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情有义有人生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在上位者)为人做事谨慎小心,终始如一。(这样做, 可以使)民众的道德归于淳厚。”

想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了解下曾子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的。

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而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2年去世。我们一看就知道,曾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诸侯王争霸,战争杀伐不断的时代,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各个诸侯王都是忙于各种政治斗争,整个社会是“礼崩乐坏”,民不聊生。

社会如何才能回归到正常的秩序上来?作为儒家的传道人曾子,他提出了自己的治世主张,那就是在上位者要“慎终追远”,“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此的话,自然就会有“民德归厚”的社会效果。

我们先来看“慎终追远”这句话。

“终”的本义是把丝缠紧。基本意思有以下四个:①末了;结束,跟“始”相对;②从头到尾;③指人死:临终。④到底。

“慎”的本义是小心,《说文》给出的解释是:“慎,谨也。”由此引申出忧虑、务必、确实、用大绳引棺就殡所、依顺等含义。

“追”的本义是追赶。引申为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追,逐也。”

“远”的本义为遥远,距离长。引申为时间的久远,意义的深远,关系的疏远,志向的高远,地理的边远等。还可指多,差距大。又用作动词,指离开、远离,再引申有违背等意义。“远”在《论语》中出现21次,在《论语·泰伯篇》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这句话中,曾子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推行仁道,奋斗终生,直到死去,这就是“远”。我们看“死而后已”约等于“远”。

仔细看了“慎终追远”这四个字,再结合儒家经典,也就是曾子所著的《大学》,我们对这句话的本义,会理解得更深刻的。《大学》记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终”是最终的,“始”是开始。慎终如始,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吾道一以贯之”。

而曾子说得“慎终追远”,本义应该是为人做事要谨慎小心,终始如一。尤其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曾子认为;在上位者要谨慎小心,做事要善始善终,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道理,这样呢,人民就会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好转!

惰性是人的一个天性,我们总是会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一个懒惰的理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大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但是自己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一事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很“慎”重的,做事认真负责,甚至追求完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上就会慢慢松懈下来的,我们会对自己说,事情做成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再到后来,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就行了;到了最后,则是我何必如此认真呢?甚至是懒得应付了。这就是没有做到慎终如始,或者说慎终追远!

儒家十分重视孝道和丧葬之礼的。也许是在传经的过程中,有些学者对于经典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如子张和程颐等。《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孔子的弟子子张病危时,召他的儿子申祥来,并告诉他说:“君子之死叫作终,小人之死叫作死。我这一辈子大概差不多可以称作'终’了吧。”北宋的理学大家程颐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君子曰终,小人曰死,意思是有身份的人过世说寿终,没有身份的人过世说死了。

就这样,曾子“慎终”就被理解成了“谨慎办理父母丧事。”相应地,“追远”就被理解成了“虔诚地祭祀追念祖先。”我们一看,这样的理解也合乎情理啊。于是乎,大家都认为这样的理解是对的。中国文化就是如此,只要能“化”人,这样的文化就是值得尊重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慎终追远”的本意慢慢地被人忽视了,甚至忽略了。这样约定俗成的理解,一直到现在。

成语“慎终追远”出自本章句《论语》。

其实,“慎终追远”现在仅仅是指对待父母的丧事,相比较起来,曾子的本意是上位者为人做事谨慎小心,终始如一,为人处世的内容也包括对待父母的丧事。显然外延更丰富一些。

“慎终追远”是因,“民德归厚”则是果。我们接着来看“民德归厚矣”这句话。

既然说是“民德”。我们需要说说“德”的。“道”是“天道”,是天地万物、宇宙星辰运行的规律。“德”指遵循“道”而行,按照规律去办事。在孔子去世后,对儒家“德”的理解,曾子诠释地最精准的,他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论语》中“民”字共出现49次。“德”出现40次,“民德”合在一起用,仅此一次,指民众的道德。

“厚”的本义是地壳厚。与“薄”相对。这里是厚道的意思。“厚德”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种价值追求。《周易》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向“天”学习自强,又要向“地”学习厚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调的也是厚德,约等于我们常说的厚道。

在现代社会中,做人,“厚道”不可丢。我们看,“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是某种精神体现,说这个人很“厚道”,或者评论那个人不“厚道”,它更多的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在的解释。“厚道”的人不算计你,“厚道”的人不欺骗你,“厚道”的人不出卖你,“厚道”的人,在人前不夸夸其谈说奉承话,人前人后一个样。

曾子说;在上位者的一言一行,都是民众观瞻,都是民风所向啊,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在上位者是“慎终追远”,民众也“慎终追远”,大家都“慎终追远”了,把以前不好的习气给改掉。从上到下,大家都如此了,民众的道德自然归于淳厚了。

其实,我们抛开这句话的本意来理解,也是可以的。

在上位者“慎终追远”,对待自己的父母丧事,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并不是对待父母的丧事操办得越隆重越好,一切以“礼”行事,按照“礼”的规定来办事。民众看到在上位者以“礼”行事,他们也会照着做的,大家都以“礼”行事了,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有序的社会,民德自然很淳厚。

“追远”的“追”,是追思;“远”是去世已久的亲人,或远代的祖先。

亲人刚刚去世时,我们还能思念。时间长了,悲痛之心也会淡的,对远代的祖先,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等,更会如此。这是人之常情,而“追远”,就是在祭祀的时候,引导人们追思祖先的功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来自于祖先的付出和积累,我们必要传承这一精神,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有些人认为;儒家太强调礼仪了。比如孝,心中有就行了,何必一定要表现出来啊?其实,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最简单的理解,像春节的时候,儿女给老人磕头拜年,老人给孩子掏出压岁钱。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形式,老人直接把钱塞给儿女的口袋,压岁钱的意义,恐怕就会大打折扣的。仪式重要的作用不在于教会你该怎么做,而是在于提醒你、鼓舞你!

儒家思想最美妙的,它不是干讲大道理,它是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引导你去照着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个人学习了“道”,你得在生活中实践实践,一实践,你感觉用这样的“道”,做人做事都那么顺溜,你难道不开心吗?

本章句《论语》分享到这里,我真的很是佩服儒家的“宗圣”曾子。他在引导在上位者如果采用“慎终追远”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上行下效,这个国家会逐渐达到“民德归厚”的效果,这样一来,人民安居乐业,该多好啊!曾子的出发点是为了民众,这就是曾子的存心!光有存心,还要有合适的方法,这样,大家照着去做,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这就是儒家思想熠熠生辉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认可了“做人就做一个厚道的人”这句话,这就是说,他有一种自我向上的进取要求;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啊?曾子给出了具体的方法,那就是“慎终追远”。当然了,你都不想做一个厚道的人,你也基本上做不到“慎终追远”的。其实,一个人能否形成“慎终追远”的习惯,关键在于你的坚持力!当你真正做到了“慎终追远”,究竟会给你带来多大好处的时候,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至少我会说你是一个厚道的人,说心里话,我对你的评价重要吗?也许重要,也许一文不值!但重要的是你自己做到了这一点,会觉得心安,会“不亦乐乎”,如是而已。

我们看,曾子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做到“慎终追远”,这是万民之福。他这样做, 可以使民众的道德归于淳厚。他的作用是什么?是教化!他就是民众学习的榜样,这是关键!

曾子的提法和我们现代推广的号召大家向道德模范学习是一样的,国家这样做,目的就是引导民众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因为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与每个人微小的道德行为息息相关,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在道德上有所作为,社会就会出现“民德归厚矣”,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