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房活动不可忽视武场

◆ ◆ ◆ ◆

京剧票房活动离不开文武场伴奏,这是票房活动的基本条件。目前,由于票友们认真研究,演唱水平,伴奏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文武场配置齐全,演唱、演奏水平较高,甚至达到准专业水平的票房越来越多。但由于票房数量增长太快,武场人员不足、年龄偏大、后继无人,更多的票房或武场残缺不全,或只有文场,没有武场,全靠一把胡琴支撑。在这样的票房活动久了,对于初学的人,演唱者很容易落下“啃锣”的毛病;伴奏者不知道各种板式胡琴的入头,不知行弦、亮弦、花梆子的转入和转出,至于许多文武场合奏的精彩段落(如娄山关、我魏绛、大不该、大雪飘、一家人、风萧萧等唱段里都有),不知如何与锣鼓咬在一起。按照“短板”理论,提高武场水平是提高票房整体水平的关键。

武场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我们一不排折子戏,二不排武戏,武场可有可无,认为武场是开戏才用的,这是个认识上的误区。排折子、演武戏固然离不开武场,但唱段中的武场更重要,与文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京剧音乐的特色。

武场人员不足,许多票房便由演唱人员或文场人员兼职,在武场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且他们学一点武场对他们的演唱、演奏都有好处,很多人甚至能成为武场高手,多面手,更受票房欢迎。其实,这种人在票房里早就有,能拉、能唱、能弹、能打,而且水平都不低,一看就知道是从高水平票房里熏出来的,六场通透。

但现在票房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人是不拿武场当回事,缺人就凑个数,来人就放下,打对打错打好打坏全不往心里去,三年五年入不了门,原因还是轻视武场。

武场与演唱与文场相比,确实简单一些,不像演唱和文场的门槛那么高。很多人学武场,时间不长就打得像模像样,但这只能增强我们学武场的信心,而不能成为轻视武场的理由。

轻视武场首先表现在不背锣鼓经,拿起来就打,还说是看着鼓,跟着走。这就好比不会唱歌的参加合唱,看指挥,跟着走一样,能行吗?

轻视武场还表现在轻视小锣。大锣不敢拿,铙钹不敢拿,小锣抄起来就打,认为三缺一,有总比没有强。其实小锣绝不可忽视,在某种意义上讲,在票房里,小锣比大锣、铙钹更重要。大锣、铙钹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较高级的演奏中,特别是铙钹,许多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小锣则不然,大锣位、铙钹位、小锣位都要打,把整个点子贯穿起来的就是小锣,点子运行是否平稳、顺畅也决定于小锣,更何况,小锣还担负着小锣点子独奏和蒙头锣的任务,没有过硬的功夫难以胜任。

所以我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认真学一点武场,既解决票房的燃眉之急,又多掌握一项技能。但是学就要规规矩矩地学,除了完成自己的演奏、演唱之外,坐下来认真地打,人多可以换着打,切不可来人就让,总拿自己当外人。

首先就要背点子,先背唱段中常用的点子,大概有25个,为必会点子,其中包括冯洪起老师在锣鼓教学中提倡先学的八个头,即【导板头】【帽子头】【夺头】【住头】【冲头】【抽头】【凤点头】和【四击头】;再背唱段中虽不常用但会遇到的点子,大概也是25个,为应会点子。有了这25到50个点子,伴奏唱段基本就够用了。

背点子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像背书一样,把点子记住;第二阶段,模仿锣鼓音色,把尺寸、劲头加进去;第三阶段,口念锣鼓经,手打自己的锣(钹)位。剩下来就是在实践中体会和磨合了,特别是适应鼓师的指挥。一位前辈老先生总结出背锣鼓点子的要诀,非常好,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要想会,必须背,      背的前提必须对。

只会不对是假会,      先对再会是真的。

背点儿定要口语化,    照谱死背干巴巴。

音律、音位和尺寸,    细听锣鼓怎样打。

模仿锣鼓音色背,      坚持下去准不差。

背对背会心里有,      通过大脑传到手。

从脑到手须实践,      坚持练习见火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