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谈成事:30岁后逆袭变富的人,都有3个“独特”,比苦干管用

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说中年人的“傻”特征之一是:

20多岁没成功,却幻想着30、40岁能成功。

这话让我笑喷了。

谁说20多岁没成事,30岁也就这样了?

董明珠36岁才开始跑业务;海蓝博士37岁才开始转行专攻心理学;再往大了数,王德顺79岁才开始走上T台……

要知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行业不同、机遇不同,“成事”本来即使是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单单用年龄来衡量成功与否,才真是“傻”!

难不成让那些30岁以上还没成功的人“躺平”、“自甘平庸”?这才真是毒鸡汤。

所以听一些半吊子的“毒鸡汤”,不如听听真正牛人的真知灼见。

冯唐——干一行成一行的,“斜杠”界“扛把子”,

最重要的,他30岁以前也是一片懵懂,学了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医学专业,32岁才改行从事商业,但是短短5年就做到了全球顶尖的战略管理公司——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合伙人。40岁,成为了华润医疗集团的创始CEO。

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他还用业余时间写作,一写还把自己写进了中国作家富豪榜,一年的版税多达近300万。

在他所写的《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中,他总结,年过30的中年人,但凡有3种“独特”特质,大概率能中年逆袭变富。

特质1:中庸平衡的混合个性

冯唐特别推崇曾国藩的东方处世哲学,和为官之道。曾国藩认为能当将才甚至帅才的人,需要两种“气”兼容并蓄。

首先是“悍鸷之气”,曾国藩说“军事不可无悍鸷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

意思就是,带兵的身上要有一股子“悍气”、“匪气”,能抗事,敢挑头。紧要关头,要有杀伐决断的果敢,和“我行我上”的担当。

但是有“悍鸷之气”的人,往往身上带着骄气。冲的太猛,太靠前,身边的人就容易跟不上他的节奏,而“骄气”又容易让他“看不上”别人,不经意间就刺痛了别人。

所以曾国藩又说,打仗:“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连”

意思就是打仗要沉得住气,要“泰山崩于面而面不改色”。可是人要是一味求稳,一味怀“柔”,开拓进取精神就会随之变弱。

所以曾国藩认为好的将领,能经常打胜仗的将军,一定是兼有“悍鸷之气”和“安详之气”。

就像曾国藩,本来是一介书生,不忍看着太平天国败坏礼教,才投笔从戎,他身上是这二“气”兼而有之:白天带兵打仗,晚上在家练字、读圣贤书,自己也没多少军事基础,硬是靠着“结硬寨,打呆仗”,这么简单的6字战略,逆转了对太平天国的战争。

既有“悍鸷之气”,却戒断骄气;既有“安详之气”,还能抛掉“惰气”,说白了就是中庸平衡之道。

在职场,在事业上,你既要是一个“悍匪”,当机遇来了,你就像看见天降“横财”一样,敢往上冲,为了目标不惜一切;

同时,你还要当一尊“弥勒佛”,安详处世,安然待人。

你会发现那些“成事”的人,都有中庸平衡的气质:在“做事”上奋勇向前,紧抓机遇;但是在“做人”方面,却像一汪“活水”,温润和谐,利万物而不争。

在我之前单位有一位领导,能力很强,但是跟同事,尤其是跨部门的领导,经常爆发“战争”,最后这位领导黯然离开了公司。相反你看很多在单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能力貌似没多强,但是为人谦逊,跟领导同事关系都处的妥帖。

这就是中庸平衡。在职场,在事业上,不是比你打的“胜仗”够多,而是不要打“败仗”,

能力超强,但是一身“骄气”,打的“胜仗”越多,越容易遭恨,说不定哪天就被“暗箭”干掉了。

相反,一个拥有中庸平衡混合性格的人,也能顺利推进工作,还让谁都挑不出毛病,虽然论打“胜仗”的频次,不一定超过“猛人”,但胜在“不输”、求稳,

司马懿为什么能战胜诸葛亮?一个激进求胜,一个擅守求稳,我司马懿不犯错,不耗钱粮,不耗精力,最后生生的耗死你,

毕竟成事、做事业是一场马拉松,要想胜利,先得中庸平衡不犯错,留在跑道上,才有成事的可能。

特质2:忍不住做事

冯唐说,

能成事之人,要不好意思不做事,在不能做事的环境下,在能偷懒的情况下,他都在偷偷摸摸做事。

还是拿曾国藩举例子。曾国藩说自己是一个“屡败屡战”的人,早年刚开始打仗,经常打败仗,因为经常战败,他在湖南、江西的时候,几乎全国都容不下他,全都骂他,他就想甩手不干了。

可是后来一想“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誓不返顾。”:

自己为什么弃笔从戎?不就是抱着一颗为公天下的心吗?现在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就因为被人骂了几句就退出?自己经常劝别人忠义,可自己却苟且自全,自己的魂魄都会感到羞愧。所以自己一定要复出,一定要接着干事,一直打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说曾国藩的例子,距离我们太遥远。那再举一个例子,传奇商人褚时健,用17年的时间,把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带到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却因为贪污受贿被送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他的女儿自杀,等到他保外就医,从监狱出来的时候,已经74岁高龄。

很多人认为褚时健这辈子完了。74岁,在这个年纪,本该安享晚年,可褚时健撸起袖子,再度出发,承包荒山,亲自下地,种起了橙子。用了10年时间,褚时健的“褚橙”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褚时健又成功了,网友们送给“褚橙”一个响亮的名字——励志橙。

王石曾亲自登上哀牢山拜访褚时健,他感慨:

“一个75岁的老人,戴着大墨镜,穿着圆领衫兴致勃勃的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这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么勇敢~”

褚时健说:

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人有顺境逆境,情况不好的时候不要泄气,情况好的时候不要骄傲,人才能长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很多人总说:年纪太大、运气太差、公司太小、领导太短视……找了这么多借口,说到底是为自己“懒惰”,不想干事找的借口罢了。

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潜意识里的“财富蓝图”不是把目标设定在“成功”,那么无论你学了什么,懂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会有任何效果。

如果没有“忍不住做事”的精神特质,即便机遇跑到你面前,你都把握不住,

因为进场才能谈机会,

机遇青睐主动追求机遇的人。

特质3:关键时刻能“挺上去”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认知觉醒》中说:

很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最后那一点行动上。

更多的时候,能让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是在关键时刻,能不能“挺的上去”。

  • 比如说,在追求女孩的时候,在“暧昧”和“既成事实”之间,也许就差了一次,大胆的牵手;
  • 在两边拔河的过程中,僵持不下时,一方有一个人,挺上去,站出来,高喊“大家听我的,我喊号子,一二三,加油~”,然后就赢了。

冯唐讲了他的一次经历。为了谈下一个客户,冯唐跟客户说“我这两天一定要见到你,我要跟你谈一个不得不谈的事情”。然后坐飞机从北京,飞了十几个小时到了特拉法加广场,跟客户吃了一顿中午饭。

客户说,你给我一天做决定,然后冯唐又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飞机,飞回北京。就是这一次“挺上去”,谈成了一单生意。

人生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选择的结果。正是因为人生中一幕幕片段,你做出怎样的选择,最后叠加成你人生现在,乃至未来的样子。

  • 在单位,一次公众演讲,你害怕了,同事去讲了,结果同事成了你的领导;
  • 风口来了,你纠结踌躇,慢人一步,别人抓住了机遇,成功了,而你后知后觉,连汤都喝不上。

……

挺上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关键时刻,你能否克服恐惧?能否抛掉面子?能否不在乎众人的目光和声音?能否打掉自卑的轻,自轻的贱?能否走出舒适圈?……

你不能?但是有人能!

有人就是能克服懒惰,克服“不行动”,克服“避难趋易”,

所以有人成功了,而绝大多数人最后连成功的“心气”,都消弭殆尽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牢牢把握住人生中每一次机遇,在“关键时刻”挺上去,而不是掉链子,

周国平说:

世上许多事,只要肯动手去做,就并不难。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人人皆有懒惰之心,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开这个头,久而久之,便真的会觉得事情太难,自己太无能。

关键时刻挺上去,真的做了,你会发现,也没想象的那么难了~


关注我,分享职场技能,个人成长,创业故事,

做一个不畏命运安排,热情燃烧,笃定梦想,矢志不渝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