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意欲何为?》

也就是说,用人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总不至于为了用人而用人吧!其实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这些仅仅只是措施、是手段而已,绝非用人的目的。对于究竟“用人意欲何为”这样的问题,韩非给出的答案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富国强兵。

在《外储说左上》里,韩非以一则典故说明了这个道理。话说赵国赵武灵王时,有次赵武灵王委派一位名叫李疵的大臣前往中山国视察一番,然后再决定这中山国可不可以攻打。众所周知,这中山国位置非常特殊,它的国土面积不仅小,而且四面都被赵国包围着,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中之国”。所以长久以来,中山国就一直是赵国历代执政者的心头大患,必欲收复而后快。正巧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有为之君,所以他决意在自己手上收复中山国,遂即委派李疵前往中山国进行战前实地考察。不久,李疵考察回复赵武灵王说,中山国可以攻打!而且此时攻打中山国时机正好,如果错过时机,则齐、燕两国必会趁机攻伐中山国。而此时赵武灵王却显得谨慎许多,他又追问李疵,凭什么说目前攻打中山国的时机最好。李疵回答说,因为中山国的国君亲近读书人和隐居之士。赵武灵王纳闷地问李疵,亲近学士和隐士,这不正说明中山国国君贤明吗?如何又说明现在攻伐中山国时机就成熟了呢?不想李疵竟给出了如下的理由:“全然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国君喜欢并重用隐士,那么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就会因为得不到国君的器重而在战场上懈怠;同理,如果一个国君只尊重那些文士与学者,则国中农夫百姓们就会因为得不到国君的尊重而懒于农事。如此以来,将士们打仗时懈怠,则兵力就会削弱;农夫们懒于耕作,则国家便会越来越贫穷。兵力比敌人弱,国家内部又穷,这样国家能不灭亡吗?所以我才说此时攻伐中山国时机正好!”

赵武灵王表示赞同李疵的这种说法,随后即刻起兵攻打中山国,果然就灭了赵国的这个由来已久的心头大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