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圈打假
又逢315,又到了各行各业的打假时间。
随着前几年国内健身市场蓬勃发展的“窗口期”,不仅让从业人员的收入水涨船高,也造成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加之缺乏有效监管和标准约束,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业乱局,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催生各种猫腻。
古语云:小人难养,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如果说遇到小人难免,那么在一个混沌的行业周期,“李鬼”更是防不胜防。
1伪教练
业内对于伪教练的声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在有没有证书上,在这个随便花了几百块就能买到一本证书的当下,已经不足以区分了,何况还有很多持有正规认证的教练同样很“假”。
这些教练中的李鬼有什么特征呢?主要是无知,而又爱跟风说大话,为了拉拢顾客,把自己标榜的无所不能。
在他们眼里,小到骨盆前倾脊柱侧弯、大到妇科杂症、不孕不育,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体态和肌肉,以及不运动。
而他们的朋友圈,往往会经常转发癌症三高亚健康类的信息,然后配上经典的恐吓式言论,大意“你不健身就会各种疾病缠身,你给医生钱不如给我钱。”俨然成为了超越自然科学的神秘黑科技,堪比祖传老中医。
当然确实也能吸引到不少不明事理的小白人群,但可怕的是,这种教练虽然号称自己全能,却往往是最不愿意真心把时间花在自我提高和成长上的一群人。
越无知,越以为自己无所不知。
2伪专家
由于行业焦虑情绪蔓延,很多人急切的寻觅各类扭亏为盈的秘方,故而也催生出了不少所谓行业导师与专家。
有一种是健身圈销售或运营出身,本职工作中并没有取得太多靠谱的业绩,但凭借着曾经在大品牌的工作经历,看到了市面上极度渴求运营管理经验的需求,于是摇身一变成为培训专家,把老东家的一切亮眼业绩包装成自己的杰作,把一些最基本的管理销售套路说成是行业秘笈。
这样的伪专家很好认,他们一般都喜欢用机场成功学的文案包装,突出极其惊人的数据,排列组合各种高大上的头衔,去忽悠三四线城或者刚入行的懵懂同行们,靠区域和经验造成的资讯不对称,忽悠一波是一波。
还有一种专家隐蔽性较强,他们原本并不关注健身,甚至没有健身习惯,只是这几年看到健身圈的火爆异常觉得有利可图,便突然热爱起行业来,立志要与健身创业者共创美好的春天。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专家往往有知识无常识,有见解无见地,忙着观察却少了洞察,虽引经据典言必称欧美,但由于缺乏思辨能力,所以常常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概念。
他们的言论因其表面上的建设性,虽与行业真实情况南辕北辙,但往往显得格外义正严辞,还会让小白心智混乱,一时半会难辨真伪。但这类专家常常因投机需求会急于站队,身边也不会缺乏招摇撞骗之徒,等同一战壕的朋友出了问题之后,身后的尾巴也就无处遁形。
唐代韩愈《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金吾卫将军李公墓志铭》上说:“上即位,以先朝时尝信妄人柳泌能烧水银为不死药荐之。”
以上两类伪专家虽出处完全不同,但不顾事实地胡说八道是他们的共同特征,甚至还催生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可以称之为消费焦虑。
出了问题烧水银当不死药?这是送死药啊。
3伪合伙人
在健身行业,从来不缺不学无术的假教练、卷款逃跑的假老板,但有一种“李鬼”并不经常被提起却又危害巨大,就是那些口口声声要精诚合作合作,结果却永远最先掉链子的“伪合伙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健身创业作为一项费尽心力的事业,团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市面上有很多教练与爱好者的创业组合。
教练型“伪合伙人”,通常会夸大健身行业的吸金能力,描绘出日进斗金的海市蜃楼,等会员心动投资后,便利用后者不在一线实地管理的机会,业绩走私帐、瞒报收入,乃至篡改合同,最后将场馆变成自己的产业,或是吸干投资款后拍拍屁股走人。
还有一种投资型“伪合伙人”,本身带着赚快钱的心态投资健身,或者缺乏对于行业规律和用户习惯的尊重,快速要求产出。表面上放手不管,但隔三差五被上述伪专家煽动有了新想法,或是看上一种新模式,便要求管理团队立刻效仿,导致品牌缺乏稳定的产品和服务机制,结果自然又是一地鸡毛。
而在场馆以外也经常上演着各种合伙“闹剧”,不少人表面合伙,实则抱着利己的目的一味索取,自身资源却捂得严严实实,等吸收利用完毕,便以各种理由退出,转而寻找下一个合作方。
有人说了,那些卷款潜逃的投资人算不算伪合伙人?
他们根本就不能算人!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今天盘点的这些“伪军”只是行业乱象的一部分,并且他们还将会长期存在于行业中。但请相信,只要我们擦亮眼睛,更多的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终究会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使其伪劣行径无所遁形,对行业来说也是一桩幸事。
那么,你的心目中,还有哪些“李鬼”需要揪出呢?
· end ·
寻找更多您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试试点击以下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