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傅新蕾:提倡礼仪教化是复古逆流吗

关键词:礼仪;教化;复古逆流

摘  要:《觉醒年代》弹幕中能发现人们关注“学生对师长鞠躬”,期待当前也能发挥这样的礼仪教化作用。但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吾更爱真理”表明师长及其观点都不是真理化身;师生关系注重平等,“所有人相互鞠躬”才是真实的历史和完整的教化。从社会层面来讲,行为塑造比思想讲解更能高效实现大众教化目标。但“身教”要区分善恶,“复古逆流”型礼仪教化的恶劣性质是“助长压迫”, “文化传承”型礼仪教化的基本逻辑是“人人平等”。跟“学生向师长鞠躬”相比,新时代“礼仪教化”需要不断优化内涵和形式。

一、呼声:“学生对师长鞠躬”代表了人们对礼仪教化的期待

看《觉醒年代》,其中有一些弹幕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即“如果现在的孩子也能对师长鞠躬行礼就好了,太喜欢这种礼节了”,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二、原则:“吾更爱真理”表明师长及其观点都不是真理化身

我本人认可尊师重道,但我却不认同“做师长的门下走狗”。尊重师长是因为有教育传授之恩,应当对师长保持尊重。而师长的道理不是真理,师长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我们也不是“狗”,我们应当有判断,有选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永远是学问的灯塔。

三、平等:“所有人相互鞠躬”才是真实的历史和完整的教化

片中的细节是:当学生向老师鞠躬时,老师也会对他们鞠躬;学生向老师问好时,老师也会问他们的好。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无论是观念相同或相悖的文人之间也会互相鞠躬。这种礼节背后更想表达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尤其是当观点不同的学者在吵完一架之后,还会互相鞠躬,这表达的是对别人的思想的尊重,“即便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仍然尊重你的观点。”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而非“鞠躬”这一形式打动人。

四、身教:行为塑造比思想讲解更能高效实现大众教化目标

       我认为,提倡礼仪教化并不是复古的逆流,倘若能够提高做学问的人甚至是大众的道德水平,正如上述的“包容思想,相互尊重”的鞠躬礼仪是可以提倡的。尤其是有时候给大众讲一些高深的道理,他们并不能理解,也不屑于去思考背后的意义,所以一些改革总是很难进行。然而颁布一些法律,让他们去照做,不需要深入思考,总是更加容易推行。如果直接从行为入手,大众的道德素养很可能在日久天长地潜移默化中就提高了。

五、逆流:“复古逆流”型礼仪教化的恶劣性质是“助长压迫”

至于总有人认为推崇礼仪教化就是复古逆流,在我看来,根源在于没有进行分类。我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助长压迫的礼教,一是人人平等的礼仪。如何解释“助长压迫的礼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强调学生对老师鞠躬,而不提老师也要对学生鞠躬,便是把老师放在高位,学生放在低一等的地位,这是封建;大办女德班,却不办什么男德班,是性别偏见,是压抑女性,迫害女性,这才是封建。这不能与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礼仪教化混为一谈。

六、顺流:“文化传承”型礼仪教化的基本逻辑是“人人平等”

人人平等的礼仪则是,这种礼仪的基础是人人地位平等,表达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其形式也必须是简单的,比如鞠躬。总而言之,礼仪教化并非洪水猛兽,不必谈“礼”而思封建,视之为洪水猛兽,我们应当抵制的是“礼教”,这才是要警惕的逆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