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的圆明园彩色照片,太真实了!
圆明园,万园之园。清代皇家园林。历经清朝五代皇帝的建设,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防火焚毁,导致圆明园陆地上的木质结构毁于一旦,只有西洋楼建筑群因石材得意保存主体,但部分屋顶门窗被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千疮百孔的圆明园更是雪上加霜,使圆明园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八国联军侵华之火,清政府实际已经对圆明园失去控制,军阀,官僚、军阀、开始对圆明园内的中的石材,木材,及一切可以用的都盗掘殆尽。
1940年之后日本占领时期,粮食紧张,农户陆续进入圆明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150多年修筑的圆明园已面目全非。那时,和现在已无异。
远瀛观
此时,距离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已经过去十三年,照片内的远瀛观保存得相当完好,雕刻精美,非常漂亮。
摄于1873年
摄于1873年
此时,精美的圆形雕刻已不存
观水法
观水法是乾隆皇帝专门看喷泉景色之地。
方外观
方外观建造于乾隆24年,(1759年)是香妃做礼拜的一座清真寺。
万花阵
原名黄花阵,是清代皇帝游乐的地方。据史料记载,乾隆与香妃便在万花阵亭中,在中秋之夜,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谁先找到出口便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万花阵得以幸存,但是毁于强盗军阀之手,今天的万花阵是1987年于原址重建。
万花阵宫门 远处为万花阵的西洋亭
此时,除了能看到西洋亭的基座,已面目全非
蓄水楼
谐奇趣
谐奇趣是圆明园内第一座欧式水法大殿。照片内,屋顶已面目全非,主体尚存,但随后的几十年内,这座建筑只剩一点点。
养雀笼
海晏堂
海晏堂是圆明园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每到正午十二点,十二生肖口中喷水至中央,相传千米之外都能听到巨大的水声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 ,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 ,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 ,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们可能就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