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波:原创散文《俺爹俺娘》
《黄海晨刊》专栏:林桂波记录《俺爹俺娘》之一 作者:林桂波2017-01-16 09:49:00| 分类: 散文推荐|举报|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散文☆ 精品专辑】《中国作家协会》:http://q.163.com/zgzjxh/
《黄海晨刊》专栏:林桂波记录《俺爹俺娘》之一作者:
林桂波 编辑:
木子叶寒
记录,很有意思文/林桂波年少时,常翻阅父亲的收藏。在其中一册笔记本内,父亲粘贴了大量的黑白照片,那是他在部队时外出旅游的留影。父亲工整的写着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说明。父亲对我说:把自己的事,记录下来,到老了看看,很有意思。这是我对“记录”这个词语,最初的感知。及至年长,也习惯于将生活日常、喜怒哀乐、离别惆怅之类记录下来。再到后来,看到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就收起来找个地儿存着,这些年积攒下来,倒也有大半个书橱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怀旧的情愫,然后就想到了父亲当年跟我说的话。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把记录下来的东西翻阅一下,越发体会到当年父亲说的“有意思”是的确“有意思”。由此想到读史。读正史,自《世本》始,再由《史记》至《清史稿》,若再翻阅稗官野史,细读起来,真是有意思。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曾说:“史不必皆史官所记;史官所记亦不必皆优于寻常人所传。”这是一个记录的时代。譬如一部手机,可写、可拍、可录。用好了,你就是一个史官。生活处处是风景,若用心记录下来,那就是财富。或许几十年或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世也能透过你的记录,感知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有意思”。谨以此,作为开栏之语。俺爹俺娘开篇的话十年前,我就有写一下俺爹俺娘的念头。那时,焦波先生的图文典藏版《俺爹俺娘》刚刚出版,火遍网络,买来通读后,我的这个念头也就起来了。其实,约在2000年寒假,我就用一台汤姆900傻瓜相机拍过爹娘。那时候我只有20岁,还是个学生,对亲情的把握远没有现在这么深,所以每次15块钱买个柯达胶卷,能拍36张照片的胶卷,给爹娘能拍6张就算不错了,多数都跟一伙子同学们咔嚓了。后来有一次放假回家,爹跟我开玩笑:我给你称了一下你那一包照片,有二斤了。我当时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奥。后来我才想,爹那是提醒我呢,给的生活费全跟同学们出去照相潇洒了,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不是最明智的选择。虽然受了父亲的“教导”,但我还是偶尔去买一个胶卷,回家给爹娘顺手咔嚓上那么几张。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副照片,对我影响很大。那约是在2001年冬天,放寒假的时候,爹挑着一担尿(尿是有机肥料,农村人喜好将其用塑料桶攒起来,浇地用),去村东头自家的果园里追肥。我提着个破相机,屁颠屁颠的跟在身后,到了果园,我也懒得往果树林里钻,就站在果园外,看着爸爸挑着尿罐进了果园。其时,正有雪,天地一片苍茫,爹挑着一副尿桶的背影,给我了极大的震撼,我在犹豫拍与不拍之间,忽然就那么几秒的功夫,父亲一辈子的大起大落就从我脑海闪过:父亲肩上挑着的,是一段怎样的艰难人生啊!于是,在爹几乎要走到果园尽头的一刹那,我按下快门,拍下了他的一个坚实背影。自那一副照片起,我就开始了用心记录爹娘的历程。我不是专业摄影师,没有任何摄影技巧,没有任何摆拍,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我想做的,仅仅是记录爹娘的平凡生活。我拍了十几年,也记录了十几年,有照片,也有录像,还有文字。这会成为我生活中的必须,这些照片、录像以及文字,日后也会成为我最引以为豪的财富。记得毕淑敏女士有一篇《孝心无价》的文章吗?里面有一句话: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从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把握当下。1.父亲的家族故乡,在叩官镇的盘龙河畔,一个名为大迪吉的村子。据《林氏族谱》载,明嘉靖元年(1522)年,林姓由户部乡龙湾头迁此立村,以村在形如鸡状的两立石之间,得名石鸡间,后取吉祥之意,更名为迪吉涧。村庄坐落在一片小盆地之内,一条弯弯的小河流经村东侧,不知流淌了几千年,祖辈的乡亲们,都叫这条河为盘龙河。或因该河蜿蜒曲折,状若盘龙之故,我想,也承担着乡亲们“藏龙卧虎”的美好寓意吧!我们的祖上,几代都是木匠。我的老爷爷林九吉、二老爷爷林九祥,由于乐善好施,在村内威望较好,乡亲们都尊称为大木匠、二木匠。吉祥兄弟两个的孩子们,仅有我爷爷是个男孩,所以两兄弟就格外的珍贵。1947年我爷爷参加解放军以后,我的老奶奶天天在家烧香磕头,保佑我爷爷平安归来,后来甚至说哪怕是残废了也好,回来还能留个后。果不其然,1948年春天,在解放临汾的战役中,我爷爷右腿膝盖被打进了炮弹片,由于长时间包扎治疗,最后导致右腿不能弯曲,被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后退伍回家,好歹算是保全了我们老林家的香火。我父亲在1952年出生的时候,是家族中他这一辈的第一个男孩。父亲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出生的,全家上下都喜笑颜开,说是先祖们赐福保佑,早早的把我父亲送来,让全家团团圆圆过个欢喜年。父亲后来说,当年的自己真是受宠。我的老奶奶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都专门差遣我老爷爷赶着毛驴,用驴筐驮着父亲跟她一起回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显摆”吧。我的老爷爷不愧是大木匠,那时候就用木头做了个小推车,每次上街就推着,四个轱辘到一转悠,都知道是我老爷爷又推着孙子出来“显摆”了。父亲还说,自己8岁上学之前,甚至都不知道太阳从哪边出哪边落,因为我老奶奶从来不让任何人早叫我父亲起床,必须睡到自然醒,这个待遇,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父亲1960年入学,1966年在邻村白石子高小毕业,后到叩官读初中、念高中。我手中最早的一张父亲的照片,就是父亲小学毕业照上的。2.母亲的家族母亲农历1950年腊月初九出生在潮河镇的小庄村,一户王姓的祖传中医家庭。据外祖父讲,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外高祖父就悬壶行医,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了“西中合堂”的堂号,周边村子的乡亲,几乎都去看病。“西中合堂”除中医外,兼营百货,后来堂号停用,但那枚寿山石的印章尚在,我幼时在外祖父家看到的中医古书上,均钤印此印章。我年少时,曾在外祖父的中药铺里看到过清末线装本的《伤寒杂病论》《痈疽论》《傅青主女科》以及民国初年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中医书籍,这对我喜好古代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初三那年暑假,外祖父曾对着一本《频湖脉学》跟我讲过几次脉象,惜我天生愚钝,未能对中医开化。母亲在姊妹排行中,是老大。因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也是跟着长辈们背《汤头歌诀》《十八反歌诀》,也读《三字经》《木兰辞》。到现在,母亲还能熟记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木兰辞》还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很是让我吃惊。我手中最早的母亲的照片,是她年幼时的全家福。照片拍摄于1958年,前排中站立者为我的母亲,当时母亲8岁。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能拍一张全家福的并不多,而一张彩色照片,就显得尤为珍贵。照片中间端坐者为先外曾祖父,后排站立者为先外祖父,前排右立者为我大舅,均为中医,而今大舅之次子亦从事中医行当。我自幼经常在中药铺玩耍,曾记得每到放假去外祖父家,就常背着他溜进药铺偷吃熟地,因为熟地甜,我就叫它“黑糖”。每每从药铺偷吃出来后,就会被外祖父叫住,令伸出舌头观看,若舌头发黑,定是偷吃了“黑糖”,免不了一顿教训。外祖父常有一句话:我用烟袋锅子嗵(敲)你!吓得我就赶紧溜走了。整理这个系列的时候,我详细询问了父母现存最早的照片的情况,巧合的是,我现在所能找到的父母最早的照片,竟然是同一个人拍摄的。我想,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原文链接:《黄海晨刊》专栏:林桂波记录《俺爹俺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