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邓颖超——源于信仰的爱情,原来如此甜蜜
前言
“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离开了我们,不再回来了。”邓颖超在追忆丈夫周恩来时写道。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
每年四五月,正是海棠花盛开的时节,周恩来生前对中南海西花厅院落里盛开的海棠花甚是喜爱。海棠象征着苦恋,虽经坎坷,却初心不改地努力着,坚持着在一起。像极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这段令人羡艳的爱情故事。
初识
“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
1919年,正值五四青年运动爆发。当时刚从日本留学归来,回到南开大学的周恩来,是当时天津学生中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领导人物,而邓颖超则作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执行委员及演讲队队长。
图 青年周恩来
两人的相识是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一场演讲会上。邓颖超富有激情,声泪俱下地演讲,感染了许多人,周恩来也不例外。演讲结束后,周恩来主动上前夸赞:“你讲得真动人啊。”那一年,周恩来21岁,邓颖超15岁。
图 青年邓颖超
两人的相识并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周恩来那时是素食主义者,也是不婚主义者,而邓颖超后来回忆道,初见周恩来时,他太优秀了,长得太好看了,她想都不敢想。周恩来年轻时谦谦君子,长得十分英俊,腹有诗书气自华。但邓颖超不知道的是,那时年纪尚小的她,已经用那一面之缘,在周恩来的心里,留下了种子。
相知
“希望我们两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1920年,周恩来与张若名、郭隆真一同从上海乘船前往欧洲勤工俭学。并于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通过阅历的增加知识的积累,让周恩来终于“打开了心扉”,曾经坚持独身不婚的他,有了正确对待男女情感的改变。
图 青年周恩来
邓颖超当时从北平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后,受私立达仁女校校长相邀,前往学校任教。女校校长马千里,是一位思想先进的教育家,他为学校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员也多是在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的人,氛围极好。1924年邓颖超参与组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她坚持不懈地为共产主义宣传,为天津妇女解放运动努力奋斗。
1922年冬天,远在欧洲的周恩来托付回国的李维汉前往天津探望邓颖超,并带信给她。周恩来发现,邓颖超就是那个与他有着相同信仰,能与之一同为信仰为人名奋斗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才是适合自己的伙伴,伴侣。在那以后,两人虽远隔万里,但一直用书信交流,你来我往中互相了解了对方。
图 青年周恩来与邓颖超
直至1923年,周恩来寄给邓颖超的明信片上,印着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画像,写道:“希望我们两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邓颖超回忆道,当时她没想到两人会发展到恋爱这一步。在最初的书信交流中,分别在两个大陆的人,确实在时间的积累下,互相更加了解,都有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直到她发觉自己对周恩来有了不一样的情愫,这时的邓颖超才认真考虑了这件事。
随后,邓颖超还特地将此事与她的母亲杨振德分享,惊中带喜的她有些不知所措,母亲很欣赏周恩来,但也是出于对女儿的疼爱,便告诉邓颖超,希望等周恩来回国后再确定这件事。
在与母亲交谈后不久,便收到了周恩来明确的求爱信件,邓颖超终于坚定了下来,立即回复了周恩来,她告诉周恩来,他们两人心意相通,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愿意携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相伴
“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验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的、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
1924年秋,周恩来被调回国内,两人终于结束了远隔重洋的异地恋。1925年,邓颖超转入中国共产党,被任为中共天津地方委员会妇女部部长。
随后邓颖超从天津前往广州,与周恩来相见。在一家名为“太平馆”的西餐厅,两人结婚了。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热闹的宾朋,两人只是打扮得整洁正式,相对而坐,看着对方,无言但甜蜜。
那时的周恩来27岁,邓颖超21岁,都在最好的年纪找到了最合适的人。后来周恩来告诉邓颖超,第一次相见时,邓颖超大大的眼睛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喜欢。
图 青年周恩来与邓颖超
结婚之前,两人自天津演讲会上一别,五年未见。结婚后,他们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相伴一生。
长征路上,部队攻下贵州黎平后,邓颖超患上了急性肺病,不停地吐血,周恩来十分担心,便将邓颖超接来与他一起住,但由于政务繁忙,根本无暇去好好照顾邓颖超。干部休养连被敌人袭击,毛泽东与周恩来急忙前去探望,看到邓颖超时,周恩来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安慰着她,但也仅仅是几分钟的交谈,就得离开,临走前,两人无言对视,深情地看着对方。当时的条件下,陪伴简直是奢望,互相能看着对方,就已经很是满足了。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
周恩来因为繁重的工作,身体无法得到充分地休息,再加上当时长征路途条件艰苦,粮食匮乏,终于病倒了。邓颖超听到周恩来因肝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立即拖着自己本就还在病中的身体前来照顾。看着床上脸上毫无血色的丈夫,邓颖超留下了心疼的泪水。周恩来昏迷了三天三夜,邓颖超就在一直在身边陪着,别人劝说她也要照顾自己的病情,根本听不进去,在周恩来身旁的地下铺上草垫,打着油灯,从周恩来的羊毛背心中抓虱子。周恩来醒来后,看到消瘦的邓颖超,心疼极了。
清醒后的周恩来立即要求部队执行昏迷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战士们用担架抬着周恩来,邓颖超骑着马走在身后,由于恶劣的天气,不小心陷入了沼泽中,后来被后边赶上来的战士们救出,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当时周恩来也在发高烧,只有一支退烧针,邓颖超坚持要给周恩来用。
图 长征时期周恩来与邓颖超
紧接着又要过大江,战士们提出要将病中的邓颖超抬过去。坚强的她忍着疼痛与寒冷,咬着牙,扶着战士们的肩膀,走了过去。
过草地的七天七夜里,邓颖超几乎没有吃一点东西,身体极度虚弱的她,仅凭着意志,没有倒下。当队伍终于走到村落时,邓颖超一下子倒在地上,再没力气站起来,在地上昏迷了两个小时后,才将将缓过来,同行的同志都以为她活不过来了。
万幸的是,周恩来奇迹地在当时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战胜了肝炎,邓颖超也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渡过了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一段。
建国初期,由于邓颖超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过人的领导才能,有很多人希望邓颖超可以出任政务院政务委员,但周恩来曾有言在先,“如果任命她进入政府工作,别人会认为我们把家庭关系和革命工作搅在一起,不利于革命工作的发展,只要我当总理一天,她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图 邓颖超
邓颖超本也是一个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年轻时期就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女人。但她从心底里赞同丈夫的话,不愿自己与总理的夫妻关系影响到革命事业。为周恩来分担起更多琐碎的负担,做他坚实可靠的后盾,尽管不去从政,但也用自己的能力,专注于妇女解放的事业上,继续着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事业。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游长城
两人一生没有留下子嗣,是这段世纪之恋很大的遗憾。1925年结婚后不久,邓颖超无意中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当时的她并没有做好当一个母亲的准备,她希望自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于是买来堕胎的中药,想要偷偷地把孩子打掉。周恩来看到疼得打滚的邓颖超,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追问之下,才知道原委,很是愤怒,“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且孩子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后代,这种事情应该要和我商量做决定,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不跟我商量?”邓颖超后来回忆道,“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发那么大的火,后来回想起来,自己当时太轻率太冲动了。”
这次堕胎后没过多久,邓颖超便再次怀上了孩子,预产期定在1927年3月左右,当时周恩来已经被调至上海工作,无法赶回,便由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前来广州陪她生产。生产时由于胎儿过大,生不下来,医生无奈动用了产钳,可不幸的是,在使用产钳时,夹伤了孩子的头颅,刚出生便夭折了。
再此之后,邓颖超就再也没有怀上过孩子,她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解放后也曾去医院寻诊,用尽办法后只能遗憾地放弃了。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
1976年1月,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了,无数的人民悲痛欲绝,全国上下陷入了灰色的哀悼中。
葬礼上,邓颖超悲痛地站在周恩来总理的遗体旁,在周恩来的骨灰盒前,放着一个洁白的花圈,上边写着“战友——小超”四个工工整整的大字。这是邓颖超特意为托人制作的。
小超是周恩来一直以来对她亲密的称呼。而经历五十多年同甘共苦的日子,“战友”二字寄托了多少风雨同舟,面对各种危难与坎坷,两人携手并肩“战斗”过的回忆。
图 周恩来逝世
五十多年来,在革命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坚定顽强地走着,在反帝反封建的行列里他们志同道合地努力,在万里长征的伟大征途中他们紧握着对方的手,砥砺前行,在鲜血淋漓的抗日战争中为摆脱侵略者的残忍暴行抵抗,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而操劳时他们互相鼓励。在伟大的中国革命解放之路的每一个紧要关头,在急风暴雨般的战斗生活里,他们彼此给予对方的,除了妻子与丈夫的责任,还有来自灵魂契合的战友同志之间的最为真挚的感情。“战友”两字,才是对这五十多年相濡以沫,相依相伴最好的诠释,才是对于周恩来总理一生奉献最好的慰藉。
两人都是唯物主义者。周恩来生前,关于自己的后事曾与身边的人讲:“人总有一死的,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当正确地面对生死,我先死,大姐不一定保证我的骨灰撒掉,但她先走的话我一定可以保证做到。把我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山大河上,物质不灭,还能作肥料,死后继续服务人民。”而事实上,在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还是尽可能向组织传达了周恩来的遗愿,最终让这位伟人的骨灰撒到了祖国的山河之中。
纸短情长
“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图 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信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分离多于厮守,回顾两人的书信,让我相信了爱情并非只有耳鬓厮磨才长久,温柔情深的文字,一样可诉尽对爱人真挚的爱念。
图 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信
书信里的他们,周恩来称自己为“翔”(周恩来字翔宇),称邓颖超为“超”。两人的书信中多直抒关切思念之情,甜蜜动人。没有想到,周恩来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与妻子的书信中,有着如此细腻直白的情话。
书信之中,有的是对于对方生活平淡而真切的关心。比如,平日里对周恩来生活的关切道“你近来的身体可好?听说还是依然深夜失眠,很少运动,是否如此?”换季时也会关切道“遥想西北,料早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不知冰天雪地中的征人,御寒的衣着可曾备好了?”听说周恩来最近工作很繁重时会说“你是否能早睡一些?睡眠、生活调节,对人的健康很重要”知道周恩来需要应酬时会说“觉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这是我最关心惦记的,回来要检查哩!”而周恩来会回复道“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沿途平安,堪以告慰老婆”“我睡了三十六个小时,当不算少了。这是你最开心的事,特此告你”。
当然,两人的甜蜜不止是温馨的平日关切,有些甜言蜜语,有些俏皮的文字也让人读后对爱情心生向往。例如邓颖超会甜腻地写道“等你回来我一定要拥抱着你,向你低声倾诉”,“你走了,似乎把我的心情和精神亦带走了!”“你走了,好像把舞场的闹热气氛亦带走了”。周恩来也会打趣道“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忙人想病人,总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数多,但想念谁深切,则留待后证了”。也曾坚定地向她告白“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书信中的他们总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情真之言。
图 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信
为何他们五十多年的婚姻,让人觉得对彼此的爱意始终没有消减,除了对彼此本人的喜爱,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有着志同道合的思想与追求。“愿相见时,我们都各有所得与收获,能收互助之益。”革命尚未成功时,两人经常会在书信中分享自己对于事件的分析,对革命的认知,以及对于彼此工作的鼓励。老年以后,邓颖超还曾赠予周恩来一首诗,“夫妻庆幸能到老,无限深情在险中。相偕相伴机缘少,革命情谊万年长。”
其实除去书信,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浪漫充满了他俩的生活中。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两人都要很有仪式感地去拍照纪念。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
周恩来喜欢海棠花,尽管海棠花期不短,但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无暇欣赏,这时邓颖超就会亲自扯下海棠花,制成标本,挂在周恩来的办公室墙上,愿他困乏时可以随时看看。
周恩来经常因为处理工作,忙到无暇吃饭,邓颖超就会来到周恩来身边,陪着他,周恩来心里知道,自己要是不吃饭,那她也会跟着自己挨饿,于是便乖乖地放下手头的文件,一起去吃。
图 周恩来与邓颖超
周恩来也会准备一些惊喜的约会。下雪时,周恩来让六处的同志帮忙打电话给邓颖超,告诉她有急事与她相商。邓颖超急忙赶到,周恩来说,“出去说,我们边走边聊。”两个人漫步在雪地里,互相依偎着,周恩来嘴里还念叨着“请你来踏雪,你很喜欢踏雪。”
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依旧时常想念他,看到西花厅院里的海棠花盛开,写下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文章以你我相称,像是一封写给故去丈夫的信,也像是两人低声交谈着,从头到尾地讲述了两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