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展览 休眠六年再出发33年历史的上海

“正青春”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11-12 - 2019-12-12

展览机构:刘海粟美术馆

展览地址:长宁区延安西路1609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自1986年起,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已越过33个年头,成功举办了14届。2019年,休眠6年的上海青年美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再出发。回首望去,十五届来,上海青年美展有什么变化?也许,我们看过2019年“正青春”上海青年美展概况后,会对这个问题有大致了解。

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展展览现场

2019年,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展延续了以往跨地域征集、多位评委投票选拔的评选方式,历时10天,从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公开征集了1264件作品中,经过两轮评选,评选出165件作品,于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及三楼展厅开放。对于为何将此次大展命名为“正青春”,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表示:“正青春,是展览对于当代青年艺术家创作状态的期许,也是大展跨越四十年,历经十五届的一次宣言:青年美展回来了,也正是青春的好时光。”

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展展了什么?

1号展厅:你知道和不知道的,上海青年美展

一楼的1号展厅为文献展,主题为“你知道和不知道的,上海青年美展”,策展人刘涛。在这一单元中,刘涛从各大美术馆(尤其是徐汇区艺术馆)、艺术家手中借调大量文献资料,呈现了1980年至2019年以来,15届上海青年美展的文献,展示了其历史厚度和人文积淀。这是上海青年美展33年历史中,首次对以往的文献资料及展览概况进行全面梳理。

文献展厅现场

其实,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是在1986年举办首届的。但刘涛仍旧呈现了青年美术展览在1980年与1985年的文献资料。对此,刘涛说道:“这是为了说明此大展的历史源头。1980年和1985年的两次展览,是上海组织本土青年艺术家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而举办的。但如果没有这两届展览,上海青年美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在现场,刘涛为观众展示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目录、入选作品证书,及相关美术文献报道,以阐述上海青年美展正是从这里走来。除以时间轴形式展示上海青年美展的发展历程,刘涛还陈列了历届青年美展的详细介绍,包括主办单位、展出场地、展出时间、作品数量等。一并列在文末,供读者参详。

文献资料

1985年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海)

15届以来,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已经成为推介上海青年艺术家的重要平台,蔡国强、丁乙、张恩利等至今活跃在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都曾在此大展中获奖。相信,在未来,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会继续辐射全中国和国际的青年艺术家生态,为推广上海乃至全国青年艺术家贡献力量。

2-4号展厅:获奖及入选作品

二号展厅呈现了此届6位获奖艺术家(1位刘海粟美术大奖及5为刘海粟美术奖获得者)的作品,其中亦有少量其他艺术家参赛作品;三楼的三、四号展厅呈现了其他入选的艺术家作品。除一号展厅为文献之外,其他三个展厅的作品门类十分丰富,不仅有版画、油画、水彩等,还有雕塑、综合材料等。

1986年 首届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1988年 第二届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1990年 第三届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刘海粟美术大奖”由95后在读硕士研究生张旭的油画《筑梦曲之军港之夜》摘得。周胤辰、廖扬、陈伟坤、乔侨、徐玮五位青年艺术家获得“刘海粟美术奖”。2020年,刘海粟美术馆将为张旭举办个展,并为其他五位获奖者举办群展。

33年历史,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有何变化?

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1986年的青年艺术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参展艺术家也从60后、70后、80后,成为90后。那么,在这33年历史,15届的美术大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1985年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转折时期,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学习和借鉴是当时青年美术的主要特征,展出的109件作品记录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前进的步履和节奏。

1986年首届上海青年美展与85美术新潮密不可分,展现出中国美术新潮气象。在此次展览中,青年艺术家走出了孤芳自赏的小圈子,表现出追随时代的紧迫感,以反思的眼光审视过去的一切。

1993年 第四届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1999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而从2007年开始,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们将目光投向天周围生活,他们不去追逐空洞的观念,开始将艺术的触角深入事物表皮下的精神层面,却未抛弃对作品形式美感的追逐。

2001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03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05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07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08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09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11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

2013年 上海青年美展获奖作品星空模特www.68jiameng.com/special/xkmt/xingkongmotewap.html

作品风格多样,学术价值逐步凸显

作为公立文化机构主导的大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并未将作品面貌锁定在主旋律上。而是对各类媒材和题材保持宽容态度。

从第二届开始,作品不仅是对形式和生活的描绘,更提出了很多没有解答的问题。青年艺术家们展示出各种情绪、意志、想象,其中有矛盾,和谐,有欢乐、寂寞,有透视的哲思,也有朦胧的困惑。充斥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彰显着各自的语言和思路。

第二展厅现场

在1990年第三届展出的180余件作品,作品涵盖了油画、版画、雕塑、剪纸、插画、漫画和中国画;1999年第五届中,作品既有抽象的,也有写实的;既有有主题的,也有纯粹精神探索的。在这一年,还有一些青年画家有意将一些在视觉上令人感到不安的事物,以艺术的手段直接表现出来,借助“丑”的形象直率的宣泄其内心感受,表现年轻一代的孤独、矛盾。

严许雨 苗人

郭锐 悠哉·游哉VI号

何振华 渡江2018

申杰 闲梦远

2001年起,“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结合新时期艺术的转型而向更广的角度发展。此次展览在处理大展与系列展的关系上,比往年更注重整体的学术形象。同时,注重大展与系列展之间、系列展与系列展之间的有机性和互补性,以不同视角透视上海青年艺术的新生态和国内其他地区的青年艺术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张硕 秩序的重建

2003年,大展增加研讨会。2005年,为青年理论工作者及学生开辟平台“上海青年艺术批评家论坛”,主题为“视觉想象与文化生存”。

2008年的回顾展中,上海青年美展的学术价值更加凸显,并使其日渐成为了解30年上海艺术发展的窗口之一。这一年,第11届大展梳理了前10届获奖作品,从中选取39件作品展出。为保证展品充分反映30年上海美术发展史,主办方还特地向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等机构借展品,第一次把这些已经成为经典记忆的作品集中展示。展览还展示了上海美术30年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镜头和文献资料,展出了1980年至今历届上海青年美展的相关资料,包括开幕式、颁奖、评选等诸多图片影像资料,许多资料都是首次面世。这次回顾展使观众可以从美术大展的展览本体切入,考察上海美术界整体风格、形式的变迁和确立。

第三展厅现场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兼顾专业化、学术性的同时,紧跟时代,并日益向国际化拓展。

评选逐步开放与国际化,模式逐渐成熟

1986年至1993年,上海青年美展历任四届,其作为机制已逐步确立。从展览组织上看,上海青年美展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征集、评选到实施、展出的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

1993年,因上海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领导机构调整、展览经费及社团整顿等原因,上海青年美展停顿6年,至1999年才得以恢复。1999年的第五届上海青年美展中,评委们采取了更为开放包容的评选态度,以鼓励为主,把那些虽不成熟但显露出思想的作品尽量保留了下来。这些艺术家当时多是“无名之辈”,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也是在这一年,上海青年文化事业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青年美展也对展览作了两年一次的规划。

姚璜呈 滋生系列——延伸

2001年起,上海美术大展依旧延续“征集、评选”的组织形式,但是每一届大展开始设有展览主题,所选艺术作品均应在广义上符合展览主题。同时,由于操作的实体化。展览经费、人员得到保障,组织模式渐趋成熟。同时,大展征稿范围也从上海本地扩大到全国范围,甚至到国外,突破了往届的区域限定性。上海美术大展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而成为上海美术的品牌展览。

冯潇 影叠·托

2003年的200件展出作品中,有更多未曾登上舞台初生牛犊的处女之作,主办方对此作品依旧保持宽容态度。在2005年中,大展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策展人举办邀请展,从而使此次青年美展成为国际化的青年展览。

如果说2001年大展是从征稿范围的角度日益国际化的话,那2009年的大展则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推动大展的成熟发展。此届以“开放的表达”为理念,鼓励青年艺术家在政治、资本、后殖民等众多份饭的话语中,更加自由开放的表达艺术观点与艺术体验。

多方携手,打造上海文化名片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虽由官方文化机构发起,但自1985年起,就汇聚了社会各方力量。1986年首届大展,《美化生活》杂志社加入主办单位团队,1990年,上海新沪钢铁厂倾情加盟,1993年,主办单位出现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的身影,1999年,青年报社加入,并连续两年给予大展媒体支持,2003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给予大力支持,2005年起,明圆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四届担任主办单位成员,并在2007、2009、2011年给予了场地支持。媒体宣传方面,从最初青年报社加盟,到2019年上海乃至全国多家媒体联合报道,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已经成为上海的艺术,乃至文化名片。

阎沙子安 纪游园——豫园四景图

王士婷 车

此外,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展览地点也几经变化。从1985年的上海市青年宫到1986年的上海美术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3届之后又在1993年回归上海市青年宫。自1999年至2019年,上海美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已举办了11届。上海市青年宫-上海市美术馆-上海市青年宫-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场地固定化、专业化、学术化,这样的发展路径也印证了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日益专业、学术的历程。

刘海粟美术馆与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刘海粟美术馆与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渊源要追溯到1999年。如前所述,1999年第五届上海青年美展是停顿6年后的再起航,这一年,刘海粟美术馆虽未直接参与策划工作,但展览场地的确定与展览的收件、布展及后期的大量组织工作的操作,为今后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成为刘海粟美术馆的品牌性展览奠定了基础。

2001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正式落户刘海粟美术馆,展览逐步具备学术性、艺术性,征集范围扩至全国。

2003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成为刘海粟美术馆的常设性展览,每两年举办一届。展览之外,也增加了研讨会,立体呈现两年来上海青年美术活动的发展态势,并通过吸纳其他地区的青年美术作品,使上海青年能在异地作品中反观自身,取长补短。

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获奖艺术家及作品

张旭 筑梦曲之军港之夜

张旭,1995生于安徽,毕业于安徽省阜阳师范大学,2018年于浙江师范大学意象表现绘画工作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此次获奖的作品为其《筑梦曲》系列之一。《筑梦曲》系列以建造当中的航母、军舰为主题,描绘中国大工业制造的宏图伟景,讴歌伟大时代,抒发作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自豪和感动。

廖扬 上海街头

廖扬得奖的作品名为《上海街头》,画面为汽车反光镜中的上海标志性地段。但如果只画上海街头,就会流于平庸。因此,在画面中,廖扬着添了上海民众生活的常见现象及有趣转变:年轻人遛狗、老年人溜娃、新能源车的普及、随处可见的外卖小哥,这些内容虽然彼此独立,但廖扬却将其做了有趣的合理化处理。此外,在画面中,廖扬在街头加了点“私货”。朋友曾在廖扬家寄养过一只八哥,和家里的柴犬阿狸十分要好,以至它们分手后念念不忘。在这幅画中,廖扬让它们相见了。

徐玮 窗外

徐玮,200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就职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此次获奖作品《窗外》,是其“窗外”系列中的一件。该作品以综合材料的形式想表达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倚窗而望,青春如窗外飘溢的美景花香,竹影婆娑,在这不断变化的都市中,不变的是那穿过发梢的阳光与清风。

乔侨,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及硕士学位。导师高毅曾如此评价此次获奖作品《影》:“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无中生有,虚处生神,以虚写实’。西方更认为艺术就像一面窥测内心的镜子,用来表达与外界完全不同的朦胧、来去自由、并且瞬间变化的感情世界。而艺术创作就是一个创造幻象的过程,生命也就在这虚幻的世界中得到升华。来自西安的乔侨,在人大艺术学院七年的学习中,带着乡愁,生活在想逃离而又不能割舍的他乡体验之中,而在此过程中,过去的生命片段又如影相随, 那些逝去的每一分每一秒累积成她的思考,凝结成她画面中飞鸟的影子。归去来兮,不知为何。这种对未来的迷惘与彷徨,也代表了这一代人的集体经验。”

周胤辰 彼岸No.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