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唐剑雨初闯江湖系列结局篇: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编辑亚静
初闯江湖系列结局篇:
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文/唐剑雨
在二人转《白蛇传》中有一句唱词“你言说是一龙,早点归沧海;你言说是一蟒,早点归深山。”在东北老家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用本山大叔的话说:不服就出来走两步。
培训的时候,无论是讲师还是领导,讲话时都带着上述的意味。当然,通过培训,也熟知了公司的拳头产品和企业文化,明白了什么是ZQS2型,什么是GPT变频调速?什么是流量、扬程?什么是自动巡检?什么是定时切换?大约有三四十名“挑战者”参加了培训。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义务劳动,还要积极参与集团的唱歌比赛。培训有时候不但培训的是技术,还培训的是心态,培训人的忍耐力。
那段时间,所有人就像困在笼中的鸟儿,就等着裁判员的一声枪响,然后各自放飞。
选办事处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还是选择了长春。因为离家近,好歹也是省城。找找三亲六顾,七大姑,八大姨和他瞎眼二舅妈或许都能帮上忙。哪知道领导没批,理由是长春有个号称“王铁嘴儿”的主任,已经使尽了招数,还是战绩不佳。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如果当时真去了长春,肯定被打回老家了。
领导鼓励往南去。
我反复研究当年的销售业绩英雄榜,常常一个人坐在销售指挥中心的地毯上,看中国地图。中国之大,我这枚棋子到底要放在哪个城市?当年的销售冠军不是北上广的办事处,而是来自河南的平顶山。平顶山是个典型的工矿城市,相比较而言,工矿城市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一些,人要好相处一些,实在一些,也正适合我的性格。这是我当时的分析。
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在一次地理考试中,有一道判断题是:铜陵不产铜。问这道题对还是错?我当时把这道题答错了。理由是叫铜陵就产铜,叫金陵还产金子吗?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铜陵是安徽省沿江城市,是有色金属的发源地,中国第一炉铜水就在这里诞生。所以对铜陵这个工矿城市印象很深。
后来干脆就选择这里作为我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有了高质量产品,就该决定怎么去干?我把这称之为决策。队伍就是我自己,我也希望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有了决策,有了队伍建设,缺的就是资金。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而资金又是重中之重。
培训期间是没有工资的。当年回到老家的时候,手中的积蓄100元不到。最初摩拳擦掌的出来闯世界,两年后赤手空拳的回老家,心里是无限悲凉的。当时陪我回老家的还有我的两位好友,一个是帮助过我的鸿举兄,一个是非常处得来的“乔老爷”。回老家的主要目的是要“融资”。又担心父母亲不理解,不给拿钱。要知道,没有钱,一切美好的策划都皆成泡影。所以请了两个好兄弟过来当说客,让成功的人现身说法,主要目的是让父母放心。
1995年春节前的一个黄昏,我回到了农村老家,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又回到起点。当天临时花了13块钱买了一双棉鞋,在还没等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的右脚鞋底儿齐刷刷的就掉了,就剩鞋帮套在脚上,用农村话说叫耍圈儿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这是不是冥冥中在暗示我,即使出去也要赔个底朝天回来?我都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走进屋的?
母亲了解了我的创业计划,毫不犹豫的把家中压箱底的6000元钱倾囊奉献,我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次一个人去江南,不是求职,而是创业。如果说当初出来求职挺难的,这次是难上加难。
当我坐在火车上过了南京的长江大桥,江南三月的好风光便扑面而来。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片一片的开得横无际涯,大地也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不知为什么,看到油菜花我总会想起小时候故乡的麦田。风吹麦浪,那个曾经手拿一把麦穗在蓝天下奔跑的孩子,他今天来到了杏花春雨的江南。
“红花当然配绿叶,这一辈子谁来陪?渺渺茫茫来又回……”敏感的心加上人在他乡的那种孤独,那种茫然,让人一下子生出许多感慨。不过这种感慨转瞬即逝,此时除了创业成功,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几经辗转,我终于抵达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十里长江路,千年古铜都。刚开始光旅店就换了好几次,后来在长江路找到供电局招待所,才在这里扎下了营寨。当时住的是8个人的房间,有个小彩电,7块钱一晚。最关键的是有个职工食堂,首先解决了吃饭问题。然后开始印名片,名片上就印的是招待所的电话。有人找我,都要服务员喊,从三楼跑到一楼来接电话。那时候是没有手机的,现在想想觉得挺有趣的。招待所的服务员都是供电局的家属,大家对于我这样一个常住客,低头不见抬头见,相处也算融洽。
刚开始跑的是设计院。通过设计院找突破口找项目。这样的话,到哪个项目组就可以说是设计院介绍过来的。不是盲目的跑,漫无目的的跑很容易被人家打发掉。
那时候整个城市的项目还不是很多,工地上的塔吊也是稀稀落落的。我当时一下子就被铜都大厦这个三星级涉外酒店吸引住了。当时酒店已经盖到了6层,总共大约有15层左右吧,在当时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建筑。
找到了大厦基建办,递上我的名片,递上公司的资料。当时接待我的一位工程师听完我的介绍,他在心里说:好产品终于来了。这是后来签约了之后他和我说的,当时没有说。不过从眼神的交流中,感觉到他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兴趣。
通过交流的不断深入,得知我是从报社辞职出来干销售的。听我谈企业成功之道,企业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等等方面,滔滔不绝。我那时候真是年轻,思路特别清晰。讲的东西确实符合企业发展规律,这是我在报社两年积累的经验和积淀的知识起了作用。
后来这位工程师把我介绍了给他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又把我引见给了副总,各级领导交流的都挺好。那时候感觉推销的不是产品,推销的是我们的公司的管理经验。直到有一天,这个公司的大领导在某酒店的一个房间约见了我。大领导说他们公司也是刚刚组建不久,将来是要上市的。几年后这个公司真的上市了,是铜陵非常重要的一支股票。大领导当时邀请我给他们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上一堂课,给我两周的时间,让我回去准备准备。大领导最后说,同样的产品看质量,同样的质量看价格,同样的价格看服务。只要质量过得硬,价格合理,服务能跟得上,你们的产品,我们会作为首选考虑。
我听后当然特别高兴。然后又跑了一趟北京,回了一趟单位,自己写了将近二十页纸,准备了一套详尽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报告书,还有一些录像带资料。通过先听我的讲解,然后再观看录像资料,当时大领导安排中层以上干部至少30人以上参加了学习活动。当时的场面历历在目,也让我受宠若惊,但是已经顾不了这些。谦恭,谨慎,从心出发,我整整忙了三个小时。一堂课讲下来,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可想而知,后面的签约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样我就在这个城市有了样板工程,为后期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实话实说,我们公司的产品确实是过硬。安装、调试用上好几年,有时开玩笑说,盼着它坏挣点配件费,挣点维修费,它就是不坏。当然在这里不能多写,有植入广告之嫌疑。
从接触这个项目一直到签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生产,发货到安装调试一直持续到年底。在这期间还要接触其他的项目,向另外的城市辐射。所以也是很忙的。闲下来的时候,看书成了我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当然,有好的电视剧和好的电影也看了不少。
有人说搞销售是个苦行当,要跑断腿、磨破嘴。有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销售人员:“跑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经过千锤百炼,说上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方可成为合格的销售员。”
事实上,这些还不算,还要经历相思之苦。有大部分销售人员都是撇家舍业,让老婆孩子在家安心度日,至少要保证一头稳定,自己只身在外拼搏。年轻的小伙子把爱深藏在心底,把相思别在衣襟。明明知道相思苦,为何还要苦相思。思念的心常常无处安放,想念一个人也是一种说不出、无人懂的痛。尽管故事的结局好像一点都配不上当初的相遇!
磕磕绊绊,把青春融入奋斗,
走走停停,让梦想照亮现实。
这么些年过去了,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仗剑天涯,一个人的山河岁月。
此中滋味,更与何人说?
当初的独自远行,就现在这个时代而言,很稀松平常,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迈出独自远行的脚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心中的那片海依旧蔚蓝与纯净,依旧广阔与激情。爱如潮水,永不消逝。
曾经因为碎银几两,难坏了彷徨的少年郎,人生苦短,又有何妨。
总有起起落落,总有离离合合,总有坎坎坷坷,总有苦苦乐乐。在经过多少次的山重水复之后,去拥抱期待中的柳暗花明,水阔山高。