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竟有神秘内功?常练通奇经八脉、内壮脏腑、病弱亦可问长生
本 期 导 读
邓铁涛老先生、徐文兵老师、李辛老师、张宝旬老师都推荐的养生功法!
久居城市,久坐电脑前、电视前的我们,应当人人都掌握一套导引术。因为我们的脏腑气血最缺运动。
像八段锦、五禽戏这些导引术便是调理脏腑阴阳、经络气血的运动,是祛病延年的重要手段,且针药食及普通的运动都不能代替它的作用。
而且导引术不要大场地和昂贵器械,每天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小小的投入换来大大的健康,比背诵很多知识简单,所得的健康回报甚至更多,更牢固。
我们很多国医大师、中医名师们推荐的养生方法中,也必有导引术。
国医大师、中医明师眼中练功的好处
八段锦被认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的长寿秘诀之一。他在书中写道:「八段锦简单易学,经常锻炼,对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均有显著功效」。
徐文兵老师在学了五禽戏之后说:我逐渐意识到练功的重要性。不练功的话,做医生有力无气,根本无法感知诊断病形、病气,更谈不上消解和排除。
张宝旬老师:我读硕士写论文期间,得了严重的颈椎病,起床都要捧着脑袋很小心的起来,一不小心就是痛得身体一下定住了。自己给自己针灸虽然缓解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最后想起了八段锦,每天努力练。现在5年过去了,严重的颈椎问题基本上不犯,偶尔不舒服也是自己偷懒不练功导致。
李辛老师:为什么我常常建议大家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因为在这种慢慢练习的过程中,最起码我们会被动地把神意放在自己的身体上。这点非常重要,是一切回归的开始。回归之后,再来看自己和世界以及彼此的关系,才可能做出相对正确的调整。
那这么多的导引术中,哪个简单实用易上手,适合零基础的我们呢?推荐八段锦。
少练筋骨壮修心,病弱亦可问长生
我国古代的导引术中,以八段锦最为有名,影响最广,因其简单易学且实用。
八段锦成形于宋代,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
最常见的是立八段锦(国体版便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含有太极内功(缠丝劲、开阖呼吸)的太极八段锦。
一、它有太极内功和开阖呼吸;
二、它每一势都和现在流行的八段锦不一样;
三、点出了一些势子中的关窍。
太极八段锦男女老少,病弱壮盛都能练。少练筋骨壮修心,病弱亦可问长生。
太极八段锦
第一势:托天按地开阴蹻
此势与常见的立八段锦第一势「两手拖天理三焦」一样能理三焦,但动作有差别。
「两手拖天理三焦」的两手在胸前是翻转后上托,如下图:
立八段锦第一势
而「托天按地开阴蹻」的手掌在胸前不是翻转而是平转开后再上升。
太极八段锦第一势:托天按地开阴蹻
奇经八脉能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盛衰。《难经》中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十二经不足,则奇经八脉放气血充盈之,十二经气血充足又反过来蓄满「湖泽」奇经八脉。
阴蹻脉为奇经八脉,是道家修行的要点,更接近人的先天系统,普通医药难以企及,更需要通过身体的主动修炼来达到。
但开通奇经八脉之法,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通过此势,我们或可窥见一二。
练这一式反馈最多的是睡眠的改善:
第二势:左肝右肺气贯梢
与常见立八段锦第二势「左右开弓似射雕」有相似,也都能疏肝理气,疏通肺经,通达阳气,只在细节上稍有不同。
立八段锦的拉弓时,隐形的箭在胸前,如下图:
立八段锦第二势:左右开弓似射雕
而太极八段锦此势是真正的弯弓射箭的标准姿势。
箭的高度与嘴平,箭射出去又被称作「口吐莲花」。
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兼具有礼仪、养生、政治上的含义。
《白虎通射论》:「天子所以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春气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达者,夫射自内发外,贯坚入刚,象物之生,故以射达之也」。
射箭也是治心的过程。《射的》:「所谓习射当先治心,誉之不喜,激之不怒,胜而不骄,败而不慑。若泰山之崩于前而不惊,若虎兕之出于后而不震」。
练此势,由形似渐至内外相合,亦能感受到古人弯弓射雕时的心无旁骛,形与神俱。
第三势:天王打伞脾胃调
此势与立八段锦第三势「调理脾胃需单举」都能调理脾胃气机,疏通肝胆冲脉,也是在动作和细节稍有不同。
比如,「调理脾胃需单举」的手在身体前方和头顶,如下图:
而「天王打伞脾胃调」一手展开往前螺旋上升,为阴中之阳(腹前为阴位,张开上升之手为阳);一手握拳在背后往下降,为阳中之阴(背为阳位,手握拳下降为阳中之阴)。
此势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用一个卦象来形容便是泰卦,阳在下要往上走,阴在上往下走。
此势还与古代天王神像(多一手持法器在上,一手与胯平)姿势暗合,寓意如天王一般的挺拔、神态不怒自威。
第四势:苍龙回首愈伤劳
苍龙属东方,是生机之象,回首寓意生机缓缓升起。
此势与立八段锦「五劳七伤向后瞧」都力求从虚劳中恢复,只是动作更复杂一些。
立八段锦是双手摊开,直立着往后瞧,如下图:
而太极八段锦「苍龙回首愈伤劳」往后瞧时,腿成弓步,重心有前后变化。手掌前后有变爪、变掌、折腕、变瓦垄手等变化。
动作的变化更丰富,还有手指梢节上变化,能柔和拉伸十二经,按摩脊柱,修复五脏损伤。
第五势:旋掌成拳实中焦
与立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相似,主要是手指与手臂的伸展,两胁虚实变化,揉动脏腑,疏肝理气。
不同的是,「旋掌成拳实中焦」的手含有太极拳的缠丝劲,从梢节一节一节地卷回来。
双手交替握拳,伸展,螺旋伸出,循环往复,非常有益于增加全身梢节的劲力,增加握力,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表明,握力每减少5公斤,因任何病因而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
修习顺逆缠丝的过程,是由手三阴三阳经络的次第转动、变化,引领全身经络运动变化。导引气血运行,涵养精神,充实元气。达到梢节握力增加,并内壮脏腑,预防重大疾病的目的。
第八势,领落提颠百病消
与立式的「背后七颠百病消」相对应,都拉伸膀胱经和肾经,震荡脏腑气血,关键的不同在于落脚跟时的劲力。
普通八段锦是脚跟缓缓落下或轻轻砸到地面或震脚,控制不好,不仅没有震荡到脏腑,反而会伤到后脑勺的骨头。
而太极八段锦的脚跟落下里含有一个「颠」劲,如此方能充分摇晃脏腑、脊柱,抖掉各种邪气、阻滞,故曰百病消。
太极八段锦的第六势「仙人攀足固肾腰」、第七势「白蛇伏草清心火」就等万老师课上讲吧。
怎么样,看完太极八段锦的简单介绍,是不是很想学?赶快报名跟万老师学太极八段锦,6月23日开课。
外形不重要,关键在诀窍
八段锦的外形可变化,而想要练了有真正效果的关键在于抓到诀窍。
万周迎老师在这套太极八段锦中,点出了关键的诀窍,比如「领落提颠百病消」中的「颠」劲。此劲若没有传承,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若没有老师几十年的太极功夫,无法言简意赅、恰如其分地点拨于你。
武林自古有「传功不传火」的习惯,八段锦也是「武林三绝」之一。很多人会,但不一定知道其中的火候,也就是没有那「真传一句话」,如入宝山却空手而归。
在古代,有的师傅在传授关窍时会加密。有的师傅会考验徒弟多年,甚至是生命的考验。有的师傅到临终前才会把诀窍告诉通过考验的徒弟。而徒弟在阅览秘籍前要沐浴更衣,斋戒七天。
如果没有诀窍,不管是哪种八段锦,大家从中能获得的益处都有限。
万周迎
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当代知名太极拳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遗通背拳第八代传人、北京通背拳研究会常委;北京侠友太极书院创办人、正安文化特聘太极老师、奥美国际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运动处方指导师。曾出版太极拳专著《非视觉太极》《轻敲太极门》。
去年新冠肺炎的疫情,感受最真切的是,北京有一位人大附中的家长,50岁,男性,企业高管,突然就染病去世了。他是一位积极的,热爱生活的人。他染病后去过女儿的家长会,这让不少孩子和家长感到恐慌。从人大附中校友群里传到其他校友群,包括我所在的大学同学群。大家看到都沉默了,这一切彷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家长。人到中年,最大的痛点就是脆弱。昨天还在出差,今天就可能躺在医院。这些突然,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时陪朋友去医院,尤其是北京的三甲医院,人山人海,比火车站人还多。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灼,不安地走动、等待。检查报告就如同判决书。每当看到他们,我会非常感慨:有没有一种适合大家修行的方法,能给人生多一点点自主权,可以让我们避开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尤其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想运动又不想或不能太深入的人。比如太忙没时间,或者场地不允许。所以我就酝酿着把这套不一样的太极八段锦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