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的防疫智慧

小编导读

这个端午假期大家有没有外出游玩?虽说现在的疫情形势比起去年乐观很多,但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之下,防控疫情仍是重中之重。据记载,西汉以来,中国曾发生过三百多次疫病,在没有口罩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防疫的?快来跟小香一起看一看吧!

端午:恶月恶日

五月,是盛夏的开始,此时既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衰退之时。古人认为“五”这个数字很不吉利,五月初五恰逢重五,故而古人把端午这天看作是“恶月恶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里便写道:“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就连很有名的历史人物孟尝君,也曾因为出生于五月初五,被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从五月到夏至后入伏,小暑、大暑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过度的炎热,连绵的阴雨,暑湿交蒸,确实是一段不容易度过的日子,也是多种烈性传染病高发的日子。同时,天气炎热,各种有毒的虫、蝎、蛇等也最活跃。还有,因为暑湿熏蒸,又容易生发山岚瘴气,人触之轻则昏迷,重则殒命。

聪明的古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些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饮食

 

在端午这天,古人会选择吃粽子、饮菖蒲酒或雄黄酒等,其实这里都蕴涵了防疫的理念。古人把粽子成为“健粽”,认为吃粽子可以“令人健壮”。粽子多以糯米、枣等为原料,糯米可以补益脾胃,大枣可以补气养血,适量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而雄黄酒则更为盛行,古语言“喝了雄黄酒,病魔都远丢”,老百姓认为雄黄可以“以毒攻毒”。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喝下雄黄酒,显现出蛇的原形。

但雄黄有毒,所以古人主张“内服当慎重”,较通行的用法是在小孩耳孔、鼻人中处涂抹,有的地方还会在小孩额上画个“王”字。葛洪《肘后备急方》收载此民俗:“雄黄散辟温气方……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古代的方法一直传留至今。

还有将雄黄酒挥洒在床帐间,因为这个季节虫害活动猖獗,用此方法可以避免毒虫侵犯,保护人体健康。

挂菖蒲、艾叶

 

《风俗志》有云:“五月五日悬艾、蒲于门外。”古人认为端午时节悬挂菖蒲、艾叶可以驱邪、预防瘟疫。菖蒲和艾叶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中药,它们都有浓烈的挥发气味,适合悬挂,可以起到除湿辟秽、预防疾病之效。

据《艾叶》专著记载,上海等地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艾香(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杀灭作用,对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及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

沐浴

浴兰汤也是端午的一大习俗,《九歌》中就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的句子。端午时节,人们一般会将佩兰、艾草、菖蒲等熬制成汁用来沐浴,可祛湿解毒、驱邪防病。

研究发现,长期应用艾叶洗浴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生率,说明艾叶浴也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佩香囊

 

古人佩戴香囊预防疾病的习俗由来已久,其实不光端午节,平时也会佩戴。中医认为,芳香药物有辟秽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道疾病。为了预防孩子们生病,古人把一些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功能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做成香袋,佩戴在孩子们身上。

早在汉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就曾用新鲜的丁香花做成香袋,悬于室内,让病人闻花香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中药香袋的作用,曾有研究采用给小儿佩挂中药香袋的方法预防感冒,系统观察了3278人,有效率为78.1%。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个地区也采用香囊疗法,用于预防和康复,对于疫情的防治起到了一定作用。

说了这么多不难发现,整个端午节就好比古代的“卫生防疫日”,流传下来的各种习俗都与驱邪、辟秽、防疫密切相关。放在当今社会,很多习俗依旧值得采纳,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智慧。

福利来啦

端午节小香来给大家送礼啦!关于端午节的中医知识你了解多少?快来检测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吧!

参与书香中医App有奖知识竞答,赢取价值79元的米家智能驱蚊器,让你远离蚊子,舒服一夏!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4日~6月17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