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的人,永远不会对你说这句话 2024-07-31 14:37:03 文字:秋葵妈妈 前段时间,山东一名小男孩要跳楼的新闻让人哭笑不得。原来,这个男孩犯了错,被父母批评了,大为受伤的他,冲向阳台,扬言要“跳下去”。结果,小男孩人还没窗户高,根本爬不上去。最后,“未能如愿”的男孩被爸爸抱了下来。网友感叹:“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怎么一点批评也受不了呢?”确实,关于批评孩子,很多父母都特别苦恼……有的孩子,越批评越不听话,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我想怎么干还怎么干……而有的孩子,一句重话都说不得,说一句就吧嗒吧嗒掉眼泪……面对批评,有情绪很正常,但如果太“玻璃心”,孩子的未来将会阻碍重重。法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专研究,结果表明:“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不但无法获得成长,长大后也很难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一个孩子,不能听取任何意见,就很难养成事后反思的习惯。只有接纳批评,才能够直面不足,完善自己。孩子对待批评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孩子真的不能接受“批评”吗?一提到批评,很多人本能地产生抵触。可是,我们这种反感的情绪并不是天生,而是在“被批评”的经历中产生的。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关于“批评”的实验。研究人员从幼儿园选了 660名小朋友,随机分成三组,完成同一个游戏任务:用乐高建一栋房子。幼儿园的孩子盖的房子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装的门有点斜,有的忘了安窗户……当游戏结束,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老师:“我给你建了一个房子!”3个老师对3组孩子的错误给出了3种不同的反馈。第一组老师指出孩子的错误,说:“你做得不好”。这是个人取向的批评,评价指向的是孩子自身。第二组老师说:“不是你那样搭的,搭得歪歪扭扭的。”在这里,老师批评的是任务的结果。第三组老师没有简单地指出了错误,而是让孩子们考虑如何完善:“拼的有点乱啊,我们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这种批评指向是孩子的行为过程。最后,研究者让孩子们按照以下四个维度评分。“个人批评组”的孩子们,普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没有解决问题前就选择了放弃。而接受过程批评的儿童情绪更积极,对任务的坚持度比“个人批评组”的孩子高出两倍多。从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关键在于如何批评。不用负面的词评价孩子,有建设性地指出错误,孩子感到你是在帮他而不是责怪他,就不会有抵触情绪。“评而不批”是引导孩子对待批评形成正确态度的重要环节。讲故事代替讲道理,更能深入孩子内心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吵闹,爸爸批评孩子,想让女儿保持安静,可无论怎么说,孩子都只是不停地喊:“你让我不要吵,是不是不爱我了?”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犯错后,我们控制情绪,很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可孩子怎么说也不听,非要“暴力执法”才消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儿童的认知,仅仅局限于他们看到、感受到的一切,他们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我们所说的“道理”。而且,孩子年龄越小,讲道理就越没效果。所以,与其纠结孩子听不听话,能不能接受批评,不如站在孩子的立场,把我们想引导的道理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讲出来。《故事思维》一书里说,讲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知乎网友@爱思考曾讲述过一件让孩子主动认错的事。她带孩子到亲戚家做客,午餐时,亲戚家的小表哥在饭桌上骂他的爷爷:“你个秃驴……”晚上,回到家,儿子对着奶奶莫名奇妙也来了句:“你个秃驴……”,然后哈哈大笑。她把儿子叫进房间问:“为什么骂奶奶'秃驴’?”“好玩!表哥也是这样……”儿子说完又哈哈大笑。看着孩子无所谓的样子,她给孩子讲了个故事:有个国王的房间外面的树上,住了两只鸟,一只黄鹂,一只秃鹰。黄鹂常常得到国王赏赐的食物,而秃鹰却从来没有。有一天,秃鹰忍不住问黄鹂,为什么国王那么喜欢它?黄鹂说是因为自己每天给国王唱歌。秃鹰欣喜若狂,便飞到国王的窗前唱歌,没想到他一张嘴,立即遭到仆人驱赶。她问儿子:你觉得秃鹰怎么样?孩子忙回答:好傻。她又问:那你学小表哥骂人“秃驴”呢?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说:不要看到别人做你就学,有时候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你不经过思考就学,跟秃鹰一个样,会让人讨厌的。听到这句话,儿子脸红了,主动走到奶奶面前承认了错误。哈佛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认为,孩子更容易接受故事传达的经验教训。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故事,常常有代入感。孩子在听故事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主人公。主人公遭遇的经验教训容易让孩子感同身受。所以,与其在孩子面前说一大堆道理,还不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来得深刻。积极的暗示,教出“听话”的孩子在电影《童年的许诺》里,罗曼是个从小性格孤僻的男孩。当别人用污秽的语言侮辱、嘲弄他时,罗曼陷入深深的自卑中,忍不住自我质疑。但是,罗曼的母亲坚定不移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儿子,他会成为法国大使,成为作家,是会拿荣誉勋章的人,是将军!”“你会成为托尔斯泰的,我的儿子,你会成为维克多·雨果。”……多年以后,罗曼真的成为赫赫有名的将军,文采飞扬的作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年少时母亲的鼓励。这些鼓励就像一股神奇的力量,推着罗曼在人生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著名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积极的言语给孩子向上的心理暗示,同样,负面的表达也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数落孩子:“这都不会,女孩子数学是不行。”“他就是胆子太小”“你做事太磨蹭。”批评了几百次,可孩子依旧是那个孩子。常常把孩子的不足挂在嘴边,孩子受到消极的暗示,反而更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如果我们把孩子的缺点换成优点来说:孩子偏食,可以说:“喜欢尝试不同的食物,真好”孩子上学磨蹭,就夸:“懂得抓紧时间的孩子,很厉害”。孩子不收拾玩具,告诉他:“愿意收拾玩具的孩子,很棒。”孩子们收到的正面、积极的评价越多,就会越自觉,才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被他人认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喜欢得到肯定,受到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悄悄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向上的潜力。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过程。”批评不是责骂,不是归咎,更不是情绪发泄,它和“赏识”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我。合理的批评,是建立在保护孩子自尊的基础上的。只有感受到被尊重的孩子,才能理性思考他人的建议,从而接纳批评。批评固然需要,但是一定记得用爱去包裹它。只有被父母尊重和接纳的孩子,才不会陷入害怕犯错的恐慌中,才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失误和挫折…… 赞 (0) 相关推荐 “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伤害了多少孩子! 读幼儿园的宝宝,临睡前跟你哭诉,说自己的小内裤被别的小朋友穿走了? 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在心里笑了!但听完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的回答,感觉 ... “啃老”孩子的背后,必有一对糟糕的父母 同学问:孩子今年32 岁,和他说话,总是不允许我说话和讲道理, 只是要求我一切听从他的意愿. 而且说他信用卡欠了一些高利贷和本钱,想让我们给他钱,我很矛盾,请老师帮忙指导一下我该怎么办为好? 村长答: ... UC头条:心理学家: 那些真正会聊天的人, 永远都不会说的3句话 人类的生活之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交流,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离不开交流,例如,在工作中要交流工作,在学习中交流功课,遇见熟人或者朋友要寒暄几句等等. 而当身边的朋友遇到麻烦或者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 ... 文涛 | 别怕没有爱,爱你的人永远爱你 每日推送喜乐文涛老师课程精华.传递正能量 第一时间获知现场课.沙龙信息 人都害怕失去爱,当有一个人嘴里说着我爱你,然后要求你做这个做那的时候,他就是用我爱你来控制你,所以去觉察. 当有一个人跟你说,我 ... 情感语录:爱你的人永远在行动 情感语录:爱你的人永远在行动 真正爱你的人永远坚定不移 奶奶问我:"什么是爱?怎么样才算爱一个人?" 我想了又想,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去诠释"爱"这个词. 说起爱,似乎没有人可以说的清,看不着,摸不到,却又真实存在于我们 ... 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了,记住这几句话,你会活得更好 莫言说过: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深深地爱过一个人,用情用力用心."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曾经为情所动过,都为某个人付出了一切,有的人可能运气好一点,所以和别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 真正高情商的人,他们总喜欢把这3句话挂在嘴边,你经常说吗? 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强大,从他平日里的言行习惯就可以看得出来.平日里面交流时候的语言,体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更能体现出我们平时的性格,所以从往日的言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强大,或者是说他是 ... 人活着,不能说的六句话。牢记在心! 人活着,不能说的六句话。牢记在心! “天狂有雨,人狂生祸”:人再有本事,也别说这三句话 "天狂有雨,人狂生祸"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要因为一点成就,变得夸夸其谈,信口开河,高调炫耀自己 人有高潮低谷,得意时别炫耀,失意时别气馁.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活 ...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