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学 |“点”

带你了解日本

关注
2020-04-28 02:09

真正懂得书法的人,并不是看整个字,有时就是看那个“点”,从“点”里面看出速度、力量、重量、质感,还有字与字连接的行气。

我第一次看卫夫人的《笔阵图》时,也吓了一跳,因为她留下来的记录非常简单。譬如说,她把一个字拆开,拆开以后有一个元素,大概是中国书法里面最基本的元素--一个点。写“江”,三点水偏旁有三个点,不过这三个点的方向、轻重、长短、姿态,都有些许不同。

点,在文字书法结构里是重要的基础。

汉字的认识常常从自己的名字开始。看一下自己的名字,写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看里面有没有“点”这个元素,分析一下这个“点”的性格,思考一下这个“点”是不是像卫夫人说的“高峰坠石”。

以《笔阵图》来看,卫夫人似乎并没有教王羲之写字,却是把字拆开(字拆开以后),意思就消失了。卫夫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

石头拿在手上,可以称它的重量,感受它的质感,在石头坠落的时候,它会有速度,速度本身在“坠落”过程中又有物理学上的加速度;打击到地上,会有与地面碰撞的力量--这些都是一个小孩子吸收到的极为丰富的感觉。卫夫人很可能真的带着个孩子上山,让他感觉石头,并从山峰上让一块石头坠落下去,甚至丢一块石头让王羲之去接。“感觉”的丰富,正是“审美”的开始。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说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

《兰亭序》这件书法名作背后隐藏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使我们猜测:卫夫人为什么不那么关心王羲之字写得好不好,反而关心他能不能感觉石头坠落的力量?如果童年有个老师把我们从课堂里“救”出去,带到山上去玩,让我们丢石头,感觉石头的形状、重量、体积、速度,我们大概也会很开心的。感觉到了“石头”之后,接着老师才需要从中指出对于物体的认知,关于重量、体积、速度等物理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一天--也许很久以后,才会变成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书法上对一个“点”的领悟吧!

关于一个“点”的传说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王羲之后来成名了,他的儿子王献之一直想赶上老爸,每天练字,也很用功。有一次,他临摹了爸爸的字,自己觉得很像,有点得意,心里想:最熟悉爸爸书法的妈妈一定也分不出来。王献之先把书法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说,写得很棒,跟他写的差不多一样了。然后说,你怎么漏了一点?就拿毛笔帮他点上。王献之得意洋洋的又把书法拿给妈妈看并且骗说是爸爸写的!

妈妈看了,一眼就认出来,笑着说:只有这个点,是你爸爸写的吧!

真正懂得书法的人,并不是看整个字,有时就是看那个“点”,从“点”里面看出速度、力量、重量、质感,还有字与字连接的“行气”。如果去临摹,“行气”会断掉。不是在最自由的心情下直接用情感去书写,书法很难有真正的人的性情流露,也就没有了“审美”的意义。

尤其是王羲之的行草,更强调随性自由的流动风格,《兰亭序》连他自己酒醒之后再也写不好,被人刻意的临摹,徒具形式,内在精神一定早已消失。临摹,无论如何“像”,也只是皮毛的模仿而已。

在美学理论上,我们都希望能有科学方法具体说出好与不好,事实上非常困难。每当触碰到美的本质时,总觉得理论都无法描述。所以讲到王羲之的字时,只能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这是乾隆皇帝对王羲之书法的赞美。像“龙”像“虎”,有“龙跳”的律动,有“虎卧”的稳重,这些形容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非常抽象。

文章来源:《汉字书法之美》

编辑:书画小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