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心力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要懂得拒绝无谓的消耗。
01
人人都在说知行合一,它到底是什么?
关于知行合一是什么,也许很多人都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进一步的问题来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抛开玄而又玄的东西,让我们试着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方法论探索。
来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或者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修炼和抵达。
知行合一,可以拆分为两点:认知升级和自我效能提升。
认知升级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在认知上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效能的提升才是有意义的。
谈到认知升级,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
是各类脑洞大开、知识丰富的专栏,还是各类的读书会?
从本质来讲,这些都不是。
这些是你真正认知升级之后去提高和积淀的东西。
02
我们先来看认知的四个层次。
关于认知,每个人都会经历或者处于一种阶段。
分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绝大多数人所停留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的人,总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95%以上的人是这个状态,无知者无畏。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这个阶段,所谓:年少轻狂。
渐渐地,有些人比较幸运,早早地遭遇了挫折。
在跌得头破血流之后开始反思,开始寻求答案,他们会逐渐进入第二个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通常是在某个领域有了比第一阶段更深学习,并且对其他领域都有涉猎之后。
这时候人们会存留一颗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实际上,真正打心底里承认自己无知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人们会倾向于自我认可和自我保护。
这里有个小小的方法论,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要警醒,一旦发现自己有骄傲的苗头,就开始反思自己。
03
经过这一阶段的锤炼之后,人们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精进,抓住了一定的事物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在一个领域小有成绩。
但敬畏之心常存。
这个时期也是非常危险的时期,比起第一个阶段,人们已经有所成就。
当知识之器越来越满的时候,再常怀空杯心态,就是对一个人境界的更深考验。
接触更多的牛人,尝试全心的领域,会是一个比较好的破局方法。
保持第三阶段的审慎,不停打磨自身,人们才可能至臻完美,达到第四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也是真正的大师,回归本真,达到的境界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永远保持空杯心态,直至认知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认知的四个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95%的人都还处于第一阶段,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却认为自己已经到了三四阶段。
这就是认知不协调。
04
认知不协调包括两种,一种是先有认知后有行为,另一种是有认知不一定有行为。
注意第二种,这是很好的一个区分方式。
简单来说,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知道一个道理并且很重视。
但只要没有行动,一切都只是“你以为”。
首先,知而不行非真知,仅限于你脑中所认为的知是远远不能抵达真知的。
其次,知行之间的距离,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打个比方来说,每个人都知道早起好、运动好、读书好,但极少有人真正能够做到。
而做不到的人,就处于有认知无行为的认知不协调之中。
05
认知包括输入、训练和判断三个要素。
输入代表的是信息的输入和挖掘,遇到一个信息和知识,人们通常会经历看不见、看不起的阶段,从而错失良机。
人们因为骄傲而拒绝信息输入,也因为自卑而自我保护,这两种情绪都会让人隔绝外界信息,停止成长。
而人的成长,本质就是一种自我抗衡。
训练是一个自我博弈的过程,自己问自己,用两个自我反复博弈、无休无止,直至精进。
在不断自我反思,直面痛苦和真相之后,反思的效用才能真正产生。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认知就是一场自我革命。
06
你需要有不断自我否定、假设自己无知的心态。
你需要将思考和认知转化成真正的行动,你要知道,从认知到行动中间有巨大损耗,你需要在执行中加强理解。
你需要重新理解自我管理和管理,你要知道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管理,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
你可以加入一个最牛的团队,和认知能力比你高的人在一起。
你可以把管理简化成三步:定目标、找到关键人、传播影响力。
而领导力的核心,则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07
再来说自我效能。
提升自我效能第一步,认识真实的自己。
一切管理都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了解自己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自然的能量补充方式,性格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
你需要注意几点。
比如,你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
外向是指从与外界接触中吸取能量,内向指更多从自我接触中吸取能量。
再比如,你是内控性人格还是外控型人格。
内控性人格:只要努力,事情就可以掌控,不相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合有挑战的,全面复杂的工作。
外控型人格:认为事情出现是超乎自己掌控的,试几下之后就会找外援,适合例行化程度高的工作。
人们做决策依据两个决策回路:本能和思考。
一旦选择的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特质,多数时候做起事来就像躲车一样出于本能。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扬长避短,就可以既不费心力,又把本能做到极致。
08
提升自我效能第二步,理解你的情绪。
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决策,情绪才是决策过程中的主角。
情绪管理的本质,是控制自己产生好情绪和坏情绪的比例。
积极心理学有明确的建议,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最好是大于三比一。
管理者要把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并有意识地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员工。
并且,情绪饱满的时候创造力超强。
能正确认识、理解和控制情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09
提升自我效能第三步,减少心力的流失。
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开始行动,毫不畏难的强大内心?
我们要知道,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认知还需要心力。
但是,心力是有限的,人们会本能节省心力,即认知吝啬。
合理分配心力资源非常重要,提供一些小方法。
首先,要事第一,只做最重要的20%。
面对纷繁的任务,要学会选择,然后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信息。
其次,要懂得拒绝无谓的消耗。
乔布斯只穿一种黑色套头衫和牛仔裤,不止是为了留下一致的印象,也是因为可以节省心力。
因为乔布斯知道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每用一次就消耗一次,会造成心力浪费。
再次,提高专注力。
正念的真正含义,就是一种专注力。
正念是一种忘我,是心力的最佳配置。
10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信心或信念,它来自四个方面。
显然,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
其次是替代性经验,看别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知,这个比亲历的稍弱,但也比较有效。
再次是社会说服,主要来自身边其他个体的劝阻和说服。
自我效能感还受到情绪和生理的影响,生病疲劳和情绪低落的时候容易有自我效能降低的感觉。
所以,有心的人会为自己设置一些正反馈回路,从而获得更精准的掌控。
而以上“认知”和“自我效能”之和,就等于“做到”。
▼ 心力的最佳配置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