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中药——隔山消

【别名】

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白奶奶、豆角蛤蜊、过山飘、无粱藤、白人参、野红苕、羊角藤、 土白蔹、万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

【出处】

《纲目》

【药用】

为萝藦科植物隔山消的块根。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沙。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

甘、微苦,平。

【归经】

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攀登;脾虚不运;脘腹胀满;仞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用于神经衰弱,阳痿,遗精,腰腿疼痛。

《中药大辞典》

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

《中华本草》

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攀登;脾虚不运;脘腹胀满;性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

1.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2.治食积饱胀:隔山消一钱。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贵州《常用民间草药 手册》)

3.治胃气痛,年入未愈: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 一钱。(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4.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贵阳民间药草》)

5.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

【各家论述】

1.《纲目》:主腹胀积滞。

2.《草木便方》:醋磨涂癣。

3.《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4.《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疮毒、鱼口。

5.《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劳,肾虚 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6.《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7.《江西草药》:清热解毒,顺气止痢。

【运用】

①治痢疾:

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治食积饱胀:

隔山消一钱。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

③治胃气痛,年久未愈:

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一钱。

④治多年老胃病:

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

⑤治气膈噎食,转食:

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

⑥治小儿痞块:

隔山撬一两。煎水加白糖当茶喝,每日三、五次。

⑦治小儿疳疾,隔食,并能开胃健脾:

隔山消、苦荞头、鸡屎藤、马蹄草、鱼鳅串、侧耳根。研末,加石柑子叶、鸡内金,蒸鸡子服。

⑧治食疟:

隔山消(细末)五分,地枯牛三个(去头、脚,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

⑨催乳:

隔山撬一两。炖肉吃。

【备注】

以切面淡黄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