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书随笔: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阅读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读后感

建议:“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阅读

原文:教师感到时间不够用,首先是因为儿童学习有困难。我多年间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减轻儿童的劳动。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说,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反思: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棘手的两个问题,一是是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主要是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越来越困难;二是孩子们很少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差。

最近一直在研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其实就是在倡导阅读改变学习方式的新理念。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通常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传授给孩子们。然而,教科书、教辅书不是真正意义上原生态的知识源,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不可能走得很远。

可是看看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只是在每天灌输一些学科知识,这种机械简单的枯燥学习方式造成的“学困生”越来越多。今天再次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的建议,其实和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没有阅读就很难有真正的创新”的理念是一致的。

鉴于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将阅读与日常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有助于学习和识记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可以大大增加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记忆。目前我们的孩子由于缺乏阅读,也就制约了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更别说对于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