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铭医轩|肝阴耗竭,肾阳离绝——生死关头的厥阴病

那什么是厥阴病?它可以类比为脏器发生癌变的终末期,已经病入膏肓了。说到癌变,我想接着谈谈肿瘤的问题。什么是良性肿瘤?我认为就是一堆寒湿、瘀血、水毒的复合物。什么是恶性肿瘤?呈不可阻挡的阴实化火之象,其衍生的后动力就是癌细胞扩散。而太阴病则更偏重于胃气衰败的腑器癌变,较之厥阴病是比较轻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还是可以逆转的。而厥阴病就像肝癌并发肝腹水与黄疸一样,生存率极低。

所以治疗厥阴慢性病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在于用药,还有患者自身的中药耐受性和疾病的无常性。有时候我就感觉,生死的关口在厥阴病里往往显得很窄很窄,真正把握起来难免力不从心,临床的受挫感也很强。有一些患者经过治疗,症状确实是缓解甚至消失了,遇到外感、劳累也不会复发。但可怕的是,实际上病情可能还在缓慢进展,病变的脏腑还在缓慢地纤维化、硬化。这种情况真的很可怕,因为很多患者,包括医生,复查后都以为治愈了,就不再继续治疗,很多年后就会发现多处脏器的衰竭,但是已经错过治疗机会了。

这又是为什么?之前在《伤寒论》总论里讲过“瞑眩反应”的作用机制以及“血海”之为病的特殊性,多数的厥阴慢性病已经出现了毒邪泛滥成巢的局面,如果伏邪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那么症状的缓解只是通过药物表面上抑制或掩盖了正邪交争所引起的症状反应,实则却是一种“欲盖弥彰”的表现。实际上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还在继续,脏器的进行性病变并没有完全停止,时间长了,就会突发不可逆的全身功能衰竭,就会导致仲景所说的“死,不治”。

《伤寒论》第326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暗示了有里热作祟;“饥而不欲食”之前讲过,可能性比较多,当然也不能排除有瘀血、水毒作祟;“食则吐蛔”在《康平本》和《康治本》里刻的都是“食则吐”,我们也认为这里的“蛔”当为后人所注,这大概是受了下文乌梅丸的影响。以上的表现给我们一种邪热炽盛的感觉,这得之于厥阴与少阳互为标本的关系,由此厥阴病也可以出现少阳病的连带属性。但我们再看下文,“下之,利不止”,这就有点儿不对头了,这应该是太阴病的特质啊?!我们可能会由此认为“下之,利不止”可能是后人的衍文,这种情况在之前的条文讲解中也比较常见,但细考《康平本》和《康治本》后,我们发现其实并非衍文。

综上,仲景通过提纲证的整体叙述,实际上是想告诉你一种新的证型——厥阴病。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厥阴病的一些特质——本为至阴,系于太阴,标见少阳,本身是一种阴阳否格的表现,阴阳各失其守,呈逆乱离绝之象,应该说已经到底了,就像杨绛奶奶所写的书名一样——《走到人生边上》,再往下人就死了。临床上我们也曾经系统观察过,80岁以后的老人很大一部分都会伴有明显的口干发黏,有的甚至早晨起来连话都说不利索,这些人大多脸上水斑很明显,舌下舌侧瘀络瘀点较重,脉象大多偏滑偏紧,体内寒象和热象错杂,更奇怪的是睡得越来越晚,起得越来越早,有的甚至昼夜不寐。这些实际上都在暗示老人已经步入了生命的最后一个能量级——厥阴。

学生:师哥,如果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考虑,厥阴病的本质是什么?

耕铭:肝阴耗竭,肾阳离绝。

《伤寒论》第339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厥阴病篇中有许多“便血”的条文,排除一部分正气来复、邪热外逼的向愈之象,剩下的都是经久不愈、伏邪潜伏较深的痼疾。消化系统可以集中表现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暴发型肝炎,包括诸多恶性肿瘤等所并发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针对偏于消化道区块的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长期预防或治疗的方法,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可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的痛苦超乎想象,每天腹泻可达二三十次,甚者不得不做全切手术,后半生仅靠胃肠外营养(这与系统性硬化累及到消化道的患者结局一样),并且不能排除有进一步癌变的倾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晚期亦会导致全身性的大出血,患者大多因抢救无效而死亡。针对偏于消化腺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短期内大量的肝细胞溶解坏死,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出现障碍而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出血倾向,同时胆红素大量入血而出现严重的黄疸,肝衰竭本身也会引起肝性脑病和急性肾衰竭。这种病起病急,病变发展极为迅速,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