,希腊文里面也有这个意思不能再分的“分子”。
但是后来在研究这个分子结构的时候,发现它原来还是可以分的。就是技术发展了,然后认识也发展了,发现了原来那个分子还可以分,像水是个水分子它还可以变成氧和氢。那么它(分子)原来还是可分的,那么这个分子这个单词,已经用过了。我们把氧和氢用什么单词呢?然后又发明了一个原子。“原子”的意思就是原初粒子,就是最初物了,不能再分下去了。也就是发现了所谓分子不可分其实错了,只好发明另外一个单词,意思差不多,就是重复的意思。
原子后来再研究下去,发现原子原来还是可以分,分成电子、质子、中子,这个大家在中学的物理书上都学过了,这命名的事情又造成一个问题,分子也给用过了,原子也给用过了,都认为是不可分,最原初。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好在人类智慧,单词还是比较丰富,叫基本粒子。
这个是最基本的了,你不能再分下去了,这就是很滑稽了。就是三次犯错误,就是三次在三个层面上都用了错误单词。最后三次错误犯下来以后,物理学界自己也怕起来了,到底下面还能不能再分下去?所谓这个基本粒子还不是最基本的,所以那时候又对基本粒子进行研究。基本粒子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原来还能细分。为什么这个细分和东方的神秘主义观又发生了关系呢?
然后对于这个所谓最基本的粒子能不能再分的问题,就开始恢复到东方思想了。这里物理学家出现了分裂,有的认为这个基本粒子再下面就是夸克子,大家可能听到。夸克还有颜色、味道什么的,想象得一榻糊塗。但是实验没有办法证明,所以说最后不了了之。夸克子,用再高的能量也打不出来,只好到了这条死胡同了。然后后来觉得,大概不是夸克子,是超弦,一根细的线,很小很小的。
最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叫迪拉克。迪拉克很聪明,他二十几岁就得诺贝尔奖了。他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这个电子有它的反电子。就是说我们都知道,电子是带负电荷的,他说有一种带正电荷的电子存在。它是其它方面都一样,就是电荷相反,然后更有趣的话呢,如果正电子和负电子一碰到,它叫做湮灭反应。两个碰到以后,两个粒子都不见了。最多释放出一批能量。
04
—
波粒二象性
能量,什么是能量?今天都在说能量,能否拿点能量给看看,那就是看不见的一个东西,变成鬼魂一样的东西了。所以最后有一批物理学家就认为原来粒子是什么东西呢?原来是个“波包”,就是很多波叠在一起能量很高的地方就叫波包。波,可以相克相生,两个波如果正好相反的,叠在一起对消掉。所以说正粒子和负粒子,碰在一起,正好对消掉。所以最后得出:波是什么东西呢?波就是说用物理学家的话,叫真空涨落--vacuum fluctuations。
简单地说,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东西?它原来并不是不可分的粒子,而是真空。所以这句话的话呢,就是物理学这时候才忽然发现,原来佛家理论早就说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光的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色,波就在真空中。“无中生有,有是生于无的”。
05
—
无中生有
世界的本源是真空,物质来源于非物质,有生于无,癌症是想出来的吗?宇宙来源于大爆炸吗?是先有光还是先有太阳?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由三开始生万物。
所以很多的肿瘤医生说,包括现在的很多西医也证明了,比如乳腺癌,肿块怎么来的,全都是气出来的,气是什么呀?就是你心情一郁之气。这和量子物理原理很吻合,本来没这个事的,但是它可以无中生有,比如说就举个例子,比如说她怀疑她老公今天有外遇或者怎么着,这个人的想象力无限地放大,这种想象力气场逼迫她老公真的变成这么一个人了。
很多得癌症也是这么想出来的,就是想出来的,这绝对是叫心想事生。心想你说那个东西在哪儿,看不见摸不着,但很多人的病,就是这么个法则。生癌症的人特别有意思,他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特不注意,就是跟天人太不合一了,反正就是麻将打通宵,吃东西乱吃,最后吧就是得病了,最后发展发展变癌症。另一类人,是特别小心的,整天想自己有个什么病了,那个地方不舒服又有什么病了,就想想想想,最后就真的想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因为没有的物质(空)而形成的物质(色),那这没有的物质,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物理学也一直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牛顿到最后他也要去追问一些更加终极的问题。霍金也在问这个问题,世界的开始时怎么来的?如果说这个世界、整个的宇宙是这样的,那开始的时候,谁是第一个粒子呢?它怎么出来的呢?
西方人一直在讨论,张教授觉得这就是希伯来精神,就要问这个世界到底从什么地方来的?牛顿他尽管把这个物理学体系搞得很好,就是太阳怎么转转转,最后他就想到一个,那么最后这么转的时候,第一个推动它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只是牛顿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有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发展到大爆炸学说,认为整个宇宙最开始起了一个大爆炸。是从无,然后忽然之间,“嘭”一个爆炸,“嘭嘭嘭……”然后炸炸炸,越炸越大,现在我们还在爆炸过程当中。
《道德经》最开始讲的那句话,先天一气就这么爆出来的,《道德经》讲的道生一,就是这个世界怎么开始从混沌状态,就是我们说“哗”最后出来,和《圣经》里头讲的还颇有雷同之处,而且都和气,都和光有关系。
所有的这两个光粒子,正粒子和负粒子一碰的时候就陷入真空,就没有了,那反过来操作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也是这样分出来的,这不就从真空里面分出来。分出来之后呢,朝这边走就是正粒子,朝外边就是粒子,于是就有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