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写了一幅书法,只有129个字,被称为行书范本
说到传世行书,很多人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但是有一幅书法只有一百二十九个字,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书法造诣不在《兰亭序》和《祭侄文稿》之下。
这幅书法就是苏轼所写的《寒食帖》,整幅书法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也被称为行书的典范之作。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位大文豪,学识修养很高,当后人提起苏轼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他的诗作而忽略了他的书法,其实苏轼的书法造诣深厚,在书坛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寒食帖》就是苏轼的代表之作,他的书法受到颜真卿和杨凝式的影响很大,但是他并没有拘泥于古人,而是独创书法新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他曾说过,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种书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寒食帖》是他被贬黄州之后所写,可以说是苏轼的人生低谷,在寒食节这一天阴雨绵绵,触景生情,执笔书写了此幅书法,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此时的心情是悲愤的,很多人在读了此文之后,会感到苏轼的一腔孤寂,满纸悲凉。
也正是苏轼的这种心境成就了这幅书法,他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书法之中,笔下书法的走势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有所波动,达到了高度的融合,这也是被后人称赞的地方。整幅书法从开始到结尾的字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字体的大小区别明显,苏轼的情感也有很大的波动。
尤其是到了后半段,苏轼全然不顾章法、字体的大小,随意的挥洒,正是这种随意的挥洒,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书法风韵。
此帖的特别之处有很多,比如在用墨技巧上,他追求墨色的厚重之感和光洁之感,墨黑且亮。这幅书法在用墨上体现了高度的韵致和法度,不论是在笔画的转折上还是在起笔和收笔上,墨法自然,直抒胸臆。
在用笔上,整幅书法字形扁平,笔画肥厚,虽然是即兴所书,但是笔画之间相互揖让,呼应紧密。在起笔上多以藏锋入纸,入笔干净利落,正锋和侧锋变幻运用,线条凝重有力,把自己的心情寓于点画之间,或疏或密,轻重结合,实属大家之风。
在章法上,学到了杨凝式的精髓,有着疏朗之感,字与字之间参差错落,行与行之间距离不等,独具美感。这也是后人所说尚意书法的典范,强调书法自由书写和抒情的重要性。
此帖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三大行书,有人曾说,《兰亭序》是雅士的风格,《祭侄文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而《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虽然风格不同,但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