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司马曜嗜酒如命终送命,王恭司马道子势如水火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3篇
桓玄在荆州飞扬跋扈,司马道子在朝中更是气焰熏天,不可一世。
为了牵制司马道子,司马曜重用王恭、郗恢、殷仲堪、王珣、王雅等人,让他们担当朝廷内外的重要官职。
司马道子针锋相对,将王国宝和王国宝的堂弟琅邪内史王绪等人作为心腹。从此,东晋朝堂党同伐异,勾心斗角,面临分裂。
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三月,中书侍郎徐邈向司马曜进言道:“汉文帝英明之主,尚且后悔处死淮南王;世祖聪明豁达,也对齐王深负愧疚。兄弟之间,实在应该慎重。会稽王虽然嗜酒好色,但应当宽容担待,外为国家之计,内慰太后之心。”
司马曜听从了他的进言,对司马道子的委任一如往昔。
司马曜嗜酒如命,经常在内殿里流连迷醉,不是在喝酒,就是在醉酒,大臣很少能见到他。很快,他将因为嗜酒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九月二十,司马曜和后宫嫔妃们一起宴饮,美女和乐队在一旁侍候。
王皇后死后,司马曜一直没有册立皇后,最为受宠的是张贵人。
当时,张贵人已年近三十,司马曜几杯酒下酒,变得有些口无遮拦,和她开玩笑道:“按照年龄来说,你也应该被废黜了,我其实更喜欢年轻一点的。”居然嫌我老?张贵人心生怒气,隐忍不发。
夜里,司马曜酩酊大醉,睡在清暑殿。看着一团烂泥的司马曜,张贵人恶向胆边生,先拿酒赏赐所有的宦官,打发他们走开,然后让贴身婢女用被子蒙住司马曜的脸,直接将他闷死,又用重金贿赂左右侍从,声称司马曜是“睡梦中惊悸窒息突然死去”。
太子司马德宗一向愚昧懦弱,司马道子也昏庸荒淫,又和司马曜心生隔阂,全都没有仔细查问,接受了这个有些蹊跷的事实。
中书令王国宝听说后,深夜前来,叩打禁宫大门,打算进去替司马曜撰写遗诏,侍中王爽(王恭之弟)拒绝了他的请求,正色道:“皇上驾崩,太子未到,胆敢闯入者,格杀勿论!”王国宝这才打消念头。
九月二十一,司马德宗即皇帝位,是为晋安帝。
简单介绍下司马德宗,这是一个连司马衷都不如的智障皇帝。
史书记载,司马德宗生下来就是痴呆,有嘴不会说话,连冷热饥饱也不能分辨,喝水、吃饭、睡觉、起床全都不能自理。
幸亏他的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德文性情谦恭谨慎,经常在他身边帮忙照顾,替他安排调度,才勉强维持住了他皇帝的仪容。
对此,我深为不解,司马曜为什么要将这样的傻子立为皇帝呢?难道司马衷的例子还不够惨痛吗?唯一的理由可能是嫡长子继承制。
但这个理由纯粹是自欺欺人,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难道连国家都可以不顾吗?这不只是因噎废食,简直和自杀无异。
九月二十三,有关部门上奏称:会稽王司马道子应进位太傅,任扬州牧,假黄钺。又诏令朝廷内外大小事务都要请示司马道子。
王国宝最初是靠阿附司马道子而起家的,骄横放纵,不依法礼,几次被御史中丞褚粲弹劾他的私人住宅可以和清暑殿相媲美。
司马曜为此很讨厌他,王国宝便转向司马曜大献其媚,而对司马道子逐渐疏远,司马曜因此开始宠信亲近他。
司马道子为此怒不可遏,曾经在朝堂上当众申斥王国宝,甚至拔出佩剑掷向他。司马曜驾崩后,王国宝又重新投靠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再次受他迷惑,把他当作心腹。
于是,王国宝开始参与朝政,威震朝廷内外,受到时人痛恨。
对此,我怀疑王国宝之所以背叛司马道子,投靠司马曜,有可能是受到司马道子的指使,故意前去卧底,以此保全他们两个人。
司马道子既已获得了类似摄政王的地位,又有王国宝的相助,朝中自然无人可以抗衡,唯一能制约他的只有地方都督,尤其是王恭。
王恭既是司马曜的大舅子,又被司马曜视为心腹,一直以朝廷栋梁自居。参加丧礼时,他经常面色严肃地直言劝谏,司马道子深为忌惮。
担心王恭威胁到自己一党的权力,王绪向王国宝建议,趁王恭上朝时,让司马道子伏兵杀了他,王国宝没有答应。
司马道子忌惮于王恭手握兵权,多方调解,想使朝廷内外步调一致。为此,他对王恭推心置腹,希望能尽释前嫌。
但王恭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也不给他面子,每次谈到朝政时,总是声色俱厉,让他下不来台。
既然不肯合作,那就除了你!司马道子便有了图谋王恭的念头。
有人劝说王恭趁前去朝见皇帝时,动用军队杀了王国宝。但王恭顾忌豫州刺史庾楷与王国宝结为死党,一时不敢动手。
王珣对王恭道:“王国宝虽然终将成为祸乱,但他的罪恶和倒行逆施还没有大白于天下,如果现在对他动手,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况且你统领部队在都城起事,谁能说你不是叛乱呢?王国宝如果不思悔过,罪孽一定会众人皆知,到了那时,我们再顺应民心来除掉他。”
在王珣的劝说下,王恭暂时停止了除掉王国宝的准备。
后来,王恭对王珣道:“最近以来,我看你太像胡广了。”讽刺他像东汉时的胡广一样没有立场,一味的秉持中庸之道,在朝堂上捣糨糊。
王珣泰然自若道:“王陵经常面折廷争,陈平则保持沉默,你只需看结果如何。”言下之意是,我心中自有韬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十月十四,司马曜安葬在隆平陵。王恭准备返回京口,临走时对司马道子道:“主上守丧,相国身上的任务更加繁重,恐怕即使是伊尹、周公也难以做得很好。希望您能亲自料理军政要务,听受忠直之言,放郑声,远小人。”话中意有所指,王国宝等人更加害怕。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正月初一,司马德宗加元服,时年十五岁。
各方博弈之下,朝廷以王珣为尚书令,王国宝为左仆射,兼管官员任免升降,加后将军、丹杨尹,相比王珣,权势更加显赫。
接着,司马道子将东宫兵马全部分配给王国宝,由他统领。
司马曜既死,司马道子和王恭之间的缓冲就此消失,东晋的分裂变得不可避免。
最后补充几句,史书记载司马曜是被张贵人所弑杀,却没有提到张贵人的结局,仅以一句“竟不推其罪人”一笔带过,有些不合常理。
我觉得这件事儿十有八九是司马道子指使的,之所以没有立即拘捕张贵人,可能是张贵人握有他的把柄,让他不敢立即过河拆桥。
之后,司马道子肯定想过杀人灭口,但还没等他实施这个计划,他自己先倒台了,张贵人就此逃过一劫,真相多年后才流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