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终极研究生论文 谶一生逆旅

识苏23 苏轼的终极研究生论文 谶一生逆旅
嘉祐六年七月,制科考试开始,皇帝指定司马光、杨畋等人为笔试考官。
前文说过,这个制科是科举制度中最顶级、最难的一个级别,先由皇帝指派的考官出六道论述题,内容与治国、典儒、任材、施育有关。只有通过六论的考生,才有资格接受皇帝的考试。
秘阁六论规定每篇篇幅五百字以上,六篇文章必须在12个时辰之内写就。
不要小看五百字,古汉语没有现代汉语这么多琐碎的介词,言简意赅,而这种高规格的论述文章又必须要言之有物、论点新颖,才能打动考官。
考题内容出自历史经典作品,比如论语、史记、汉书、诗经,考生要想从容下笔,必须明确了解题目的出处,而且需要正确引用相关文章,这就是古人治学所谓的“通”。
只有在通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联系现实,提出观点,佐以论据、文笔流畅、逻辑缜密。
这种考试的难度,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让你在一天之内写出六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强如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作答六论时,竟然也出现了知识空白点,苏轼不知道《形势不如德论》的出处,苏辙不知道《礼义信足以成德》的出处。
可见,这个级别的考试,其难度之太高,对考生的要求近乎苛刻。
一般考生在这种考试中,但求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已经很了不起,根本来不及追求遣词造句的优美,也不会先写草稿列大纲。
唯有苏轼,从容起草,下笔又行云流水,这六篇在一天之内写完的研究生论文,皆为后世之经典。
若非文曲星谪入凡间,俗子何能?
秘阁六论通过之后,就要面对皇帝的亲试了。51岁的仁宗皇帝此时已经在位近四十年,他的策问题目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贤良方正,就是品德行为端正,直言极谏,就是别绕弯子,有话直说,敢说。
这个题目真是对了苏轼的胃口,苏轼一生中最不怕的就是说话,而且啥都敢说。
仁宗给的题目篇幅是三千字以上即可,结果苏轼呢,洋洋洒洒写了五千五百余字,字里行间酣畅淋漓,针砭时弊,大论国非。
苏轼一直以这篇研究生论文为骄傲,亲口说过,这篇文章,就是我报效朝廷的开始。
这篇终极研究生论文,其实已经为苏轼一生的坎坷命运定下了基调。
他在此后40年的为官与贬谪交替而行的坎坷仕途上,一直奉行的政治观即:敢说话,说真话,勇敢地给皇帝提意见。
要知道,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有这样政治观并且奉行始终的大臣屈指可数,且绝大多数没有好下场,唯有两人平安谢幕,一个是唐贞观之魏征,二个是历大明三朝而不死之海瑞。
但以上二位得以从激猛而狡黠的政治旋涡中脱身,与当适时的皇帝以及政治环境有直接关系。
魏征之诤,源自唐太宗的纳谏之心,自不必说。
海瑞之诤,则比较戏剧化。
其实在嘉靖朝末期,身入大牢,却因皇帝换人而脱狱,在短暂的隆庆朝未得重用,在万历初年亦受权相张居正冷落,但好在这位海大人身体非常硬朗,直活到古稀之年,熬死了两位皇帝几个权相,万历皇帝却是对他器重有加,这才有个任上寿终正寝的好结局。
说话题又说远了,回到宋仁宗朝,本次制科一共录了三名才俊,其中就包括二苏。
尤其是苏轼的成绩,堪称状元王中王。因这制科考试共分五等,一、二等其实就是虚设的空头,根本不可能考中,三等
在苏轼以前的大宋一百年间,只有一人曾考中三等,由此可见,苏轼之学问之深厚。
据说,当时仁宗在策试结束回宫之后,很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今天替儿孙挑选了两位太平宰相。
仁宗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二苏确有为相之材,而且他的儿孙也对二苏的才能很认可,只可惜文人治国,小人当道,君子行世,总是异常艰难。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