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错过指数基金的打新盛宴 作为一名指数投资者,挑选指数产品是投资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产品常常能带来...
作为一名指数投资者,挑选指数产品是投资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产品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同样是跟踪中证500指数的ETF,收益差距有天壤之别,如下图所示:
参考最近一年数据,排名第一的华泰中证500ETF区间涨幅38.43%,排名最后的国寿500ETF收益29.34%,后者虽然也跑赢同期的中证500指数(28.74%),但与前者的收益差达到9.09%。
那么,这是否只是中证500指数的个例呢?我们再来看沪深300指数:
同样,依然存在较大的收益差(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涨幅22.6%)。涨幅第一的南方300近一年收益30.16%,涨幅排名靠后的工银沪深300ETF收益24%,两者相差6.16%。
在固有的印象中,打新股能带给中小规模的ETF带来不错的超额收益,因此顺藤摸瓜,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深挖,下面从打新的制度说起。
公募基金打新优势
自去年科创板推出以来,注册制在A股逐步推进,今年8月创业板全面实行注册制,监管层的意思很明确,往后主板、中小板也将逐一转变为注册制。
相比核准制,注册制大幅降低了新股上市的门槛,今年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新股发行的数量明显增加。
当然啦,这其中也带来了赚钱的机会——打新股。
打新股大伙应该都不陌生,它是A股投资者的红利,从过去的数据来看只要能打中基本是稳赚。
据华泰证券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20年7月底,非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中位数为44%,而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更高,中位数分别为 97.9%、185.7%。
当然,同样是打新,普通散户赚的是运气的钱,而机构赚的是政策红利。
怎么讲?
打新分为两种:一种是网上打新,一种是网下打新。
网上打新是普通散户参与打新的一种方法,只要有足够的市值,人人都能参与,至于能不能中运气的成分占比大,中签率通常是万分之几。
而网下打新则是监管给予公募基金、社保等机构的特殊照顾,具有政策优势:
监管根据综合评分将网下投资者划分为 A、B、C 三类,分别是:
A类投资者:公募基金、社保基金
B类投资者:企业年金、保险
C类投资者:个人、私募、其他
我们购买的指数基金就属于A类投资者,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打新中通道相对宽敞;二是优先配售权。
打新通道相对宽敞是什么意思呢?符合标准的A类投资者总数也就是几千只基金,相比数千万个人投资者参与的网上打新,前者是宽敞的双向8车道的匡庄大道,后者是狭窄的单行乡村小路。
那什么是优先配售权呢?打个比方,一只新股有10万股,先划分3万股专门配给A类投资者,这块肉一共就几千个投资者分,再刨掉竞价不成功的,剩下的投资者不但打中的概率大而且中的额度也高。
比如,首批科创板上市的中国通号,个人投资者科创板打新还有50万的开户门槛,而且申购了也不定中,但这些公募基金可以不一样,只要报价符合即可获得配售。
哪类产品打新收益高
搞明白公募基金的打新优势,再来讲讲打新收益对哪类基金的贡献大。
根据多家机构的数据回测验证,基金规模是影响打新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点和ETF之家文章开头的统计的情况相仿。
与个人投资者网上打新相同,基金产品得持有一定的市值才能得到相应的网下打新资格。简单来讲就是打新时申购新股数量存在上下限,如果要提高中签率就得根据上限数量进行申购,也就是俗称的“顶格申购”。
根据华泰证券的测算(近两年数据),持有3亿左右的股票市值能参与9成以上的新股顶格申购。
此外,最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5-2.5 亿元规模的基金产品打新收益率较高 。
不能错过的指数基金打新盛宴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选择ETF基金来加以验证,将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产品从超额收益、基金规模两个维度进行对比。
如上图所示,四只主流指数中去掉收益排名中间的ETF,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规模越小,获取的超额收益越多,这其中打新就是主要的“贡献者”,以前文的结论相符。
以上结果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挑选ETF时,满足流动性前提下别忽略了打新带来的超额收益。全面实行注册制后,新股的上市数量将大大增加,打新带来的超额回报或许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也别为了占打新的便宜一味地选规模过小的产品。规模太小一方面是产品的稳定性没法保障,另一方面是流动性不佳最终影响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