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竹居,京都深处的家
编者按:听竹居是日本和西方生活方式融合的代表性现代住宅。是著名建筑师藤井厚二(1888-1938)的自宅。藤井厚二1913年从东京帝国大学工科大学建筑学科毕业后,在竹中工务店就职。1920年,到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任教。
1920年,藤井在京都府大山崎的山上买了1万坪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大约每2年就建4次自己的房子,然后把它让给熟人,再重新建自己的家,这样反复的进行着试验,通过实际居住在这些住宅里,追求适合日本风土的住宅的应有状态。
1928年完成的现存最后一栋建筑被命名为“听竹居”,作为近代住宅建筑的名作而闻名。藤井在这个木造平房的住宅中,从环境工学的方法中,提出了融合日本的气候、生活、风土和西洋空间构成的优秀手法。木结构平房,具有榻榻米的和风住宅,也能放置椅子和家电适应现代生活,另外还考虑到日本闷热的气候,比如连接地板下和天花板的通风孔造成的自然空调等。藤井热爱茶道、花道,还精通制陶,在用地内还有几个茶室、陶艺炉和工匠用的住所。
藤井在听竹居生活了约10年,1938年49岁去世。藤井设计的作品以京都为中心约有50多件。现在,由于其功绩的关系,京都府建筑师会设立了表藤井厚二奖。近年来,藤井和听竹居一起作为环境工程学的先驱再次受到关注,并在许多建筑杂志上被提及。2017年,听竹居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以上来自日文维基)
京都的第二天。起床后从四条出发,坐着特急列车到了大山崎。
空荡荡的列车上,听到两个车厢外有几位台湾游客,是为了山崎蒸馏所而坐上这趟列车。我这趟大山崎之行的目的,并非山崎蒸馏所或山崎美术馆,而是与山崎美术馆对望的一个自宅,听竹居。
很偶然,最初在 instagram 上搜索山崎蒸馏所,因而看到了大山崎这一个地铁站,索性继续翻着 #大山崎 的标签,然后被一个绮丽窗景立即吸引住,便是听竹居。
听竹居并不好找。从大山崎下车后,穿过两道铁路,跟着地图寻着山坡往上走,经过几个住宅,绕几道弯,便能隐隐感觉,一旁的小山丘上,有一座不太一样的房子。
踏上小山丘时,意外看到身边一个告示牌上写着预约二字,觉得不太妙,但依旧往上走了几步路。一个约莫 60 岁的大爷从房子里走出来,以不算流利的英文问道——
“你有预约吗?”
“没有诶。”
“房子很小,仅接受预约,每组人数都是固定的。实在是不好意思!”
©竹中工务店
大爷一再抱歉。我忐忑着继续问——
“那今天或者这几天还有没有可能预约上呢?”
“嗯....你稍等哦。”
大爷转身进入房子内,一分钟后,一个差不多岁数的阿姨走出来。
“你从哪来?”
“上海,中国。”
“做什么职业呢?”
“编辑。”
不知道是在做背景调查,还是仅仅是出于双方默默无言地站着略显尴尬,我和阿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几句寒暄后,她接起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正在宣告这次见学“面试”的结果,再幸运不过,下午一点钟便可前来。
听竹居的主人,日本建筑家藤井厚二。在 39 岁那年,选择了大山崎这个小山丘来建造一座自宅。
如同《东京大饭店》里木村拓哉寻找金枪鱼一样,藤井厚二的一生都在寻找着最适合日本气候、风土与自然环境的理想住宅,也就是他的”实验住宅“项目,听竹居是他的第五个实验,也是最后一个,为自己建造的房子,某种程度来说便是最集大成的一个。
©竹中工务店
整个房屋,虽说是藤井对于”最契合日本风土“的实验,但不全然只是日式。曲线与直线、感性与理性、开放与含蓄、西洋的工作生活习惯与日本人的余白和收敛,在这个家里齐头并进。
格局以客厅为核心,可以直接走入任何一个其他功能空间。传统日本房屋建筑层高不过是 2.4 米,而听竹居则选择了 2.7 米,敞亮而通透。
为了母亲,在客厅的一角依旧保留了榻榻米,榻榻米高 30 厘米,恰好能让跪坐于上的母亲,交流时候与沙发上的年轻一代保持平视的高度。
阳台处,是长达六米的玻璃大连窗。专门从德国海运而来一整面的玻璃,部分取代了传统日本的和纸,从而能最无保留地拥有窗外的四季。
窗户的设计亦很精妙,其中窗与框之间的三角柱榫接,保证了窗与框的完全吻合,从而确保冬天时屋子里是不漏风的。经年使用之后,这木窗框与榫接已厚实温润至极。
阳台编织交错的木板天花板正中位置,保留了一扇可推拉的移动天窗,又能在夏日时迎入更多凉风。
“我也参观过他之前的那些实验住宅,也有着类似的窗户设计,也很好看,但精细程度还是和听竹居差远了,毕竟,之前的都不是藤井自己要住的房子嘛。”见学导览 Shota 桑如是说。
回到客厅,藤井厚二是麦金托什的狂热粉丝,不喜蜿蜒柔美的曲线层叠,更钟意纵横的几何直线,这个热爱,从顶灯、挂钟之间都可以窥见。
向麦金托什致敬的挂钟上方,还藏着一个橱柜,拉开后是神道教的壁龛。
两道垂直的 1/4 圆拱相连成为了餐厅的入口,垂直直线与曲线的拼接,并不仅在这个拱门上得以呈现,连地上小小的门挡都是一模一样的形状,藤井究竟对于设计有多龟毛与细腻,不得而知。
在待客的茶室里,天花板是传统日本人的木编纹样,位于正中的倒金字塔顶灯,似乎又能看到赖特灯具的身影。
茶室里的桌椅同样全部是藤井的设计。为了让身着和服的女性入座更为舒适与方便,藤井刻意在椅背设计了巨大的镂空,也拉长了座椅的深度。
出于同样的目的,桌子也设计了内凹的曲线,因而身着和服的女性入座后不用再顾虑腰间的装饰。
看到这把椅子的当下,不禁想到秋冈芳夫为自己设计的可以盘腿而坐的椅子,短腿、宽椅面,不用过多拘束,脱下木屐,自然而然地就可以盘腿于这椅子上。这些日本人,为了”用“所修正的设计,总是有种贴心的美意。
△ 图片来自 MUJI BOOKS 人与物《秋冈芳夫》
餐厅与厨房的连接部分,在墙的一侧橱柜里开了小口用作传菜窗。
厨房的一侧,水槽与料理台相连,洗切顺畅一条龙,水槽旁的盖子掀起来,就可以直接将湿垃圾排到屋外作为堆肥原料,构筑了一个有机的厨余处理系统。
而厨房的另一侧,则是他从瑞士专程运回来的冷藏系统,也是早期冰箱的原型。
藤井为两个女儿设计的书房就在阳台身后,T 字形的书架将工作台分为左右两边。
书房里的写功课景致再美不过。
言语与图片远无法说清这房子”处心积虑“的精妙,藤井厚二并不仅是设计这个房屋,也设计了房屋里的家具,甚至可以说,他在造房子的当下,也为这个房子未来的生活做好了设计。空间本身、家具与物件的机能性、使用者的感受,他谦卑地尊重每一个维度。
△ 听竹居里的几盏灯
或许这便是相较于淳朴的自然,我更钟情于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原因。看过一个好的建筑,总是能重燃对于人类社会的信心,自然无法改变,但能通过雕琢与试验,以设计为名,来改变思索、窥探、拥有、享受自然与四季的方式,这种人定胜天的野心,才是真正的鸡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