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很迷茫一首诗,满腹心酸,全部融入文字中,令人同情不已
再了不起的人,在命运面前也会卑微的如同一粒尘埃,不然为何总有人会感叹生不逢时?这句话对于晚唐诗人李商隐来说,似乎特别适用,他的人生就如同命运下的那一粒尘埃一样,纵然才高八斗,却无施展之处。他出生清贫,无依无靠,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读书之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谋取一番前途,可惜在那个社会环境之下,仕途之路却前途渺茫,好在他得到了令狐楚的欣赏。
有人欣赏,前途自然有了希望,在又一次科考之后,他终于成功中举。可就在他踌躇满志之际,命运却偏偏和他开了玩笑,他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弱小如他,成为了夹缝中谋求生存的存在。纵观他的一生,似乎都在不断的追求与不断的失落之间徘徊,满腔的委屈与情感最终只能化作一首首诗作之中。
李商隐的诗很美,可相比于其他诗人,他的作品在美的同时却显得更加晦涩难懂,很难让人在初读之际便懂得他的心意。所以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他比较易懂的诗,诗文有些许冷门,许多人应该没有听过,但是诗文内容却很经典,他将自己的心酸、悲伤与迷茫,全部都融入了这首诗之中。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有很多人都认为他之所以仕途不顺,是因为他背叛了令狐楚,娶了王茂元的女儿,所以大家对他这个背叛者才这般对待。但实际上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这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晚唐之时党争激烈、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很难有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尤其是像他这种内心有良知的文人,更是不被当时的大环境所容。
所以他终其一生也没能够在权力的中央出任过一官半职,只能屈身在各个地方的军政长官手下担任幕僚工作,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他写这首诗时,是唐宣宗大中三年从长安前往徐州的途中所写,题目中的东下三旬其实指的就是他前往徐州大概走了差不多30多天,而过程自然是尘土飞扬,万分艰辛,而这首诗写的就是他当时那种艰辛的生活。
在这首诗文的前两句中,他说到我从函谷关绕过向东行走,一路不停的走,我身骑战马之上不停的奔波,就像在追逐那无根的蓬草一般。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一生都是在四处的奔波,让他感到迷茫,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到哪里去。
而在诗文的后两句中,诗人说道,虽然天地无比广阔,可是我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对于他来说,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诗文中的\"天池\"是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一个可以得到解放,获得真正的自由的地方,可这个地方注定是虚无缥缈的。
读完李商隐的这首诗之后,似乎他的那种心酸,那种迷茫也都传染给了我们,对于他来说,他是需要自己有一个人生目标,有一个可以前行的方向,只可惜在那个年代,一切却只是白白辛苦,只是徒劳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