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届流行这么一句话:“孩子飞的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看的有多远。”在见到二宝妈May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深深的共鸣。哥哥记忆力强,阅读量大,特别喜欢应用类科学,拆解电子设备,自制蓝牙耳机,妥妥的一个极客爱好者。他崇尚创新,讨厌默守陈规,无视刷题,数学曾经是他的软肋。妹妹有天生的美感,特立独行,自幼喜欢绘画,立志要成为一名漫画家。她追求自由,讨厌照本宣科,对一切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免疫”,语文背默曾经是她的软肋。(这样风格迥异的两个孩子,是不是很多二娃家庭的真实写照?)作为体制内教育的过来人,都毕业于国内名校,May和先生一度以为,无论从家教还是遗传角度,孩子们在校学习都应该水到渠成,没有问题。因此,他们给兄妹安排了很多课外活动,音乐的,运动的,科技的,艺术的,就是没安排过补课。最初,事情似乎的确按照他们的预期发展,没想到,升入中学后,二人先后遭遇了学习滑铁卢。首先遇到问题的是哥哥,三年之后,妹妹升入初中,也未能幸免。最初,不明原委的May,简单地以为哥哥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贪玩不努力才导致了成绩下滑。于是立刻挽起袖子亲自辅导错题,差点直接搞崩亲子关系。面对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达到极限的孩子,面对时而怒火四射时而冰冻三尺的家庭关系,May陷入了自责与反思。如果哥哥当下的问题解决不了,日后妹妹遇到问题时我们同样无能为力。于是,在先生的支持下,May踏上了儿童心理咨询的学习之路。要改变行为,首先改变思想。经过3年多的努力,从体制内学校转轨到体制外,改变沟通方式,笑容与自信,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以下为May的现身说法,或许,可以给处于择校迷茫中的青春期家长们,一些借鉴与思考。哥哥今年11年级,在上海一所知名的国际化双语学校。身高180+,喜欢打篮球,玩混音。目前IB成绩也还可以,数学目标是满分。转来双语学校之前,数学还是哥哥的软肋。当年哥哥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一所知名“鸡血”体制内私立中学。却由于初中一开学就请了长病假,数学从此落下,后来一直成为“拖后腿”的学科,最糟糕的时候,考过不及格。数学“短板”给哥哥造成很大的自信受挫。加上体制内学校一切与成绩挂钩,同校竞争压力大,为了追上成绩,哥哥的业余爱好,比如钢琴、乐高机器人编程都不得不放弃。再加上平日在校缺乏体育锻炼,他的身体日渐发胖,状态非常差,青春期过得很压抑,母子关系因为学习一度闹僵。所以,哥哥到了8年级时,我们全家共同决策,给他换个环境,去读国内的国际双语学校,走体制外教育的路子。考虑到哥哥并不属于“学霸特质”的孩子,再加上他自身比较喜欢运动,所以我们就想选择一个带有篮球场地、并不是很鸡血的学校。之所以选择IB课程体系,是为了让孩子持续学习中文,立足中国文化,开拓国际视野。最终,哥哥恶补了半年英语,终于在8升9时考取了现在就读的这所国际化学校。我们发现,国际化学校的氛围与体制内学校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同校竞争压力减小后,同伴关系更融洽。国际化课程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身份”的唯一标准。换了环境后的哥哥状态迅速回升,在没有参加任何补习班的情况下,用9年级一年的时间,把几乎每科IG成绩都拉到了A和A+,为后来的IB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绩回来了,爱好也没有落下。他报名加入了学校篮球队,每天刻苦训练,一年内减重10公斤,终于把兴趣爱好变成了自己的特长,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哥哥用行动印证了:“别人给的目标是压力,自己给的目标才是动力。”妹妹小升初时,我们摇号进了一所家长们戏称“摇进去会哭”的学校。预初分班考试时,妹妹考进了“重点班”。现在看来,说不好是幸还是不幸。与哥哥记忆力较强的特点不同,妹妹偏艺术类,对图形敏感,但不擅长死记硬背,所以语文这样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就成了她的“硬伤”。第一学期结束后,语数英三科老师都找我谈话,说妹妹成绩不行,默写都默不出。其实妹妹已经很努力了,每天早上自己定闹钟5点起床背古诗、背翻译。但结果似乎印证了:“不是每一件事靠努力都可以达成。”妹妹自己也很难过。她非常喜欢班主任老师,特别希望获得老师们的认可。有天早上,我发现妹妹比平时早起了半小时,4点半就起床了,说要背8首古诗,当天上课考默写。晚上放学回家,我问她得了多少分,妹妹说0分,我一看默写本,每首古诗错了一个字。中考电脑阅卷,错一字差千人,我能理解老师的严格。想到之前哥哥因数学成绩不好,我曾在某次家长会后简单粗暴地如实转告了老师原话,导致哥哥产生厌学心理。于是那天,我平心静气地安慰眼泪汪汪的妹妹:“虽然是零分,但妈妈看到了你的进步。如果你不是早上4点半就起床复习的话,可能每句话都会写错。”作为重点班,妹妹的班级肩负着学校升学指标的压力,竞争特别激烈。一个班将近50名学生,默写满分的几乎有30人。这样横向一比较,妹妹的弱势就很明显。所以7升8时,妹妹也从体制内学校转出,来到一所离家近的双语学校,相对于哥哥的学校,这里更鼓励多元化发展。转学后,妹妹的第一次语文作业是小组作业,讨论主题是“疫情期间,在线授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她负责创作插图,绘画特长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可,与另外两位同学合作愉快。中文,不再是令她望而却步的学科,变成了值得期待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接着,妹妹又报名参加了学校的OC(Original Creation)社团、电影社团等,尝试学习不同艺术创作形式,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分享。除此之外,她还坚持每周末在校外参加素描课培训,在家用iPad创作,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要成为漫画家的梦想,妹妹从未放弃过。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妹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学术短板,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为了走出全英文授课听不懂的困境,她在转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开启疯狂学英语模式:每天花2小时背托福单词,3小时练习英语阅读和听力,再用2小时复习学校的学科学术英语。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当年她订闹钟早起背古文的一幕,同样的执着,同样的坚持,不同的是,这一次努力的结果不会再有惩罚,只有收获。通过哥哥妹妹这几年的学习经历,我发现,如果选择体制内学校,超前学习似乎是减轻孩子学习路上压力和阻力的唯一办法。首先,国内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几乎断档,初中一下子就跳跃到抽象思维。如果你在初中预备班时不给孩子补课,那么初中阶段就会很吃力,甚至一步慢、步步慢。而且,初中学习进度非常快。大部分孩子在初二就把初三的教材学完了,老师课上教学很简单,考试内容却很难。尽管有老师课间答疑时间,实际上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就拿妹妹初中的古文授课来说,体制内老师讲解多以考点为重,这节课学完下节就是测试,很少有时间对文章进行深入赏析,孩子学习主动性也较弱。妹妹现在所在的学校的语文课节奏很慢,课前布置文章让大家自己阅读,一篇文章会拆分成好几节课细细讲,帮助孩子们理解。至于默写、翻译这些以前在课上进行的作业,都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和评测。另外,国际化学校很重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学校重要信息都会告知孩子们,他们也知道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我看来,选择体制内与体制外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更多的是根据孩子的培养方式、性格及喜好,选择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环境。比如孩子喜欢运动,就可以选一个带运动场地的学校,运动对孩子压力的释放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与其拼命盯着孩子薄弱的学科补习令其厌烦,不如先拉长孩子的优势学科使其获得足够自信,再去应对短板学科就少了畏难情绪。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关注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学术能力才会发展。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和孩子相处的试错和填坑经验,希望能帮到正在择校,以及对和孩子沟通有迷茫的家长。我的体会是,要慢慢观察孩子,根据他们的性格、能力、兴趣,做匹配的规划。哥哥从小喜欢汽车、篮球,后来又买电焊枪自己换iPhone手机电池、屏幕……我一直认为他是技术型孩子,专业课会选工科方向,没想到他因为参加了一些经济类的竞赛,兴趣转移,最后IB课程选了经济大商科方向。近期,哥哥又迷上了音乐,沉迷创作乐在其中。哥哥从来不是一个纯学术型的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能学习上只用了30%的精力,其余70%的精力都分摊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所以,我们的大学目标很现实,不会定位在爬藤读名校,专业排名会高于学校排名。相对哥哥的兴趣广泛,发展方向未定,妹妹倒是路径清晰,一直以漫画家为人生目标。她的偶像就是荒木川、宫崎骏这样的漫画大家。最初,妹妹倾向于申请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我们也流露出申请艺术专业学术要求低一点儿的心态,现在,看到每天努力提升学术成绩的她,很难说,她的未来只有一种可能。就连妹妹自己也说,有可能大学会选经济专业,绘画反而成了一个业余爱好。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妹妹自己很有主见,我们相信她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考虑到哥哥两年后可能要去美国读书,自己管理一年十几万的学费生活费,我们决定从现在就开始培养他统筹金钱的能力,把2020年全年零用钱和压岁钱在年初时一次性全部交给他自己管理。哥哥一开始对钱是没有概念的,出于安全考虑,他把一半现金交给爸爸替他购买理财产品,剩下一半日常零用。因为喜欢篮球,所以上半年手头宽裕时,他一下子买了很多双篮球鞋,后来发现,真正需要的校服皮鞋穿烂时,却没买过一双备用的。到了年末现金拮据时,他上课用的计算器突然遗失,这个多功能计算器价值2000多,要从他自己的“小金库”中支出这笔费用,很肉疼,找了两个星期都不肯买新的。后来爸爸告诉他,计算器是上课的必需品,不能因小失大耽误学习,对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哥哥买了新的计算器一段时间后,旧的计算器居然奇迹般地找了回来,于是他在二手易货平台上把多余的计算器卖给了有需要的人。到了年底,我和先生都以为哥哥手头现金用光,肯定会开口要求支出一些理财的存款,他居然始终没有开口。原来他通过出售自己的闲置物品,回笼了一部分现金,自我周转。经过这些事情我们发现,孩子一旦自己管理财务之后,他们才会真正考虑如何去分配这些钱,如何让这些钱花的物有所值。我们无须担心他们是否会聪明消费或过渡消费,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正是从他们一次次不理智的消费中,反思总结而来的。孩子玩电子设备很普遍,这也是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常用方式。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玩电子设备是“浪费时间”、“沉迷游戏”的行为,实际上,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玩电子设备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才能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建立适合他们的电子设备使用规则与方法。妹妹曾经主动跟我提出,要在iPad上面设定屏幕使用时间,晚上8:30之后自动锁屏。每天她还会自己查看屏幕使用记录,了解自己在不同学习任务的事件分配,以及发现自己是否在追番看B站上花费了比画画更多的时间。其实,孩子们也是非常孤独的,渴望倾诉,渴望共鸣。虽然互联网是个很大的世界,可真正能够聊天交心的人,除了她们自己的同学,其他很少。家长不跟他们交流,他们可能就会跟网友交流了。家长想要跟孩子们交流,首先需要去了解她们喜欢什么,她喜欢的东西你先要接纳,表现出不排斥的态度,她们才愿意跟你继续交流。现在,我也会经常向孩子们学习新东西,像B站就是妹妹推荐我看的,还有很多好看的日漫番,日语歌,英文歌,也都是孩子们推荐给我的。如何监管孩子的电子设备,我其实也没有成功的经验跟大家分享,考虑到孩子年龄和自控力的匹配关系,一些国际化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1. 小学及初中生在校期间禁止使用手机和电子设备。
2. 课后回家,家长要规定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总体时间及用途。(最好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获得孩子的认可,达成共识)
3. 睡觉前,必须由家长保管所有电子设备(如果家长自己因为忙而睡前忘记收设备,孩子可能就通宵玩游戏了)
4. 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游戏的吸引力和成就感,绝对没有自我创作的吸引力和成就感强。
在以上所有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作为家长,我的体会是,不能随便给孩子建议。我上心理学第一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不自信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喜欢给建议的家长。”很多时候,家长们的建议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想象,跟孩子的实际场景未必相符。所以现在,我更多时候会选择倾听,听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请相信:他们有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