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城”建设视域下的实战操作
以圆明园为例
2020年,北京正式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与西安、洛阳、郑州等积极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城市相比,“都”与“城”的关系是北京这座城市思考博物馆建设乃至城市发展始终避不开的命题。如何将这些品类丰富、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资源整合聚力,有效助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是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圆明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地处北京西北郊,是历史上著名“三山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修后的圆明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国人参观凭吊,同时作为遗址公园供市民休闲游憩,这种定位突出了圆明园遗址的现实功能而相对忽视了其作为北京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与意义,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立足“都”与“城”关系,首次将以圆明园为首的三山五园地区予以整体性统筹发展。
规划指出:三山五园地区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集中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功能,建议将三山五园地区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区域和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至此,圆明园迎来了与北京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未来,圆明园可着重从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丰富遗址展示利用手段、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纳入“博物馆之城”体系建设,在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传承中守住古都的“根”、保护城市的“魂”。
▲圆明园实景 图/文博圈
一
加大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阐释力度
圆明园,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历史的转折与大文化的创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理智、想象和创造,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这种超越性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精神一脉相通。透过技艺精湛的圆明园艺术,感知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情感价值并发扬光大,是当前圆明园历史文化内涵挖掘阐释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对圆明之德内涵的挖掘与阐释。在三山五园体系中,圆明园的独特性何在?圆明园的独特性在于寓政治意识形态于园林景观营造,融修齐治平理想于园林意境创设,以艺术形象之“直观”展现了为君、为德的圆明之德。
对于父亲康熙的匾额赐名,雍正帝在《圆明园记》中这样写道,“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所谓“圆”,即圆融、圆满、完满,指一个人具备圆满的德行,在这种德行的指引下,做事情摒弃偏执不周而恰到好处,即“时中”[1],而这正是所谓的秉持“中庸”之道。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追求一种所谓的理想型人格,即君子之德,这种德行品质能够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礼”与主体人格的自觉“仁”相融为一,“圆”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完美的理想状态,所以,“圆”是对儒家理想人格状态的一种概括和描述。“明”则对应于人类“知”的层面,所谓“明”,即明智、高明,形容一个人眼明心亮,可以做到明察秋毫而英明决断。圆明之德既对人的道德层面提出“善”的要求(圆),又希望主体在“知”的层面不断提高(明)。在古代政治伦理秩序中,圆明之德是“王天下”的充要条件。古往今来,这种德行言语在历代皇家祖训中接续传承,如《圣祖仁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圣训》等,这些看似例行公事的官方文书给人冠冕刻板之感而缺少了代际之间应有的人性温情。相反,圆明园在景观营造中彰显和外化了祖先圣训,或劝勉后人积极为学而有志圣人之道,或告诫为君者莫贪图享乐而以天下为计,于鲜活直观的艺术形象中展现哲思智慧,体现了圆明园在一代皇家御园中的独特性,同时彰显了北京作为一代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重视对圆明园生态艺术价值的挖掘。圆明园是一座集萃式的综合艺术王国,它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建筑、工艺美术、盆景,还包括诗歌、书法、绘画、雕刻等等,这些艺术门类相互融汇、互为表里,共同建构着一个指向人类精神文化生态领域的艺术王国,曾于此避喧听政的雍、乾、嘉、道等几代皇帝都曾表达过悠游于此的愉快经历,“春秋佳日,景物芳鲜,禽奏和声,花凝湛露,偶召诸王大臣从容游赏,济以舟楫,饷以果蔬,一体宣情,抒写畅洽,仰观俯察,游泳适宜,万象毕呈,心神怡旷……”[2]于休闲游憩中对时育物、亲贤礼下。这是雍正帝对于园居生活的描述,作为文人皇帝的乾隆,于赏景赋诗中赋予了圆明园更多的文人雅趣,在其5万余首诗作中,涉及圆明园景致的多达两万余首。总之,圆明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为清代数位皇帝提供了难得的修身养性之所,在这里,不仅可以让观赏者“可行可望”,获得身体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够“可游可居”,于诗意栖居中感悟美、体味基于道德完满性的善。实现文人墨客孜孜以求的“四可”[3]美学愿望,由此,我们看到了圆明园作为生态艺术典范的生态艺术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其生态艺术价值依然显著。作为拥有5A级生态环境标准的圆明园,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同时,有利于润化心灵,于自然之美中领略古人与自然、古人与自我、古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文化,从而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关于这一点,还需要重点挖掘与阐释。重视圆明园复兴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座园林像圆明园一样,与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与命运如此息息相关。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抵挡不住西方国家的舰船大炮,象征王朝集权与命脉的圆明园大宫门被迫关闭。经过一百余年的忍辱负重、奋力前行,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在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口,圆明园大宫门的重启将具有一种特别的象征意义与价值。因此,建议立足国家站位体认圆明园价值,加快推进以圆明园大宫门为首的圆明园遗址保护、整修与利用,以彰显中华文化智慧、展现中华文明盛世。圆明园,盛时景观百余处,焚毁后,圆明园遗址达5280余亩。与三山五园其他园林不同,圆明园受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和彻底,这导致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是模糊而伟大的:一方面对其美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内心对这种美的感知又是极为模糊不清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社会上主张复建圆明园的声音此起彼伏。鉴于此建议:兴建数字博物馆。对于总面积超过5280亩(圆明园现遗址面积)这样一个体量的园林来说,复建谈何容易。巨额经济支出尚且不论,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建筑、园林所承载的很多功能已经不复存在,斥巨资建成的圆明园难道只为满足当代人的美感与好奇而存在吗?与历史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与辉煌圆明园的相会,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更加经济可行的方式,比如数字博物馆建设,依托逼真、高清的3D画面,数字圆明园一样能够呈现圆明之美,这种呈现方式与国人心目中遗失的那份美好感觉会更加贴切而逼真。圆明园文物流散世界各地,追索流失海外文物之路可谓任重道远。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存储文物信息进而建立圆明园文物信息数据库,将是一项意义重大而任重道远的工作。创建微型实景园林展示区。以木质建筑为主的中式园林景观大多因为大火而付之一炬(仅存正觉寺),相反以大理石为主材质的西洋景观却侥幸存世,这让公众误认为西洋楼就是圆明园,其实,西洋景观只占圆明园总面积的2%,其余98%的中式园林景观才是圆明园的精髓。为了更好展现圆明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者的精湛技艺,体味中式园林所独有的园林意境,建议在考古发掘基础上,以适当比例缩放景观面积,在原址或择址修建1-2处中式园林景观。圆明园是遗址,同时也是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城市公园,具备山、水、植被、桥涵等基本园林要素。在不损害遗址的前提下,实景山水景观的营造,更有利于参观者体味园林意境而感受中国园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兴建圆明园博物馆。2019年底,国家文物局启动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国共有六个地市、县获得第一批示范区创建资格,海淀“三山五园”是其中之一。审批通过后,海淀区结合三山五园实际情况编制了《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全面挖掘、系统保护各类文化遗存,加大文化内涵研究阐释力度,丰富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科技手段,彰显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其中,该方案在构建文物展示、交流、传播体系目标中明确提出:以正觉寺为核心建设圆明园博物馆。对于圆明园而言,建设一所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之马首归藏圆明园以后,圆明园博物馆建设势在必行。未来,圆明园博物馆除了常设圆明园出土文物、回归文物以及考古成果展外,流散文物将是圆明园开展博物馆建设的一大亮点。具专家估计,圆明园盛期所藏文物超过150万件,因为特殊原因其文物流散世界各地,以流散文物为突破口,创建流散文物展览展示工程,将会带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国际文化的交流互动。每年圆明园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中小学生达300万人次,利用遗址参观学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式,从接受效果看,圆明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8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作为文博单位,圆明园承担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与其他文博单位相比,圆明园的优势在于具备文物修复和实地考古基地,可开展文物修复、模拟考古类学习体验活动。文物修复方面,2019年圆明园正式启动“修复1860”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三期的修复活动,早期得到修复的文物有青釉鼻烟壶、青花八宝万福如意瓷砖、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等,第三期修复活动还首次对西洋楼遗址出土的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无数的文物碎片拼出了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文物考古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圆明园进行过多次大规模考古活动,大宫门、养雀笼、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如园、紫碧山房、澹泊宁静等均进行过考古开掘,发掘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其中既有中式园林景观如园、紫碧山房等,也有西洋景观远瀛观、海晏堂等。考古成果显示,圆明园地下遗址保存完整,通过这些园林基址,我们能够清晰地考据出园林构成、建筑形制等信息。考古的成果也是非常喜人,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这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圆明园提供了有力证据。图3 参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往期圆明园游学活动照片)作为五环以内少有的开放考古活动的遗址区,圆明园可以文物、遗址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文物修复、文物鉴定、模拟考古、公众考古等类型的活动,向公众揭开遗址考古、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从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博事业发展。2019年以来,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此类活动广受欢迎,作为海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未来圆明园应该承担起文物修复、考古科普等文博普及责任,为公众提供一个触摸历史、亲近中华文化的场所和基地,设立集模拟考古、爱国教育、游学体验等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形象,是彰显一个国家形象与气质的文化软实力。文物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达沃斯论坛第二届世界品牌峰会上,专业品牌机构Asiabrand对圆明园各项指标进行测评,最终测算圆明园品牌价值为10131亿元人民币,这是圆明园品牌价值在全球的首次发布。对于中国和世界人民而言,圆明园属于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国家保藏,但这种衡量测评本身说明,曾经享誉世界的圆明园依然拥有绝高的认可度。为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彰显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的中国气度、中国形象,可充分利用圆明园这个携带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心标识,以文化之舟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互信合作,在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上,英、法、意等国都曾派遣传教士来到圆明园,传播西方文化。今天,携带中华文化的“圆·梦”号圆明园之舟可以循着路线将中华文化驶抵五洲四海。未来,我们可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文明对话与文化互通中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向世界展现儒雅、和谐的中国形象。[1]“时中”一词出自《周易》,指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保持与时势的一致,既不过也无不及,孔子将之归结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行事原则,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合乎时宜”,二是“随时变通”。[2](清)雍正:《世宗宪皇帝御制圆明园记》,摘自乾隆撰《御制圆明园诗》(影印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3]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表达了中国山水画在生态学、美学方面的价值,认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存在于三维立体空间的现实化了的山水画,二者从意趣上具有极大相通性。
作者:李营营(女) 博士 现就职于圆明园管理处爱国主义教育办公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