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奈飞发家史:从租碟的到市值超越迪士尼,是怎么做到的?

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青年才俊里德·哈斯廷斯和马克·伦道夫创办了Netflix,翻译成中文叫网飞或者奈飞,公司业务很简单:租碟的。

1998年,奈飞上线线上影片租赁商店,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普通租碟的了,我们现在是网上租碟的。我们相信,告别低级趣味,我们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1999年,奈飞推出VIP包月服务,我们家的碟片无租期、无运费、无手续费,简称三无产品。我们郑重承诺,我们家的VIP包月会员绝对不包含VIP专属广告。

自此,奈飞的商业模式基本确定,作为全球第一家线上影片租赁公司,通过用户付费订阅模式,为所有用户提供用快递邮寄和回收碟片的影片租赁服务。这一阶段,奈飞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碟片邮递模式、线上租赁模式、用户订阅模式。

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奈飞也未能幸免,差点破产。但天无绝人之路,这个时候DVD终端机越来越受欢迎,乔老爷子的烂苹果也卖得热火朝天,影片租赁需求迎来爆发,奈飞开始疯狂圈粉。

2002年,借着这股东风,奈飞登陆纳斯达克。对于绝大部分国内企业来说,上市是一个公司的终点。但对于奈飞来说,上市仅仅是我们腾飞的起点。

有了money,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这就是金钱社会的魅力所在。为了优化用户体验,2006年,奈飞拿出100万美刀作为奖金,鼓励全球各行各业的天才和专家针对自家的网站进行个性化推荐算法开发,结果大获成功。后来,淘宝搜索端的千人千面和传得神乎其神的今日头条算法,可以说都是奈飞玩剩下的。

2006年,奈飞已经拥有超过六百万的付费用户和八千万美元的营业利润。

2007年,眼看着隔壁家YouTube玩视频玩得这么溜,再看看自己家仓库落满灰尘的一排排碟片,这简直是极大的浪费呀!一刻也不能等,全给它搬到网上去。于是,奈飞的流媒体服务横空出世,引领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将娱乐资源的实体载体直接取消,转而直接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不限空间不限时间的娱乐资源线上即时访问服务,奈飞砸了自家吃饭的家伙,一点也不心疼。

2012年,奈飞全球付费用户已增长到三千多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媒体巨头。

不过这人一富贵呀,就容易遭人妒,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眼睁睁看着一个破卖碟儿的生意这么火,全国的出版商都不干了,都吵吵着要给奈飞断粮。奈飞老板听到这消息,吓得脊梁骨直冒冷汗。对于自家二道贩子的买卖,哈斯廷斯心知肚明,一旦出版商给自己断了内容,那可就真要了老命了!

唉,谁让自己不是生产商了呢?

痛定思痛,奈飞决定干票大的。2013年,奈飞砸下1亿美刀拍了一部只有13集的电视剧《纸牌屋》。

隔壁的媒体出版商们听到消息后,决定立即开香槟、开Party,为奈飞的这一愚蠢行为庆祝一下。因为他们算了笔账:奈飞要想收回这1亿美刀的投资,至少要靠这部《纸牌屋》拉来近60万名新增用户才行。

但很快,奈飞这边也笑开了花。一部《纸牌屋》,为奈飞拉来了一千万新增付费用户,获得15项金球奖和艾美奖提名,让奈飞更加坚定了向自制内容投入的决心。

2017年,奈飞自制内容投入63亿美元,全球付费订阅用户达到5783万。

2018年,奈飞自制内容投入80亿美元,原创内容已超过700部,干掉HBO斩获112项艾美奖,市值超越迪士尼。

为了能让自家重金打造的电影《罗马》冲刺奥斯卡,奈飞破例让《罗马》先在线下影院小规模上映再重回自己的线上平台。结果这一举动彻底惹恼全美知名院线,声称绝不会再为奈飞做嫁衣,以后将封杀奈飞。而《罗马》也不负众望,目前已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有望冲击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2019年,奈飞的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在线上,亚马逊、谷歌、苹果等高级玩家在流媒体领域跃跃欲试,试图挑战奈飞的霸权地位,连传统的媒体大亨迪士尼也将联合另外几家巨头推出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在线下,奈飞与美国知名院线的关系剑拔弩张,传统内容出版商也声称将给奈飞下架诸多头部内容(可谓釜底抽薪);奈飞自身的业务增长也已经触及天花板,国内订阅用户已经接近饱和,后期只能开辟海外市场;内容自制的投入看似一个无底洞,融资压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与国内视频领域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国争霸似的烧钱式竞争格局不同,目前奈飞在美国国内的流媒体领域依然是唯一的霸主,而且都是粘性很高的优质付费用户,为奈飞构筑了宽广的护城河;随着自制内容的增多,奈飞在用户吸引和内容版权上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经过多年的海外布局,奈飞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远超其竞争对手,海外市场将成为奈飞的一颗重量级战略棋子。

Netflix出品,必属精品

《纸牌屋》(电视剧)

《女子监狱》(电视剧)

《制造杀人犯》(电视剧)

《毒枭》(电视剧)

《超胆侠》(电视剧)

《鬼入侵》(电视剧)

《罗马》(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