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彤 | 如何与爱的人相处(爱的课堂有感)
昨晚课后,有人问我,和家人说事情,说一遍就够了,再说我没心情,对方也不耐烦了。夫妻之间的关系,恰恰是这世界上最最需要耐心的事,但我们常常过着过着就失去了耐心。回想恋爱的时候,不要说有用的话,就是废话也愿意对方多说几遍。一位年轻姑娘在我旁边打电话:“你讨厌,明天下午见。”请问,这些话重复不重复?为什么双方都不烦呢?因为爱,因为需要对方的声音,而非内容。进入婚姻当中,我们不断暗示或明示自己,对方已然是我的爱人了,叫“爱人”不叫“男/女朋友”了,顿时爱就淡了,爱人就不用细心的爱,好像大有符合正常规律的意思。仿佛,结婚的目的,就是不需要爱得明明白白细致认真了,结婚就是摆脱爱的麻烦。殊不知,爱的最佳保鲜剂,就是——充满耐心地去爱。耐心的爱,包括倾听、包括表达、包括接纳。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述说她父亲如何的不懂事,越老越任性。她告诉我,气急了她会像训孩子一样说他,要不然没用。最后,她笑着说,这老头儿,我说了他,他居然找我妹妹告状,说我挺孝顺,可他受不了我的孝顺。很多朋友对于上了年纪的父母都有抱怨之词,这些抱怨不是埋怨,而是真心想尽孝,真心关心老人。可是,当他们觉得老人不听话时,会跟他们生气发火。如这个朋友,她不是不孝顺,只是因为父亲糖尿病,却偶尔偷吃点心生气,这是为他好。另一位朋友因为母亲出门总是省钱不打车,有三次都是警察给送回来的大发雷霆。他不是不孝顺,他是生气这样下去,哪天真丢了怎么办?与父母相处,我们要多回头想想。当年我们摔了东西没有,我们淘气出去玩不爱回家没有,我们偷吃家里的吃的没有?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孩子,淘气吃了一堆巧克力,害自己上火嗓子疼,有没有?这样想了,我们就要学会理解和谅解,至少要学会尊重。人老了,有些习惯改不了了,我们不能像对孩子一样要求。甚至,对孩子有的耐心,对老人却没有了。老人的习惯也好,变化也好,都是他们自己的,几十年过下来已然形成定式。最好的孝顺就是尊重,你可以不喜欢他们的节俭过度,不喜欢他们的老小孩,但你不能不尊重。我对那个朋友说,你爸爸按你说的过能多活十年,可这十年他痛苦,他难过,他不愿意。他按自己的方式过可能少活十年,但活着的时候他开心,他幸福。你愿意尊重他的选择吗?我说: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你的孝顺有前提,就是别给我添麻烦。那就不是孝,是自私。一位妈妈向我诉苦,孩子找了个外国人,还是个不靠谱的外国人。我问她,怎么知道他不靠谱?她回答:人家还上学呢,根本没有自力能力。将来毕业出来,一定会回国,我女儿不就白搭了这些年的感情吗?这位妈妈干预女儿的恋爱,以至于女儿与其大吵起来。妈妈的爱是真实的,更是掏心窝儿的,只是她的爱太粗鲁,太武断。爱孩子,就等于帮他们做决定,就等于知道这样走下去有问题,直接拦住他们。这是许多父母常有的表现。事实上,路上是不是有险阻,父母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以自己的视角做出了判断,就横刀干预。这样的结果,是让孩子止步,还是更坚定地走下去,大家可想而知。还遇到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来咨询,他表示孩子状况不好,他非常焦虑。可当我要求他配合咨询后的行为监督时,他却使劲摆手:老师,您盯着他吧,要不让他每天跟着你工作,不用给钱,您说他的话他能听。自己都害怕与孩子沟通,而经过咨询,发现他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基本不沟通。自己的责任害怕负,甚至不主动去负,一味逃避,恐怕是很多父母经常采取的方式。在孩子出问题时,说什么我爱他,为他多少钱都可以花,有什么意义?三多:多听他们说,哪怕说得幼稚、可笑。多与他们分享,分享他们的所遇所见,哪怕这些内容你觉得好无聊。多与他们分担,听听他们的烦恼,哪怕这些烦恼根本就不是个事。三少:少包办代替,包括一些你认为比较难选择、难办的事。少求全责备,哪怕是一些错误,指出并带领改正,比说一火车有意义。少干预干涉,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做选择的机会,犯错误的机会。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进步的,一个从来没有试过错的孩子,有一天犯下的错,会让你们全家捆一块都担不起。小事小地方,让孩子去试错,家长更多是从旁陪伴,一但结果出来,家长要带领他们认识并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