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饶州窑青白瓷的品鉴(中)
上接《宋代饶州窑青白瓷的品鉴(上)》
二、雕塑类
雕塑作品是青白瓷中具有极高的设计审美及代表性的手工技艺典范,通常以雕塑的形式将儒、释、道以及生活中节令所供奉的童子、动物、生肖等通过以青白瓷为媒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宋元青白瓷塑作品的鉴赏主要从胎体、开相及身姿、釉色、装饰等四个方面考量。
胎体
瓷塑所用的胎体大多数是以两种的不同颜色的胎土结合,北宋时期的雕塑基本是以单一的胎土制作而成,南宋后期的雕塑通常先以耐高温的泥土做骨架,再以细白胎土做肌理。比较完美的瓷塑像是呈现出油腻细白的胎色,所表现的人物肌理更加生动形象。
开相及身姿
造像的艺术至关重要的便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行业称“开相”或“开脸”。讲究人物神态传神,刻画线条流畅挺拔,所表现的内容一丝不苟,喜怒哀乐表现恰当。北宋时期的人物造像,开相威严、端庄,有幻化之势。南宋及元初的造像,其开脸细腻,刻画得婉约妩媚,大概是世人以谄媚神灵以保安宁康乐。身姿上北宋重雕琢感,以简练的剔刻手法表现人物身姿,南宋时期的人物在身姿上以贴塑堆雕为特点,细致的表现人物的服饰细节和动作姿态。
釉色
瓷造像的釉有施满釉、半釉及通身素胎三种。北宋时期的造像以满釉和素胎两种,南宋时期则多了一种半釉的装饰手法,使得人物服饰更加层次分明。总体而言,釉色以青白匀净为好。
装饰
宋元的人物造像装饰多是在素胎或者半釉的基础上进行装饰的,常见的有墨彩,朱彩,漆金。偶见少数人物造像的脸部或头部有装饰胡须及发髻的凹槽。
三、文房
文房器具的制作,也是青白瓷中的一大特色亮点,首先得益于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原材料的得天独厚优势,更是基于青白瓷制作工艺上的成就。青白瓷文房的出现,部分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倾向。
器型
文房类的器型,大致有砚滴、砚台、镇纸、笔架、笔插、印章、套匣、象棋等。器型以精巧取胜,而文房器具又多以镶器为主流,成型规整不易。尤其是砚滴物件,利用了巧妙的虹吸原理,堪称一绝;
砚台的造型以抄手、马蹄、辟雍、板、蟾型等为代表;套匣多以方型为主,以镶接成型,偶有龟型套匣,以镂空为匣,再贴塑龟型;
笔插存世稀少,宋代称“笔格”,见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笔格辩所载:“上穴四窍,下如座子,洗笔乞,倒插案上,水流向下,不损烂笔芯”,而青白瓷笔插有四穴与三穴之分,多以器型大小而定。
装饰
文化器具本不强调装饰的,多以素面简介为主流。在砚滴上的装饰以印花,刻画为主,讲究图案工整素雅,部分砚滴做成动物和瓜果状,设计巧妙,即丰富了装饰内容又增添了功名寄托的向往,如“金蟾”,取自“蟾宫折桂”的意思。
再以“鳌鱼”为状,则取自“独占鳌头”的寄托。如此之类,究其缘由,比比皆是。而印章的纽式,有几类:龟、桥、柄、方、鼻纽等样式,通常以方纽常见,龟纽较为稀少。笔架多作山峰状,有的会在山峰处装饰“蜂”、“猴”、“鹿”的贴塑,取自“封侯爵禄”的思想。有的会融入文人典故,从而进行笔架的装饰。笔插的装饰有印花、刻花及贴塑。
釉色
整体都是以追求釉色匀净,不开片为上,有剥釉者为次。(亦有素胎未施釉的文房,以砚台、象棋、印章为例)
成型
青白瓷文房种类甚多,其成型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模印、镶接、镂雕。而无论是模印、镶接、镂雕,能够制作出精巧卓绝而又不失文雅之气的文房器具便是上好。
未完待续
编辑:郝喜文
审校:曹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