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十一)

       温赖特对本间的问候表示感谢,众人围着一张长桌坐了下来。温赖特把一份投降书递过去,上面写明他代表马尼拉湾的四个小岛——科雷希多、休斯堡、德拉姆和弗兰克——投降。有过多年驻英、印使馆武官经历的本间英语是一级棒,但为了让幕僚们了解过程,同时显示自己的身份,他还是叫翻译又读了一遍。本间脸上毫无表情,他说只有菲律宾群岛全部美军投降他才能接受。 
       “比萨扬群岛和棉兰老岛的部队不归我指挥,”温赖特解释说,“他们归夏普将军指挥,夏普只听麦克阿瑟将军的。” 
       本间的脸涨得通红,他认为温赖特耍滑头故意欺骗他。他让翻译告诉温赖特,之前日军已经截获了一份来自华盛顿的电报,确认温赖特为菲律宾群岛全体部队的指挥官。 
       温赖特仍然坚持自己无权指挥夏普。本间显然被激怒了,他用两只拳头一起猛敲桌子,转身征求参谋长和知的意见,“怎么办?”和知也认为温赖特在撒谎。本间似乎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我们不能谈判,你回去咱们继续打下去好了。”他让翻译向美国人强调,他只能与他同等地位的人谈判,那就是菲律宾群岛全体部队的指挥官。“既然你不是最高指挥官,我看我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在这里。”说完本间站起身,做出要离开的样子。 
       温赖特的一名随从慌忙喊了声“等一等!”六个美国人匆匆凑到一边商量。温赖特脸色苍白,转身向本间表态:“鉴于在菲律宾继续流血已没有任何必要,我愿冒战后遭到我国政府严厉谴责的危险,承担菲律宾群岛全体美军指挥官的责任。” 
       盛怒未消的本间仍然怀疑温赖特的诚意,他冷冷地叫温赖特回科雷希多再做考虑。“如果你觉得投降妥当,那就去找我们在科雷希多的联队长投降,他会带你到马尼拉来见我。这次会见到此结束,再见。”本间转身朝他的卡迪拉克走去。 
       愤怒和屈辱使得温赖特几乎要将嘴里的香烟咬碎,“你们现在要我们怎么样?”他问中山大佐。 
       “我们把你们送回科雷希多,接下来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中山幸灾乐祸地答道。 
       这场紧张激烈的谈话全部通过翻译进行,这名翻译的水平显然不高,在场的人除了本间能完全领会双方的意图并故意刁难之外,还有一个人对整个过程也非常清楚,他就是在美国犹他州长大的新闻记者宇野一磨,精通两国语言的宇野对美国人充满了同情。他告诉中山,“美国人已经愿意代表整个菲律宾投降了。” 
       中山表示他可以陪温赖特一起回科雷希多,“明天上午第一件事是你再去找本间将军,带一份新的投降书,还要保证与菲律宾的其他美军保持联系。” 
       回到科雷希多的的温赖特见到了第六十一联队联队长佐藤大佐,日军已完全占领了马林塔隧道,正准备扫清岛上的残敌。为保证一万多人免遭日军屠杀,当天晚上,温赖特在一份接受日军全部要求的投降书上签了字。之后他感觉全身发软,筋疲力尽。 
       温赖特的耻辱还未结束。7日上午,他叫来作战参谋杰西·特莱威克上校,让他代表自己乘坐日本人的飞机到棉兰老岛向夏普少将面交一封书信,信上他告诉夏普,“你应该照办,应该——重复一遍——应该带领你指挥下的所有部队向日军投降。你应该明白,出于我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我不得不作出这一决定。”温赖特授权特莱威克在夏普拒绝执行命令时逮捕他。 
       当天下午,温赖特和五名军官被送往巴丹。天黑时他们坐上汽车,走上了去往马尼拉的艰难旅程。23时,他们到达KZRH电台大楼,日军宣传队的加纳久道曾在纽约和新泽西上过学,他和善地接待了温赖特等人,还给他们端来了水果。 
       讲稿已经事先拟好。将近午夜时,脸色蜡黄的温赖特强忍住眼泪,开始用沙哑的声音对着麦克风讲话。他下令夏普和他的部队投降,“你将这封信全文,连同将由特莱威克上校带给你的指示一并电告麦克阿瑟将军。但是我强调,你决不可将这些指示置之不理。对这些指示若不全部地、诚实地加以贯彻,只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他似乎再也念不下去了,菲律宾籍广播员马赛拉·维克多·杨停止了广播,其时是5月8日凌晨0时20分。加纳将心力交瘁的温赖特和随从带到了另一个房间,为他们斟上了几杯威士忌酒。 
       听到广播的夏普少将一头雾水。头天他刚接到温赖特移交指挥权的电报,现在他又下令自己放下武器。夏普只好请示麦克阿瑟,老麦打电报给华盛顿,声称“对所谓温赖特广播讲话完全不相信”,并在4时50分给夏普回电:“温赖特将军发出的命令无效。如有可能,可将你的部队分成小股进行游击战。事态紧急,你当然有全权按情况需要作出任何决定。尽量与我保持联络。你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指挥官,我为你的功绩感到骄傲。”
       这封含糊不清的电报等于将决定权交给了夏普,他决定等温赖特的使者来了再说。两天后特莱威克到了。在读了温赖特的信件之后,夏普觉得已无可选择,如果自己不放下武器,日本人将处决所有的战俘。夏普下令“马上停止对日军的一切军事行动”,他将自己决定执行温赖特命令的决定打电报告诉给麦克阿瑟,说明那样做是完全必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5月10日、18日、24日,驻棉兰老岛、班乃岛、莱特岛的美菲军陆续投降。一些人害怕遭到虐待,带着武器走入丛林变成了游击队员。菲律宾终于完全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今后,日军从荷属东印度掠夺的石油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其它资源,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地运回日本了。
       华盛顿的马歇尔接到了麦克阿瑟发来的电报:“顷接夏普少将报告,云温赖特将军在7、8日夜间两次在广播中宣布自己重又掌握菲律宾全体部队的指挥权,并命令所有部队投降,甚而对投降办法作出了详细指示。我认为温赖特已暂时精神失常,以致授敌以可乘之机。”马歇尔清楚,要阻止菲律宾全境的投降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未能为菲律宾守军提供必要的援助,马歇尔对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温赖特充满了同情。他向罗斯福提议,授予温赖特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逆境之中防守巴丹和科雷希多的功绩。对此坚决反对的依然是麦克阿瑟,他称温赖特管理部队的能力极差,科雷希多没有做最后的努力,最不能原谅的是他下令全菲律宾投降。麦克阿瑟提出当时日本人的势力主要在城市,乡村还保有相当自由,温赖特的投降令给各地的“游击运动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他的表现根本不配获此殊荣,对贡献比他大的人也不公平。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直到战后,杜鲁门总统才为温赖特补发了勋章。
       “科雷希多已不需我再发表过多评论,”麦克阿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赞颂稿,“它自己已经在枪口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它在敌人的墓碑上题写了自己的墓志铭。但是,透过它那最后一枪散发出的硝烟,我仿佛总能看到那些坚强不屈、面容憔悴、苍白的士兵们的形象,他们仍然无所畏惧。”


温赖特广播投降书

(0)

相关推荐

  • (好文) 被遗忘的“炼狱”6: 跳岛战役探险录 (终篇)

    [留美学子]第1851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序幕 历史事件寻踪  "驼峰空运"整整三年半的空运中,共有1500架以上飞机坠毁,3000以上飞行 ...

  • 太平洋海战之18.3:刻骨铭心

    这节跟海战关系不大,但菲律宾战役结束时,十余万美菲联军投降,其中美军人数超过1.5万.这个数字,在美军外战史上是空前,而且绝后的.加之巴丹半岛失陷后的死亡行军,菲律宾一役对美军而言,可谓刻骨铭心. 所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三)

           1942年4月3日是"耶稣受难日",在美菲军阵地上,一大早军队牧师就开始走访官兵祈祷.这天同样是日本"神武天皇祭",就是传说中第一代神武天皇驾崩的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一)

           4.6  巴丹死亡行军        4.6.1  最大规模的投降        时间来到了1942年4月,日军的第一阶段作战取得了辉煌战果,美.英.荷.澳等盟军部队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丢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二)

           为了表示对战役的重视,总攻发起之前,服部作战课长再次来到巴丹现场指挥.随服部一起来到菲律宾的,还有在马来亚和新加坡战役中声名远扬的第二十五军作战参谋辻政信中佐.这对在诺门坎战役中有过&q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五)

           4.6.2  巴丹死亡行军        巴丹的美菲军最终放下了武器.金少将和他的弟兄们天真地以为,他们的苦难可能到此为止,实际上更加残酷的遭遇正等待着他们.从巴丹南端的马里韦莱斯到克拉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六)

           有"战神"之称的辻中佐在日本陆军中有众多的粉丝,新加坡战役的辉煌胜利更为他凭空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环.本间正忙着攻打科雷希多,辻背着他召集了第十四军参谋部里几个对他无比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八)

           火车终于到了卡帕斯,俘虏们陆续开始下车,那些早已死去的人终于倒了下来.有些人能跳下火车,有些人只能挪到门边然后慢慢滑下去.在走完最后13公里没有树荫的土路之后,俘虏们终于来到了奥唐奈战俘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十)

           午夜时分,以第六十一步兵联队.第七坦克联队和两个山炮中队为骨干的左翼登陆部队终于下水了.马尼拉湾入口处水流湍急,导致登陆艇偏离岛屿末端的预定登陆点数千米之多,他们遭到美军两门75毫米炮的 ...

  • 【揭秘】地狱的梦魇 巴丹死亡行军

    厦门卫视 2016-05-09 订阅 1942年4月9日,驻守巴丹半岛的美军和菲律宾军队足足有近八万之众向日军投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投降之后,他们将会面临一场死亡一般的行军之路.这也是二战中日军所犯 ...

  • 巴丹死亡行军的终点:到处是死亡,一枚钱币能致命

    2017-07-07 12:54 军官团系国内军事历史名家.青年学者集群,以普及中国近代史知识为己任. 本文摘自列斯特·坦尼:<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重庆出版社,2016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