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千年的国宝,曾被用来摆地摊烙饼,收藏家转手卖出2个亿
文物之所以珍贵,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还因为它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是时代的见证。在不识货的人手中,一些其貌不扬的文物经常有明珠蒙尘的遭遇,但在熟悉历史的人眼里,它们就是千金不换的珍贵宝物。
西周青铜器兮甲盘就是这样一种文物,它外表看起来和“平底锅”颇为相似,整体呈圆形,盘底内陷,铸铭文133字,两边还有附耳。就是这样一种黑漆漆、圆滚滚的铜盘,却是无比珍贵的国宝重器。
兮甲盘的制作者是尹吉甫,“兮甲”是他的金文姓名。尹吉甫是约2800年前周宣王的重要辅臣,盘底铭文记录了他随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族征收赋税后因功封赏之事:“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此盘的作用就是用来记录大事以及其发生的时间。
这件文物历时久远,对于研究西周历史、文化和体制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第一任有记录的收藏家是元代的书法家鲜于枢,也是将其从烙饼生涯中“解救”出来的人。当时鲜于枢是三司史掾,有一回他到幕僚李顺父家中小坐,偶然发现其烙饼的铜盘有些特别,因为他对古铜器有些研究,细看之下发现其价值,惊喜不已。
李顺父一家对古物毫无研究,他也是从一户摆烙饼摊的村民手中将其买下的,只花了五两银子。用兮甲盘烙饼的时候,李顺父的家人嫌它不够方便,还折断了它的盘足,让鲜于枢大为痛惜,从此他小心爱惜,将兮甲盘作为传世之宝一直珍藏。后来时移世易,兮甲盘在民国时期又辗转来到了收藏家陈介琪手里,从此在战乱中不知所踪。
期间兮甲盘出现了很多伪造赝品,但都被一一辨认了出来,皆因盘底的铭文独一无二,使仿造者难以完美复制。日本书道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都曾经展出过一件“兮甲盘”,后来经过与陈介琪、吴大澄等人流传下来的铭文拓片对比,发现均属伪造。
直到2010年,一位旅美华人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看到了一件与兮甲盘十分相似的文物,他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于是花重金买下了这件兮甲盘,后经鉴定此为真品无疑。历经多年辗转漂泊,文物由此终于能回到故乡。
2014年,这位收藏家在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上将兮甲盘公诸于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2017年7月15日,兮甲盘在杭州西泠拍卖会上正式拍卖,以1.85亿元成交,加上佣金总价超过两亿。
这个价格还是在兮甲盘不完整的情况下卖出的,如果元代时李顺父一家在用它烙饼时没有将盘足折断,或许兮甲盘还能拍出更高的价格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