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代著名画家刘和璧先生之二“电影美工路永宁出清荷”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记当代著名画家刘和璧先生之二“电影美工路永宁出清荷”
文/陈言熔
1958年3月,21岁的刘和璧先生在西师党委书记孙央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叙永。同年5月,刘和璧先生到了叙永人民电影院做美工,开始了他漫长而又万般坎坷的职业文化生涯。
1958年5月1日那天,刘和璧先生第一次拿起了画笔,开始了由赵丹主演的电影《海魂》宣传画的制作。五十年代叙永社会文化,电影是最为时尚的文化事业,县城只有一家电影院,就设在县城最中心的文化宫,春秋祠旁边。影院当年只有800多个座位,通常每天只映一场,即每晚八时开映,唯有周末会在中午十二点半或下午六时加映一、二场。叙永影院的宣传阵地很大,影院正门门楼正中有巨幅广告,主要宣传当月重点影片。门楼两侧,政治宣传标语。文化宫门口有一个电影广告栏,长十米左右,电影广告画四幅。另外,还有河东十字口,西外汽车站有两处电影广告专栏,每处四幅,文化宫入口,电影院门厅及院坝周围的电影宣传橱窗8个。以后宣传品的制作,有水粉画、油画、标语、橱窗广告手写、手绘、剪贴等,另外就是东城、西城、东外街等处当日电影场次广告,刘和璧先生每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除此之外,每日晨必须清扫800多个座位的观众厅。艰苦的体力劳动虽然给了刘和璧先生锻炼体格的机会,但也让他尝尽了生活的苦头。
叙永县人民电影院的画室就在影院门口院坝一排土墙房的第一间,与叙永文化馆相邻。电影院座落在叙永西城文化宫,是叙永文化活动最为惹眼的地方。叙永人除了看电影这个当年最为时尚的享受,还有文化宫的球场、茶园、图书馆及围棋、象棋。另还有一个每日惹眼的去处,就是刘和璧先生的工作室。当年那些宣传画都是在这土墙屋里完的。每天到工作室来参观的人很多,门窗全部堵满人是常事。这些人里,有很多中学生,叙永文化名人余德泉先生以及当代著名画家张春新等,都是这个画室门进出的小青年。当时,还有很多影迷都成为了刘和璧先生的粉丝,他们在课余或工作之余,都来他的画室参观。张春新和他的两个哥哥大喜、二喜,以及王永忠、朱乃方、罗亦青、杨啟灿等每日必到。他们会帮着刘和璧先生下河洗画挡、掛画、洗画具等。
电影宣传工作量大,使用的材料就多。那时刘和璧先生画室里使用的颜料,大都是用大碗来装,白色的是立达粉,黑色是油烟,红色是东德油红,土红、黄泥巴、佛青、品绿、柠檬黄,这些色彩都是用大碗,洗笔用的是大木水桶。他用的笔也是有讲究的,大都是油画、水粉画笔,以及大量的羊毛、猪毛刷子。刘和璧先生二十余年来使用这些材料作画,使他对水、色的物理性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大量的,长时间的美术实践,使他对绘画的色彩、造型能熟练运笔、用墨,特别是用水,能够画出有美感的东西,留住它,最后构成它。
采访至此,刘和璧先生不禁感叹,叙永电影院的美工生涯,是命运把我从一间大学扫地出门,又送我进了另一间大学,这一读就读了二十余年。
叙永电影院从刘和璧先生到任的那一天开始,直到八十年代他离开新建的叙永人民电影院,每年这家影院的宣传工作都是市评先进单位。在这段漫长的美工生涯中,刘和璧先生带了两个徒弟,第一个是他的弟弟刘和深,成为了县文化馆的美工,后来离去了;第二个就是罗安邦,一直坚守到叙永人民电影院结束。
当年的叙永县文化宫临街一方,便是叙永县文化馆,文化馆是县的文化事业单位,不乏众多文化艺术人才。刘和璧先生到电影院不久,便与在文化馆工作的牟于天先生相识,那时的牟老四十多岁,是一位很有水平的国画家,建国前曾就学于国立艺专,是著名画家张静涛的学生,抗战时期曾在成渝办画展,有相当的名气。因牟老与刘和璧先生都喜川戏艺术,工作单位又隔壁相邻,故而非常友好。牟老常到画室与刘和璧先生相叙,刘和璧先生也常去牟老的文化馆交流。1959,牟老一家迁到春秋祠居住,负有看守之责。那个年代,叙永文化名人常相聚的地方就是春秋祠的后门,即紧挨文化宫球场一方的三观店,常去的有叙永文化名人:曾介忞、许宝康、官学文以及后来住进春秋祠的陈啟章、易遵棪、川戏玩友付汝宾等人。
1963年冬,叙永县委统战部通知文化支部,刘和璧先生成为叙永电影院正式职工,每月工资25元。在此之前的四年,他只有极少的生活补贴,从8元增至16元一月的生活费,是刘和璧先生仅有的生活来源,过着清贫的生活。从1964年起,刘和璧先生奉命参与叙永县现代戏创作,并巡回演出。四川省广播电视台还播送由刘和璧先生作曲的《千秋血泪》序歌。
从1958年、1964年、1966年、1968年到1971年、1976年、1981年再到1992年。这是一段无法回首的岁月,这也是一段锻造人生的岁月!
纵观古今中外,遍阅典籍史册,在画界当中,要有所成就,必要经历苦难和寂寞,经历量之积累和时光沉淀,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刘和璧先生的画作,历经数十年磨砺,浑厚淳朴的写意风格,自然流露于笔端。吃尽千辛万苦,受尽百般磨难,最后修成正果。未经磨难而侥幸成功者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却凤毛麟角。套用王国维先生的话来说,也正是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百折不挠,有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矢志不渝,才会有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出望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都渴望人生辉煌,成名成家,谁都想当庙里那块高高在上的石头佛像,不想当那块被人踩来踩去的台阶石,这想法没错,志存高远,值得鼓励。从刘和璧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可每一个人都得先问问自己,你做好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思想准备了吗?你能忍受住那让人倍受煎熬的“卧薪尝胆”吗?
矢志不渝,方成大事。刘和璧先生的荷画之美,在于他的本质,正如《爱莲说》所述。他画荷花给人以绘画本身的视觉美感,更有综合的绘画表达能力,从墨彩、水韵、布白三方面用功,使其意趣天成,给人以艺术的享受,這是一个高级的艺术行为过程。刘和璧先生把它总结为留住美好,这样的绘画,是写其意中之象;這的作品,是心灵和睿智的结晶。
著名画家张广才先生说,中国画水墨写意,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自由的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感染世界。画家通过独特工具材料的应用,而使作品具有一种东方神韵和现代意味。中国传统大写意画,从唐代的王洽,到宋代的梁楷,明朝的徐渭,这些伟大的画家们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把水墨大写意推向了能强烈忬发内心感情的至高境界,对当代美术界产生了至高的影响。“写意”不仅作为中国画的一种风格而存在,而且还成为中国画的一种总的艺术观念。刘和璧先生二十多年的荷画艺术生涯,正是继承了先贤之绝笔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
回首刘和璧先生二十一年的电影院美工生涯。二十一年,二十一年啊!漫漫人生路,刘和璧先生经历了太多太多,于是,才铸就了今天的“电影美工路,永宁出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